8月31日,珠海冠宇(688772.SH)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37亿元,同比增长1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41.05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89.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95.61%,仅为2414.41万元。
半年报显示,珠海冠宇主要从事消费类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公司也逐步加快在动力类电池领域的布局。公司主要产品中消费类电池业务仍然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92亿元,同比增长8.81%。
对于利润指标下滑的原因,珠海冠宇称,2022年以来,公司经营环境依然充满挑战:一方面,国内外疫情、全球通胀等因素对消费电子供应链的供给端、物流端及需求端都造成较大影响,公司产品需求增长承压;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产品销售价格相对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公司的材料成本压力无法及时传导给下游客户。
此外,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布局的逐步延伸,公司管理、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薪酬水平均有所提高,公司也进一步加强了研发投入并实施了股权激励,导致期间费用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珠海冠宇的营业成本达到46.89亿元,同比上涨25.89%,远高于营业收入12.81%的增幅。期间费用方面,珠海冠宇上半年的研发费用为3.83亿元,同比增长43.70%。管理费用的增长幅度最大,本期金额达到5.38亿元,同比增长96.42%,接近翻倍。
珠海冠宇在半年报中提醒,公司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未来若钴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不能采取措施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或者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来抵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又或者在原材料价格下跌趋势中未能够做好存货管理,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珠海冠宇在加快布局动力电池领域,但其也坦承,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半年报显示,珠海冠宇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业务尚未形成大批量产。除已于近期投产的年产2.5GWh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产线外,公司在浙江另规划建设年产10GWh的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产线。由于该项目投资金额较大,产生经济效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建设期和投产初期,新增折旧摊销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珠海冠宇表示,如果产业政策、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空间增速不及预期等,则公司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投入产出不及预期、折旧摊销大额增加导致动力电池业务持续亏损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