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鞍钢集团党委开展“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2-29 作者:王颖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今年雪多,天气特别冷,可是只要进了交接班室,马上就暖和了,再喝杯热水,从里到外都热乎乎的。”鞍钢股份大型总厂轨梁分厂点检员金鑫高兴地说。重新修缮的交接班室内,空调、暖气、饮水机一应俱全,金鑫和工友们每次走进这里,心中都会充盈起满满的幸福感。

  “幸福鞍钢人”当然不只轨梁分厂的点检员们。攀钢鸿舰公司蒲海令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实现了个人发展的跨越式进步,不仅收入增加,个人价值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感慨地说:“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鞍钢集团党委始终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七个聚焦”重点内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职工群众所想所盼为努力方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职工群众的烦心事,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职工群众分享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聚焦高质量发展  筑牢幸福之基

  今年年初,在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时,鞍钢集团党委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讨,确定了“聚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服务客户、聚焦改善职工工作环境、聚焦提升职工素质、聚焦扶贫帮困、聚焦为基层减负、聚焦服务社会”等七项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其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首要任务。

  改革和市场是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以来,鞍钢集团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市场,开展了对标世界一流、提质增效等专项行动,推动鞍钢集团各项关键指标大幅提升、屡创佳绩,职工收入更是不断突破历史,同比增长超过20%。

  鞍钢集团各级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授权+同利”“产线承包”“e考核”“以混促改”“建立三能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激发企业的活力动力,打造了一支活力足、动力强的职工队伍。鞍钢股份冷轧厂彩涂分厂通过全员竞聘自主组队,实施全员降本奖励,让职工共享改革成果。截至目前,该分厂加工成本同比降低14%,员工薪酬同比提高37%。鞍钢众元产业绿源科技公司建立了鼓励外拓市场的“销量+效益”激励机制,截至目前,矿渣粉外销收入同比提高18.10%,营销人员月收入不断创新高……

  鞍钢汽运公司驾驶员王永文拿到鞍钢集团发放的“一次性奖励”,非常惊喜:“这回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企业效益好为我们职工带来的好处了。”

  有了鞍钢集团党委的顶层设计,有了各基层党组织的真抓实干,有了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动,企业经营业绩连创新高、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全体鞍钢人意气风发、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聚焦职工需求 办实事暖人心

  枝叶关情,巧思为民。鞍钢集团党委厚植为民情怀,在职工最需要的地方主动发力。

  冬日的暖阳中,攀钢职工或步行或驾车行驶在临近厂区的大道上,平整的路面让他们的心情十分畅快。过去,这条路因“脏乱差”经常被职工诟病,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道路不仅得到了重新翻修,还增设了100个摩托车停车位。

  对于鞍钢工程发展建设公司剥岩分公司大矿基地的职工来说,这一年的喜事莫过于能够喝到干净放心的饮用水了。“我们这里离市区远,职工喝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这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了问题。”

  办好一件实事,温暖一片民心。一线职工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鞍钢集团党委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了解一线职工的所需所盼,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同时,下发了《鞍钢集团领导班子2021年度民生实事计划》,把更多的企业关爱送给一线职工。

  鞍钢人才公寓加装了空调和热水器,实现了“清凉”“热水”全覆盖,改善了职工的住宿条件,增强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鞍山区域职工健康体检的费用标准提高了225元,在去年基础上调整了1个项目、增加了2个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增设了口腔健康检查和中医体质辨识2个自选项目;

  投资4738.1万元修缮或新建的533个操作室、78个职工食堂和浴池、14个停车场等已经全部“上岗”,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观;

  针对困难职工群体设立常态化“精准帮扶困难职工”项目,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信息,开展在档困难职工结对帮扶活动,各级工会组织建立229对“一帮一”和216对“群帮一”,走访慰问困难人员28843人次,发放救助金1744.89万元,发放医疗救济金938.34万元,2035人受助。

  与此同时,各级企业还积极搭建职工技能学习的平台,促进职工素质提升。鞍山钢铁党委开展“职工技能竞赛赛前培训”,攀钢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刑衔接”专题培训班,加速推进职工素质与技能的“双提升”。

  聚焦长子责任 送温暖进万家

  11月29日,由攀钢投入834万元援建的扶贫项目——国内首条可生产刺梨原汁浓缩液、精粉、泡腾片的生产线,在贵州省盘州市刺梨产业研发中心投产。此条生产线可直接带动100余人就业,惠及10余万种植户。

  在帕米尔高原,由鞍山钢铁帮扶建设的牦牛肉干加工厂项目也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农牧民土地和种植问题,受益脱贫户达到358户、1418人。

  今年年初,在鞍钢集团2021年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鞍钢集团作出庄严承诺:“要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好接续帮扶起步工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一年来,鞍钢集团党委精准策划,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帮扶“造血”项目,稳固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效。如今,多个产业帮扶项目在鞍钢定点帮扶地绽放出朵朵幸福之花。

  消费帮扶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抓手,新疆塔县的菜籽油和雪菊、贵州的盘州火腿和刺梨汁、辽宁建昌的小米,这些鞍钢集团定点帮扶地的特产都已成为鞍钢职工餐桌上的“常客”。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模式,鞍钢集团党委打通了消费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与鞍钢职工餐桌的“直通车”,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助力脱贫地区产业持续发展,激励脱贫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实现增收致富。截至目前,鞍钢集团各级组织和职工采购帮扶产品已超过5000万元。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鞍钢集团党委还持续推进“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活动,在企业内营造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鞍钢矿业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到鞍山市孟园养老院为老人开展量血压、测血糖、心理咨询等现场服务;鞍钢众元产业党委发挥最美志愿者孙宝江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职工协助火车站、校园等区域防疫消杀,并开展捐书助学、扶贫帮困、应急救援培训等志愿服务;鞍钢日报社党委组织党员团员参与义务献血,为缓解鞍山市临床用血告急作出贡献;攀钢坤牛物流党委免费安排卡车两次到边远山区格萨拉彝族乡运送捐赠物资。

  据介绍,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鞍钢集团党委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始终把职工群众的所想所盼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探索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不断增加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凝聚起鞍钢职工齐心协力、砥砺奋进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的磅礴力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一道“减法题”引发的高质量发展之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蹲点见闻

一道“减法题”引发的高质量发展之问——长庆油田采油二厂蹲点见闻

科技和数字化赋能让油田跑出加速度,实现了从传统石油工业到现代新型工业的转型。

·农地入了市 “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