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高校虚假就业率须优化考核体系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纠正高校虚假就业率须优化考核体系
2020-09-07 作者: 记者 刘超 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找不到工作就填灵活就业”“碰到核查就说在做自媒体”……有媒体调查发现,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但高校软硬兼施让学生用“就业证”换“毕业证”,用好看的就业率装点门面等现象依然存在。

  有网民表示,高校就业率造假的行为屡禁不止,究其根源是缺乏惩治机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准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但是,当高校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情况发生了,又该如何处理、如何惩处,却没有下文,需要加大惩处力度,给造假高校以警示。

  网民“lame”表示,对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资源分配的“指挥棒”。就业数据上去了,经费拨款、专业规模就跟上来了,将就业率作为高校考核指标,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但“专业设置容易撤销难”,围绕一个专业,会产生多方利益诉求,谁都不愿减招、停招。于是,一些高校本末倒置地在就业数据上下功夫,将就业指标层层加码,压实到每个专业、每个班级,为的就是数字“漂亮”。

  “就业是多方因素作用的一个结果,而只让高校这个供给方为其结果‘买单’,这种刚性的指标考核体系并不合理。”网民“蒋承”表示,要杜绝虚假就业率问题,政策出台严惩措施是一个方面,更“治本”的措施是优化和改变当前的就业率考核体系。

  就杜绝造假问题,有网民建议,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大数据原理,利用统计手段在应届毕业生中开展抽样调查,与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就业数据进行比对,判断上报数据的真实程度,再谈决策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疏通“堵点” 解决“难点” 消除“痛点”

疏通“堵点” 解决“难点” 消除“痛点”

记者在广西调研发现,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措施“稳外贸基本盘”,外贸进出口虽呈现不少积极信号,但仍面临一些瓶颈,影响外贸企业发展。

·不是勉强及格 个个高分通过

深圳国资践行“1+4+4”综改思路

深圳国资践行“1+4+4”综改思路

截至2020年6月,深圳国资总资产达3.82万亿元。深圳国资从40年前到现在增长了2.46万倍,年均增长28.7%。

·中国人保助力攻克深度贫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