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处于发展机遇期的港股上市公司远大住工(02163.HK)迎来一位关键人物。
5月24日,远大住工发布公告称,拟聘任胡胜利担任公司联席总裁、远大魔方ceo,负责全面统筹与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工作,直接汇报对象为远大住工创始人张剑。
胡胜利是互联网行业的老兵。此前他担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SVP),直接向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汇报。在京东期间,胡胜利还历任3C事业部总裁及时尚生活事业群总裁等职务。
对远大住工来说,拥有互联网视野、全渠道思维、多品牌运营管理经验的胡胜利的加盟,或将助张剑一臂之力,加速远大住工跨越发展的步伐。
一位接近胡胜利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胡胜利)为人踏实进取,积攒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商业运营、产品优化、销售,以及合作伙伴与客户关系等方面都有着独道的成功经验。同时在互联网大厂的任职经历,使得他有着丰富的市场业务经验和市场洞察理解能力,有利于远大住工进一步紧跟政策导向,做强做大公司业务规模。”
胡胜利在业内被称为为“胡铁腿”,他曾在京东发布会上展示了自己十几天奔袭数万公里的铁人行程表。前述业内人士介绍,在京东集团任职期间,胡胜利力主市场化生态组织代替传统管控式科层组织,坚持创业型管理者、内部平台赋能和外部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创新融合,演化出京东之家&京东专卖店、拍拍二手等战略级项目。
胡胜利的到任恰逢远大住工新的发展机遇期。在装配式建筑行业深耕十余年的远大住工,已经发展成为头部企业。全联房地产商会数据显示,远大住工是中国最大的PC构件和PC生产设备制造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6.5%和14.6%。
作为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领头羊,目前远大住工已在数字化领域前瞻布局,正持续升级产品、技术与服务,实现从TO B到TO C的跨越。
风口期:“碳中和”政策下的2000亿市场机遇
受政策驱动叠加远期成本及用工推动,远大住工所在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要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7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
2020年10月中央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则提出,要求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广钢结构装配式等新型建造方式,加快发展“中国建造”。
受政策端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的驱动,以民用住宅为主要应用场景的装配式 PC 结构建筑面积在过去五年迅速增加。
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我国装配式 PC 建筑新开工面积从2016年0.67亿平方米增加至2020年6.3亿平方米,年复合增速高达60.0%。
就地方而言,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长沙等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普遍要求预制率不低于20%,上海、南京等部分城市规定不低于40%。业内预测,在预制率不断提升趋势下,千亿级 PC 构件市场加速形成。
浙商证券近期的研报预测,到2025年我国PC 构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2274 亿元;东北证券近期的研报亦预测,到2026年我国PC 构件市场规模能达 2000 亿以上。
尽管“十四五”期间的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规划尚未公布,但一位建筑行业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预计到2025 年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将达到30%,叠加上游钢铁行业消化过剩产能实际需求,以钢结构为代表的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业工人平均年龄将逐年提升、从业人数将持续减少,用工成本持续增加趋势不可逆。
就成本而言,装配式建筑安装成本或高于现浇混凝土建筑,但从长期看,面向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装配式建筑大大减少了人工工时和用工人数,可有效对冲单位工时用工成本增量,将逐步显示出成本端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装配式建筑高效节能,是实现建筑行业“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
前述建筑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保温材料与水泥砂浆的消耗降低,装配式住宅的单位平方米碳排放比传统住宅低近30公斤,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是减少建筑产业链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优解。”
经营模式:全资+联合工厂双轨布局
过去20年,远大住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2006年是研发阶段,着眼于技术储备;从2006年开始,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市场实践。
在胡胜利加盟前夕,远大住工正展开新一轮生产扩张,一方面在重点空白区域市场设立直营工厂,欲提升规模效益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远大联合计划。
在全国产能的布局上,远大住工实施全资工厂和联合工厂的双轨发展模式。在地区主要城市、省会城市或经济运输半径距离该等城市 150 公里内的近郊地区,远大住工通过全资PC 工厂来运转,以便满足区域需求。
截至2020 年年底,公司拥有15 间全资PC工厂,分别位于华中地区(7间)、京津冀地区(1间)、长三角地区(6间)以及珠三角地区(1间),直营生产线70.5条。
而在150 公里外的远郊地区,远大住工开创了联合工厂模式,即与地方优质企业联合建厂,通过输出技术和设备,增加盟友扩大影响半径,在行业发展期“跑马圈地”。这种战略自有其逻辑内因。由于 PC构件的经济运输半径为150 公里,因此需要在全国拥有广泛的工厂网络,才能把握各地市场先机。但建立 PC构件工厂需要大量的资本,联合工厂模式,可以使用较少的资本在全国延伸业务,抢占区域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远大住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已实现装配式建筑各环节的关键数据共享与协同,目前已完成从原来的供给端计划指令型生产向需求端数据驱动型生产的转变。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远大住工累计投资的62 间联合工厂中,有1/3实现盈利。
主营:核心业务快增长,国企加持拓融资
经过20年发展,远大住工已拥有8代装配式建筑的产品体系、全国领先的信息系统、超过 1 亿平米的工业化项目实践经验,形成覆盖全国的工厂布局。
远大住工的核心业务,是B端的PC构件制造,其营收及毛利近年快速增长。根据公司招股书及相关年报,2016-2019年营收分别从4.42亿元增长至 23.04亿元,毛利从1.78亿元大幅增长至7.98亿元。2020年上半年即使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营收和毛利依然增长迅猛,分别同比增长30.3%和46.9%。这也意味着,其2021年的业务开工与收入有着充沛的保证。
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Q1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59.98亿元,同比增长54.8%。这其中Q1新签PC构件订单合同额11.62亿元,较去年Q1新签3.11亿元同比增长273%,接近2020年全年新签制造业务合同总金额 40.91亿元的3成。
需要补充的是,B端,远大住工主要聚焦 PC 构件生产及智能制造研发,工程业务逐步剥离。此前的2020年9月29日,公司公告称出售旗下主营房屋建筑工程业务的子公司远大建工100%股权,其旗下目前已无纯工程业务控股子公司。
从股权结构看,中联重科拥有远大住工4.76%的股份,也是后者的设备供应商;本地国企长沙产业投资集团持有远大住工4.7%股份。中联重科和长沙长投两大国企的加持,恰好有利于拓宽远大住工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一位湖南省金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对于远大住工这样的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及融资工具极其重要,融资渠道的宽广度一定程度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市场规模。
未来:寻新增长点 加码远大模方
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未来已来。对于远大住工而言,过去20年一直是行业探路者,未来既要继续修炼内功,又要拥抱行业变化。
在远大住工创始人张剑看来,未来唯有靠信息化平台、靠智能化手段,依靠大数据的自驱动、信息化管控,实现从制造升级到智造,打造智能信息化平台,通过柔性制造+数据驱动,解决工业化建筑定制化产品大规模连续制造的问题。
目前,远大住工正着力发展C端业务,实现由TO B向TO B+TO C的战略转型,深度挖掘乡村品质住宅市场痛点,将健康安全的新居住环境理念融入乡村住宅规划建设全过程,打造了全装配的工业化住宅高端产品——“远大美宅”。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中预测未来3年公司TO C业务将为公司提供可观的业绩增长。
传统工艺建100平方米的房子,可能需要100天才能交付。而BOX Modul远大模方建一栋230平方米的两层房子,只需要8小时。一套建筑面积为32平方米的精装度假别墅,售价9.9万元,首付仅需2.9万元。
“我们做过8级地震实验,抗震性能、抗风性能非常好,地震时待在房间里即可,不用在外面跑,12级台风也不会把房子吹跑。”张剑对BOX Modul产品的质量颇为自信。
据悉,“BOX Modul”系列产品由远大住工以超12年研发、3000次试验的高科技硅基复合材料精心打造,材料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5倍,寿命可超百年。
在业内人士看来,BOX Modul产品契合绿色建筑和乡村振兴政策,为民宿文旅市场建设提供新选择。
远大着力发展c端业务的战略转型之际,在京东c端业务攻城掠地、战功卓著的胡胜利实加入,对于远大住工来讲无疑是“如虎添翼”。
胡胜利在京东全面负责3C业务期间, 2017年京东3C的线上市场份额占比超50%,销售额同比增长速度以35%领跑线上及线下市场,成为3C市场线上增长第一平台,稳占3C行业领导者地位;2018年,他负责的京东时尚的首个双11表现不俗,成交额环比618增长超330%,时尚事业部不到一分钟破亿、居家生活事业部1分14秒破亿。
多年来远大住工一直主攻PC装配式市场,坚持2B+2C战略双轮驱动业务增长。B端业务方面,逐步剥离工程业务,战略聚焦PC构件生产及智能制造研发;C端业务方面,借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东风,将切入万亿农宅建造市场。
胡胜利坦言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有一个产业梦。他认为,长沙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基础,未来他的使命是在带领远大魔方科技实现成长的同时,加速中国建筑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