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人才紧缺指数”背后的产业跃迁
数字化人才需求激增 新职业快速涌现
2022-05-20 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半导体行业TSI(人才紧缺指数)为1.91,达到近两年来峰值;智能网联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TSI分别达到3.46、2.46;生物制药/工程TSI指数高达4.4……《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猎聘大数据研究院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人才紧缺指数居高不下。

  来自官方的相关信息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根据人社部最新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回升明显。

  5月17日,《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2022)》出炉,人工智能算法与应用、元宇宙等数字经济人才紧缺数量、程度“双攀升”; 芯片设计工程师、结构部机械员等研发、高技能人才需求“双增加”;“双碳”人才需求首次纳入。

  随着各地区、各行业加快招才引智,“人才紧缺指数”这一曾经相对陌生的指数,正在映入大众眼帘。指数大于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指数小于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这个就业“晴雨表”折射出经济结构变迁的新脉动。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邢振凯长期关注招聘和就业市场。他告诉记者,人才紧缺指数是衡量企业招聘难度的关键性指标。如果TSI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招聘难度提升。“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紧缺指数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一方面,随着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邢振凯给《经济参考报》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金融、汽车机械制造、制药医疗等行业数字化人才招聘需求分别增长44.04%、39.03%、32.96%。

  在数字化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推动下,汽车制造行业的TSI近年来不断走高。具体来看,嵌入式软件开发、智能网联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机器人工程师等高端制造相关职位的人才紧缺指数分别高达8.35、3.46、2.46、1.58。

  受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数字化转型影响,医疗行业人才紧缺程度也在整体攀升。其中,Java、临床数据分析的TSI分别高达11.1和5.73。此外,医药研发管理、生物制药/工程TSI分别为4.52、4.4。

  另一方面,随着新兴行业不断崛起以及新职业快速涌现,复合型、中高端人才更受欢迎。

  近年来新消费行业迅速发展,消费品行业数字人才TSI持续走高,2020年10月,消费品行业数字人才TSI超过2.03,2021年8月,TSI一度高达3.95。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成为热点,人才紧缺程度较高。其中,元宇宙领域新发职位数持续增长,2019年、2020年较上年增幅分别为13.59%、14.60%,2021年更是实现职位数37.07%的大幅增长。

  在采访中,不少创新型企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企业招聘数量只增不减,技术研发、市场运营等岗位都有大量需求。

  北京环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清华大学资源环境研究组创新技术的转化平台,以农村废弃物能源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制造高端特种农机设备等业务为核心。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猛。“随着业务的扩展,以及多个项目的落地,很多岗位面临人才紧缺。”公司总经理陈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公司急需优秀的农业、机械、智能制造、项目管理、市场运营等人才,今年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约200个就业岗位,目前仍未招满。

  中恒电气是一家专注于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今年的招聘计划明显增加。社招方面,在招岗位数量有200多个。校招方面,对应届生的需求量是去年的2倍。与去年相比,今年更多的需求集中在研发、市场、产品、采购、质量等岗位。“公司将为符合需求的应届生制定专项的培养计划,为公司未来2-3年培养有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中恒电气总裁赵大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高薪酬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求贤若渴的体现。智联招聘2022年第一季度《企业薪酬报告》显示,在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领域,具备强化学习等相关技能的人才需求持续走高。电子/电器/半导体/仪表仪器岗位技能要求中,UVM模块技能的待遇丰厚,月平均薪酬升至37655元,较去年四季度上涨9.1%。

  业内专家认为,人才紧缺的背后折射出产业发展新脉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也显得更为迫切。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发展格局下,就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市场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邢振凯说。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仍有巨大的就业机会,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等行业机遇将推动新领域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赛道将成为吸纳人才的重要领域。要加快培育就业新动能,以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明星民企何以平稳“拆弹”、涅槃重生?

明星民企何以平稳“拆弹”、涅槃重生?

重庆力帆集团是“明星”民企由盛及衰的典型之一。

·找准新赛道,小企业占领大市场

“碳”路先行 央企竞速新能源赛道

“碳”路先行 央企竞速新能源赛道

个人绿色支付、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数据,可以转化成碳积分,用于兑换礼品或中和年度家庭用电产生的碳排放量。

·疫情之下,这家吉林老国企实现“开门红”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