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在确定明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时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会议还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查阅近三年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本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今年以来,减税降费效应不断显现,各级财政部门面对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压力有所加大。
从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看,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税收收入自5月份以来连续下降;而从财政支出看,全国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704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41514亿元,同比增长0.4%,累计增幅比1~9月提高0.8个百分点。
今年10月,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在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要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在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支出。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财政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优化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保障,而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是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需要关注当前的财政平衡问题,尤其是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增长,以保障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及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三保”,意义非凡。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其中很多支出来自基层公共服务,比如基层财政要确保医生、教师、公务员等的工资,这些都与公共服务、保障民生密切相关。
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措并举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今年,我国持续推进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减税办专职副主任、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孙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管是从国内国外的对比,还是从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前后对比来说,今年减税的规模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整个规模可能超出2万亿元。“我们就是要用政府过紧日子来换取企业和百姓过好日子。”
孙群表示,实施这么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目的就是着眼未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升国内市场信心,激发市场的主体活力,增强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
李旭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主要是指2018及2019年通过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市场活力得到了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增强,尤其是制造业、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及科技型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成长能力都得到了改善。
不过,进一步巩固减税降费的成效,还需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为精准。
在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方面,何代欣认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较大的挑战,宏观调控如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有着各自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政策协同的原因。要集中力量办事,各项政策都要尽力兼顾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