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看病问题将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加上信息化以及智慧技术的应用,使得老年人不得不克服一道道‘数字鸿沟’,因此,应加强老龄友好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寻求医疗健康服务中面临的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而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存在长寿不健康的问题,约1.9亿老年人有慢性病,75%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另外还有4000万失能老人。
“老年人是容易得病人群,对医养的需求很大。近些年来,随着信息化以及智慧技术的不断应用,线上挂号、线上咨询、线上买药等越来越普及,但对于有突发急症、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来说,这些新技术成为他们看病路上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冯文猛表示。
“未来医改,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的适老化建设,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享受到高质量的医养康养服务。”冯文猛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及分类指导;扩大医联体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的范围。完善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随着我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全面推进,药品和耗材价格大幅度降低,从源头上直击老百姓看病贵的核心问题。
“药品集采之初市场曾有担忧,在药品降价同时,药品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从实施的诊疗行为质量监控来看,目前没有出现大的药品质量问题,所以说这一改革的方向经受住了现实的考验。”冯文猛表示。
“药品带量采购压缩了企业的营销费用,挤出了中间商水分,降低药品成本,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但冯文猛认为,“价格竞争也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药价压到多少是到合理空间,行业健康发展的利润率是多少,如何在压降药品价格的同时,鼓励创新药研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信心,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各方进一步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