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宁波路径”实现小城镇治理绿色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 探索人居环境共同缔造
2019-08-08 作者: 记者 高伟 宁波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地方城市陆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并在建设方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浙江省宁波市在乡村建设进程中较早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颇具特色。记者了解到,该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先行提出了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宁波路径”,并在全市各村、社区全面进行推广,为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创造了有益经验。

  乡村小镇“旧貌换新颜”

  古色古香的道路两旁长廊屹立,曲水流觞;阡陌纵横的弄堂里,青石小路蜿蜒回转,千年的时光仿佛就在这里停滞。这里,就是宁波奉化城区颇有名气的千年古庙——萧王庙。萧王庙街道早在宋代就是奉化四大集市之一,历经千年,如今不仅古迹依旧,各种现代化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

  这是宁波小城镇综合整治的成果之一。记者了解到,在规划小城镇发展路径图时,萧王庙街道始终将“坚持绿色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尊重传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后,萧王庙街道确立了“书香桃源·剡东古镇”的建设主题,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打造了具有萧王庙特色的魅力亲民风情小镇。

    图为海曙区鄞江镇陈列馆。按照“风情古镇,山水小城”的发展理念,开展古镇房屋修旧如旧、廊桥和纪念馆重建、民居原拆原建等改造,古镇风貌初显,古老的它山堰水利工程焕新颜。资料照片

  宁海县则是宁波小城镇综合整治的另一典型。

  近年来,宁海县大佳何镇积极探索“物联网+”模式,搭建农村生活垃圾“智分类”特色平台,着力构建小城镇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2017年,大佳何镇9个行政村陆续开展垃圾分类,在宁海县率先实现全覆盖。2018年,大佳何镇“智分类”特色小镇正式启动,将村民分类参与率、分类准确率、垃圾减量数等纳入“云平台”管理,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设备智能化、分类效果可追溯、垃圾处置可跟踪的管理模式。

  目前,大佳何镇区范围内率先完成了“撤桶并点”,将沿路的大型垃圾桶撤除,合并放置在专门的其他垃圾待运区。同时,取消了所有村级垃圾池。据统计,大佳何镇域范围内近7000只户内分类垃圾桶已实施“身份采集”、“数据入档”等信息化改造,正逐步分发到户。

  宁海县岔路镇下畈村则是宁波市最早推行农村垃圾分类的村落。为实现垃圾分类后循环利用,下畈村建造了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通过垃圾处理设备,将每天的餐厨垃圾变为有机肥,用于村里绿化施肥。同时,村民们还互相监督,自觉将垃圾分类并定时定点投放。

  宁波小城镇的特色发展不胜枚举:宁海前童镇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资源,引进一大批精品民俗,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江北区庄桥街道、洪塘街道通过完善基础配套,吸引了大批文创设计类企业入驻,推动了产业转型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宁波市112个乡镇已全面通过省里考核验收,其中39个乡镇获评省级样板,一大批乡镇完成了从“脏乱差”到“洁序美”的蜕变,并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的新格局。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小城镇美好的脱胎换骨,离不开社会环境治理,宁波小城镇的治理更注重的则是共建共治共享,实现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所有国家和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保护地球并确保人人享有和平与繁荣。业内专家指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人类居住区,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该目标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指导,更需要企业、民间团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2019年2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

  在此之前,宁波市早就已经开始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2017年底,宁波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广“村民说事”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意见。如今,为更好地落实住建部《指导意见》,宁波市住建局委托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称“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执行宁波市乡村参与式规划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多年来持续致力于我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相关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工作,在人居环境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转化能力。

  受宁波市住建局委托,国家住宅工程中心近年来积极协助宁波市政府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共同缔造活动,并开展了《宁波市乡村参与式规划信息系统试点项目》(下称“试点项目”)。此次试点项目通过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运用易于多方参与的“参与式三维电子沙盘”技术,为规划设计人员、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有效提升了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活动中的参与度,为推动共同缔造的“宁波路径”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支持。

  参与式系统实现“村民共建”

  记者了解到,项目组通过开发、构建宁波市乡村参与式规划信息系统(下称“信息系统”),并将其应用在试点示范村庄的规划过程中,形成了针对未来宁波市城乡住区可持续性解决方案评估与设计的应用工具包,为信息系统在宁波市乡村参与式规划中的应用提供范例。

  2018年3月至今,项目组先后近20次组织人员赴试点村,基于信息系统,采用座谈、访谈、实地踏勘等形式进行现场调研工作,多次与镇领导、村委、不同类型的村民、游客、外来投资者等多方群体进行访谈,并邀请多名国内外专家参与其中。通过使用信息系统,在村民、村委、专家等多方参与者的共同讨论下,项目组探索解决了下畈村核心矛盾——老住区宅基地问题。如果最终基于这套信息系统的村庄规划设想能够落地,下畈村的核心问题将得以解决。

  近年来,下畈村通过两次新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实现了村容整洁、村貌焕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陆续获得“浙江省文明村”、“宁波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此外,在对岔路镇花堂村花台门大道地复原设计过程中,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结合历史档案以及原住民口述等村民参与方法,对花台门大道地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进行了复原,为今后的修复重建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数据,也勾起了村民对儿时故乡场景的回忆。宁波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课题研究切合国家政策,通过技术手段,将参与式规划方法更好地融合进宁波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各项工作中。“村庄试点示范研究,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后续需增加相关能力建设活动,将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在宁波市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再造魅力故乡。”该负责人说道。

  对于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的参与式规划理念,业内给予了高度认同。业内技术专家分析指出,与传统规划相比,在参与式规划过程中介入信息系统更直观、更便捷、信息更具有实时性。三维可视化表达方式,使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当地村民可以更直观地对村庄进行描述,并与规划者互动。村民可以直观地参与历史景观恢复,无须研究人员多次往返确认结果。同时,还可以直接将村民的观点展现在三维信息系统上,实现研究人员和村民的实时交流,最大限度地保证沟通有效性和真实性。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姜兆黎对记者表示,本次参与式乡村规划的工作方式认真,技术路线和工作流程很完整,这在过去的社会发展实践中是很少有的。强调了村民的参与性,使规划更加与实际相结合,基层组织在乡村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不动产销售“花式陷阱”害苦购房人

不动产销售“花式陷阱”害苦购房人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商用办公楼经过“包装”竟然变身公寓进行销售,部分地下商城虽是违建依然被宣传成“旺铺”销售,暴露出当前不动产在规划、建设以及销售管理环节的诸多漏洞。

·传销黑手伸向癌症病人骗财害人

山东"三优三不"推动混改向纵深延伸

山东"三优三不"推动混改向纵深延伸

对充分竞争领域省属企业,鼓励拿出“优质资产、优质企业、优质资源”,对非公资本“不设准入门槛、不设比例限制、不设行业限制”。

·锦绣防水:六十余载遮风雨 转型升级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