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微话题]治网售假药沉疴须下“猛药”
2017-06-22 作者: 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随着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一些制售假药的不法分子也纷纷动起了歪脑筋,利用网络发布海量虚假信息迷惑消费者,兜售假药。一种名为“狮马龙血脉康胶囊”的所谓畅销药,经药检所检测发现,胶囊里除了含有面粉,还含有激素和止痛类西药成分,长期服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不少网民指出,网售假药,既是谋财,也是害命。其之所以屡禁不止,源于暴利驱使,非严管重罚不足以震慑。为此,有关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对违法人员从重从严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电商平台也须担负审核责任,将不法商家列入黑名单。

  暴利驱使铤而走险

  据报道,今年3月起,北京严打互联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截至5月底,北京市共破获各类食品药品案件155起,查获宣称具有减肥、降压降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的假劣食品、药品百余种17729盒(瓶)。

  网售假药为何如此猖狂?网民“骆浩然”认为,首先,网络空间的便利性、虚拟性让利欲熏心者有空子可钻。同时,网络的特性也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难度。另外,电商平台并没有负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对商家缺乏惩治措施。

  网民“冷洋”称,新闻中曝光的假药制作成本每瓶只有3元至5元,而在网上往往能以180元至220元的价格迅速出手,其利润高达几十倍之多。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断发展下线,形成利益集团,规模化分工“作业”。而不法分子在电商平台再“略施小计”,即可顺利审核通过。

  须斩断黑色产业链

  网民认为,打击网售假药须“标本兼治”,必须斩断从生产到流通的产业链。

  也有网民提出,很多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假药,权当花钱买教训,即使想要通过举报来维权,往往也是投诉无门,或操作过于复杂,最后的结果还是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有效拓宽举报渠道,让不法产品成为“众矢之的”,并建立黑名单制度评估管控售卖行为,是让网售假药无所遁形的重要法宝。

  另一方面,国家对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监管其实已经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执行起来疲软无力,最终也就只能流于形式。所以,打击网售假药,应当加强常态化监管,对违法人员从重从严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网民“骆浩然”也认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电商平台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未来有待形成监管合力,清理网络销售假药乱象。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南方基金

婚姻沦为利益交换“筹码”

婚姻沦为利益交换“筹码”

房产中介为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卖房,先后结婚、离婚多次……“假结婚”“假离婚”现象在多地频现,冲击了社会公序良俗。

“办个假离婚,相当于增加10年收入”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依靠现代美容技术提升“颜值”成为一些爱美人士的选择。记者采访一线法官了解到,由于当前美容市场管理不规范,美容机构良莠不齐,一些非正规美容机构存在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现象,部分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无证经营甚至造成伤害事故。法官提醒,美容纠纷频发,消费者投诉不断,选择美容机构还需擦亮双眼。

高收益投资?当心非法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