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十四五”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翻倍
2022-06-24 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6月24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预计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2025年,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报告》表示,将大力推进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加强源端“多能互补”研究,着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能力,重点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黄河下游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依托既有和新增跨省区输电通道,持续推进陆上风电光伏重大基地开发建设。依托“西南”地区水电调节能力和送出通道,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完善水风光综合基地的资源开发、市场交易和调度运行机制,推进川滇黔桂、藏东南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

  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也至关重要。《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行动。鼓励风电分散式开发,创新风电投资建设模式和土地利用机制,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液体燃料。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有序推动地热能发电发展。促进新能源与新兴技术、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

  《报告》还提出,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设施,强化多元化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终端直接利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多元化非电利用规模,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促进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多措并举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1》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编写,按年度发布,至今已经连续发布6年。《报告》分常规水电、抽水蓄能、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新型储能、氢能等部分,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整理、综合归纳和研究分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B矩形广告大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

近年来,滇红茶产业危机凸显,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不断下降。面对严峻形势,滇红茶如何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美味生蚝富小镇

滚石上山 澎湃向前——一家“共和国长子”企业的振兴之路

滚石上山 澎湃向前——一家“共和国长子”企业的振兴之路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条以“三大动力路”命名的街道家喻户晓。

·越排除重重阻力改 企业生命力就越强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