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举办。在论坛上,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野依良治表示,当下人类社会还面临着各种威胁,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20世纪时,国家间竞争激烈,充斥着国际战争和经济竞争,但21世纪需要全球合作,人类才能在地球有限的资源下得以生存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全力以赴。
“疫情给全球的科研学者带来了冲击,有太多的东西和论文需要去学习,当下需要我们更加高效地应对。不同以往的是,我们现在有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全球互联地非常紧密。全球合作是解决许多科学问题的关键。”虽然由于疫情无法来到今年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现场,野依良治还是通过视频连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全世界都在为科学奋斗,但无人可以孤军奋战,闭门造车。”野依良治表示,我们个人的知识,与全人类的知识密不可分,科学注定要取得进步,任何时代下,敢于挑战创新,并传承前人智慧财富的都是青年人。在他看来,政府和科学界需要慷慨并耐心地鼓励这些真诚热爱基础科学的青年科学家和学生们。
“起初,一个致力于改善日本科技水平的计划,促使政府扩大研发投入,建立有竞争力的研究资金系统,并确定了四个优先的研究领域: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ICT)、环境科学和纳米技术材料。后来,这一基本计划提倡科技驱动的创新,虽然基础科学仍然是创新的基本动力,传统的研究活动需要朝着整个各个社会部门活动的方向改进。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越来越重要,重要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影响了政府对科研策略的制定。”野依良治以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为例,具体阐述了国家科研战略的制定应该如何做到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的全面融合——该法令要求制定“五年科技基本计划”,从长远角度出发,系统地、持续地实施政府计划,从而提升科技创新力。
野依良治认为,基础科学研究与问题驱动型研究都很重要,并互惠互利。对于研究人员而言,不论是处于学界、公共部门或是产业的不同位置,都需要从最广泛的社会角度来思考;对政府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并管理高度互动的科学、技术与创新系统,从而有效地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回归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严重的疫情背景,野依良治不仅指出疫情对当前社会中技术应用的影响,如远程教学和数据工作,也预见到除新冠病毒大流行外,人类需要面临着的其他各种威胁。而科学界能够做的,是不断提升开放科学政策的重要性,不断推进国际合作对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野依良治1938年9月出生于日本兵库县芦屋市,1961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作助教,1969到1970年野依良治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72年33岁时成为名古屋大学教授。2001年,因其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研究领域的不断创新,野依良治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