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召:“波斯毯”“铺”向全球
2019-08-02 作者: 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郑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河南省南召县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库房里,29条纹饰精美的“波斯风”手工真丝地毯正被卷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美国,一个月后,它们将出现在纽约街头的地毯商店,供顾客选购。

  “买家是美国老客户,每年都要交易七八次。”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俊克介绍,手工真丝地毯被称为“软黄金”,29条地毯的批发价为10.5万美元,而零售价可能是批发价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发源于伊朗的波斯地毯因丝质柔软、花纹精美广受消费者青睐,但很少有人知道,距离波斯地毯发源地5000余公里的中国中部城市南阳,一度织出全球80%左右的手工真丝地毯。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员工整理制作好的真丝地毯。记者 李嘉南 摄

  柞蚕之乡织毯中心 “织女”技术娴熟

  有悠久丝织传统的南召有“中国柞蚕之乡”之称,也是南阳的织毯中心。二十世纪80年代,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伊朗等中东国家无暇顾及其国内的地毯生产,这便给南阳丝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从那时起,南召就瞄准国际市场,以柞蚕丝为原料编织波斯风格的真丝地毯,出口创汇,因工艺精美、色泽艳丽、柔韧耐磨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孙俊克是南召县最早的一批“背毯人”,20余年前,当南召县“千村万户昼夜忙,十万大军织地毯”时,初中毕业的孙俊克就背着地毯到北京推销。“我当时就守在大使馆附近,向外国人推销,语言不通那就用手比画,拿计算器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按出来报价。”就这样,孙俊克用肢体语言掘得了第一桶金。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南召县地毯加工的龙头企业,能够生产1200余个类型的手工真丝地毯,产品销往迪拜、俄罗斯、美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能达一亿元。

  绘图、配线、挂经、编织……一块精美的南召真丝地毯需要数十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由于工序繁杂、工时漫长,尽管当地已有不少地毯加工企业,“织女”代工仍是重要的加工方式。

  在南召,40岁以上的女性多数伴随织机声长大,她们往往拥有娴熟的织毯技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织女”。41岁的南召县石门乡石门村“织女”张平从15岁起就跟姐姐学习织毯,如今,她虽然已经经营起自家的小超市,但那架伴随她成长的织机仍放在身边。坐在织机前的矮凳上,张平手捏丝线在悬挂的经线间快速穿插,一幅幅图案就这样在以月计时的编织中缓慢形成。

  “我现在都是利用空闲时织地毯,一天能织5个多小时。”张平说,她正编织的长5英尺(1英尺约等于30厘米)、宽3英尺、密度为210道/英尺(即1英尺内平行排列210条丝线)的地毯属于工艺较简单的类型,但即便如此,这块地毯仍需数月时间才能织完,她每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代工费。

  据介绍,当地织女最多能织出1200道/英尺的真丝地毯,这意味着需要在1平方英尺范围内用丝线重复打结144万次。但这样精致的手工制品因工艺繁杂、价格高昂,现在已很少编织。

  “地毯经纪人”不可或缺的特有职业

  直至今天,充当织毯企业和织女中间人的“地毯经纪人”仍是南召地毯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特有职业。这些游走于乡镇村庄的地毯经纪人将企业提供的地毯图样、丝线等发放给在家代工的织女,再从织女手中回收按图样织好的真丝地毯,然后集中卖给织毯企业。由此,南召地毯产业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链条。

  同时,地毯经纪人也是地毯市场行情最敏锐地捕捉者。做了20余年地毯经纪人的胡延召一度管理过约500架织机、800余名织女。“2012年之前,织机都没闲过,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织地毯,男女老少齐上阵,我一天到晚都在织户家转悠,送图纸、送丝线、收地毯。”胡延召说。

  但如今,胡延召明显感觉到南召地毯产业没有过去“红火”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再织地毯,“现在就业机会多,人们选择余地大,而织地毯代工费低,费力不挣钱。”

  “20多年前织地毯,每个月差不多能挣800块钱,这些钱在当时能办成大事,在农村订个婚都够用了。”织女张平说,“现在,织地毯就是打发打发时间,顺便挣个零花钱。”

  “毯二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不景气,国内人工成本增加,南召真丝地毯产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显出疲态。“国际行情不好,批发商压价,地毯企业利润下滑,织女代工费难以增长,这么层层传导,产业发展自然就有阻力。”已经从事30余年地毯外贸生意的魏家安说,“以前买上万平方英尺的才是大客户,现在,能接到上千平方英尺的订单就算大生意。”

  面对现实困难,胡延召等地毯经纪人有了转行的念头,而魏家安等老一代“背毯人”也颇感无力,但当地的“毯二代”年轻人们正积极寻求破局之道。

  “在零售市场上,手工真丝地毯一直利润可观,但是南召本地的企业多是做出口批发,通过国外经销商售卖产品,国外经销商赚了大头,甚至出现出口转内销的情况,我们既没赚多少钱,也没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家族企业未来掌舵者孙健珲认为,几十年来形成的生产销售模式大大限制了南召地毯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销售方式的变革,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形成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市场、优化生产工艺是南召地毯产业的出路所在。

  如今,织有清明上河图、丝绸之路、龙凤呈祥等传统“中国风”图案的手工真丝地毯在南召多了起来,专业化流水线式的地毯加工企业也逐渐代替家庭小作坊,成为南召地毯行业的主力军。“我们注册了品牌,不断创新图案、优化工艺,做线上推广、做跨境电商,现在线上销售额已占到总销售额的20%,国内市场比重已上升至40%,未来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孙健珲说。

  南召年轻一代“地毯人”希望改变当地地毯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厂”定位,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积极争取利益,让南召手工真丝地毯“铺”满国内,并继续“铺”向全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同在大别山 政策却“大别”?

同在大别山 政策却“大别”?

记者调查发现,在自然保护区内,除了旅游设施,还有部分通勤道路、村落乡镇等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发展受限。

·“新型农业”投资藏陷阱 农民遭遇“花式坑骗”

贵州国企改革加速跑出高质量

贵州国企改革加速跑出高质量

经过多年发展,此前贵州“两磷”企业在产品规模与质量、技术装备、研发能力和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都走在了全国前列,部分关键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山东高速:绿色科技再造“黄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