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贵州数字经济从初级向纵深迈进
2019-03-01 作者: 记者 向定杰 李凡/贵阳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后发赶超的突破口、转型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便率先出台了首个省级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近期记者调研发现,规划实施以来,贵州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特别是通过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收获不少可喜成绩,但同时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应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数字技术人才支撑不足等因素,也制约着数字经济从初级阶段向纵深迈进。

软件工程师们在贵州东方世纪科技公司“东方祥云”平台进行研发。记者 陶亮 摄

  万户企业“上云”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从一个人、一个包、一万元到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只用了3年时间。“跨越式增长得益于大数据融合的不断深化。”总经理杨灵运说。

  2015年,一直在北京工作的他带着一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来到贵州,可开始没少被泼“冷水”。这让他意识到,当地绝大部分企业还是以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生存,对工业互联网比较陌生甚至内心抗拒。

  面对困难,杨灵运一边坚持去各个单位、企业“报到”,一边等待时机。一年后,贵州启动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杨灵运的公司也成了全省“工业云”平台构建的主力。

  此后,结合贵州又相继推开的“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万企融合”等专项行动,航天云网帮助了数千家企业“上云”。

  贵州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获得大数据分析和升级解决方案支持,生产经营效率提高30%,年度生产成本降低200万元;盘江民爆有限公司实施大数据+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后,原来50人的生产车间如今只需15人,电子雷管的自动化生产水平及精度大幅提高……

  “每台设备在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把它们利用起来,才知道大数据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尝到大数据改造后的甜头,许多工厂车间的负责人如此感慨。

  “前些年煤、电、烟、酒占了60%左右,加上20%左右的铝产品和化肥化工,也就是说全省工业80%是比较传统的产业。”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综合办公室主任焦德禄表示,如今大数据的注入正在让这个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工业提升了,农业也要插上翅膀。瓮福集团,一家生产、销售化肥农资的老牌国企。福农宝,最开始只是帮助农户进行测土配肥的一个平台,如今它通过收集农业生产中各环节的数据,能够提供采收撮合、助农金融、专家答疑等综合服务。“往后越是差异化的农业服务,越能体现数据的价值。”该平台负责人陈顺刚说。

  数据显示,目前贵州“上云”企业突破一万户,全省数字经济及其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前列。去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全省GDP的20%以上。

  创新产品扎堆 新兴业态茁壮成长

  来到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基地大厅,两边墙壁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播放着出发地、到达地以及货源信息等。日交易额、货运活跃指数、全国公路物流指数等数据也一目了然。

  “刚开始招人都不好招,别人觉得是传销。”市场公关部负责人王炳植笑着说,现在公司将数以百万计的货车司机和物流企业连在一起,实时匹配大大减少空驶路程和时间,提高了物流效率,企业也随之成长壮大,发展到6000多人的规模。

  “来这里两年多了,和以往面对面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贵阳市高新区的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门开辟了互联网医院科室,医生邓勇告诉记者。

  作为贵州首家创业板上市高科技企业,朗玛信息2013年转型进军互联网医疗,目前除“轻慢病”咨询外,还开发39互联网医院,专注解决疑难重症,减少病人往返奔波。据介绍,目前该平台已与全国300多家县医院达成合作,累计积累了20万例会诊视频。

  “数据就是生产资料,你看不到厂房,车间就是模型,工具就是算法,生产线也是数据化的成果,可以说全过程都是数字化的。”在贵州东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看来,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观念转变。

  记者在其开发的“东方祥云”平台上看到,通过算法分析能实现山洪提前预警,从而减少因突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传统的预警方法需要安装大量传感器,而新技术是站在‘另一个屋顶’的全新探索。”李胜表示。

  据统计,目前贵州大数据企业达9500多家,一大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改善民生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正在落地生根。

  2018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5.5%,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1.5%和75.8%。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今年贵州要努力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根据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将继续引导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扩充空间巨大 深度融合仍在路上

  受访人士认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贵州从无到有、落地生根,并逐渐枝繁叶茂,未来发展前景可期,但目前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应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数字技术人才支撑不足等方面。

  从整体来看,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下一步,还需要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及重大项目任务落地,从健全管理机制、挖掘市场需求、加强智力建设等角度加大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公司每年拿出16%的收入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在东部不少地区企业只要超过1000万以上的技改,政府会补贴30%,但这边财力薄弱就享受不到。”贵州航天电器总经理王跃轩表示。据了解,尽管近年来全省GDP增速迅猛,但总量规模依然偏小,市场主体小散弱状况比较严重,客观上造成了数字经济发展“土壤”相对贫瘠。

  “一些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仅仅是有志气就可以,也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做下来。”东方祥云、易鲸捷、华芯通等公司负责人表示,新产品、新业务进入市场阻力较大,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扶持,帮助扩大应用范围和领域,获得更多订单、用户。

  此外,数字化技术和人才支撑严重不足也成为一些大数据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贵阳市大数据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本地以传统产业为经济支柱,大数据产业相关人才基础仍显薄弱。同时,现有人才中基础人才占比大,高层次专业人才占比偏小,短时间内又很难快速培养起来。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加友提出,贵州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尤其是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区块链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短缺。人才引进难、引进留不住,量和质还无法满足大数据战略行动需要。未来要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海外高端人才回国、回乡就业创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消费升级 企业积极布局特色生猪市场

消费升级 企业积极布局特色生猪市场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高端猪肉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潮流,一些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也开始积极布局特色生猪产业。

·昔日“污江”重现“百里画廊”

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加速推进

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加速推进

业内人士建议,改革的配套措施有待跟上,要加快建立起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国家电网2019年计划发展总投入59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