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白天看景 晚上看剧
——《千回西域》引领新疆文化旅游新风尚
2017-06-28 作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驼铃叮当,苍鹰展翅……在“金色雪莲”外形的新疆大剧院里,360多名演员正在上演一场大型歌舞剧《千回西域》,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时隔2000多年,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传说再现新疆,重现昔日辉煌。

 
 新疆大剧院 黄铁栋/摄

  9米高80米宽的瀑布,瞬间可倾泻300吨水;6台大型马匹速跑机,可展现骏马奋蹄长空的震撼场景;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巨型舞台,380平方米的升出式舞台通过升降台面的变化,可实现台中台,冰舞台,水舞台等多种立体转换……整场130分钟的演出中,来自中国、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多个国家的演员们通过高空杂技、冰上芭蕾、跑马、飞鹰等一个个挑战极限的艺术表演,带给观众们极度震撼的视觉盛宴。

  位于新疆昌吉市的新疆大剧院,历经两年编排推出了大型室内实景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全剧在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恢宏奇幻的场景下,描绘了神秘丝路上的冰山之父、瑶池圣母和现代文明建设中民族团结、欢乐祥和、共创美好家园的故事。整个故事与古西域乐舞、丝路历史文化、新疆各民族歌舞风情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创新的空间表演艺术,打造了一张“歌舞之乡”新疆的文化品牌。

  如今,在新疆地标建筑——新疆大剧院欣赏精彩壮美的《千回西域》,已然成为游客在新疆的必选节目,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为远道而来的国内外游客,留下了精彩难忘的西域之旅。截至目前,《千回西域》极具创意的剧目和高质量的表演已经吸引了4万多人前来观演。

  记者从新疆大剧院了解到,《千回西域》全剧分为6个篇章,以绚烂的丝绸之路文化作为创意核心,以西域历史典故为基点,将多民族风情歌舞、杂技艺术交融荟萃于一体,从远古丝绸之路上传播文化、交易商品的驼队,一直演绎到今天天山脚下雪莲盛开、瓜果飘香的田园,全剧以大型多空间的舞美创作,现代高科技虚拟现实艺术,营造出如梦如幻、身临其境的意境,突出表现了西域歌舞文化的悠久与浪漫,给人强烈的感官震撼,是新疆乃至全国最高水准的立体全景式主题演出剧目。

  作为新疆大剧院驻场的大型民族歌舞秀,《千回西域》不仅是多元文化的展示,也是四大文明汇集的集中体现,是艺术融合创新的精品佳作。来自格鲁吉亚的编导弗里登·帕戈瓦说,歌舞剧包含有杂技、武术、马戏、器乐表演、民族舞蹈、冰上芭蕾等多种元素,运用灯光、全景等特效,重现了丝路繁华景象。据了解,新疆大剧院耗资2800万元,为剧目设置了大规模多维度立体实景和多达40余次的场景变幻,与千余套程控装置巧妙联动,真实地还原了大美新疆的冰山雪峰、沙漠胡杨、绿色草原和楼兰文化的古寺宫殿、洞窟飞天、器乐神灯、丝绸飞毯等奇异的多维画面。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致力于打造丝绸之路上的科教文化中心。作为新疆文化旅游地标性建筑,新疆大剧院开启了全新的旅游业态,成为新疆文化改革的前沿阵地、新疆文化旅游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昌吉市也借此深度挖掘丝路历史文化资源,高效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以“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群化、经营管理自主化的探索。《千回西域》也填补了新疆没有实景秀演出的空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白天看景,晚上看剧”的全新旅游体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南方基金

下半年积极财政仍将持续加力

下半年积极财政仍将持续加力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加码发力,一方面,减税降费频频送出“大礼包”,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精准发力。

·热点城市周边楼市成投资新宠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依靠现代美容技术提升“颜值”成为一些爱美人士的选择。记者采访一线法官了解到,由于当前美容市场管理不规范,美容机构良莠不齐,一些非正规美容机构存在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现象,部分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无证经营甚至造成伤害事故。法官提醒,美容纠纷频发,消费者投诉不断,选择美容机构还需擦亮双眼。

·高收益投资?当心非法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