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天河注水浇灌陇上风华
甘肃天水旅行散记
2016-11-18 作者: 记者 程楠/兰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在陇东南的大地上,有一座城市静卧在秦岭脚下,千百年来,她润物无声,却成为了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她不张扬,却承担了推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光荣使命——她,就是天水。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陇上江南”美称。

    6月22日,甘肃省天水市在伏羲庙前举行2016(丙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记者 陈斌 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大佛造像。记者 陈斌 摄

    甘肃天水麦积山。记者 陈斌 摄

  甘肃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秦末汉初,长期征战加上干旱致当地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们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伏羲密境

  “吾闻庖羲氏,爰初辟乾坤。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仰观玄浑周,一息万里奔。俯察方仪静,颓然千古存。悟彼立象意,契此入德门。勤行当不息,敬守思弥敦。”这是宋代大儒朱熹的《伏羲先天图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大哲学家朱熹对伏羲的仰慕。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传说他就出生在今天的天水市秦安县境内。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111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

  天水伏羲庙是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196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甫一进门,这里就是一个古柏参天的院落,清静无限。

  供奉伏羲的先天殿藻井上,绘的就是先天八卦的八八六十四个卦象,与此对应的庙内也种有六十四棵柏树。在漫长的岁月里,有的柏树枯死了,后人就补种上,因此现在庙内的柏树有大有小,树龄不一。有的大柏树,一半已经枯萎,另一半的枝头却欣欣向荣。

  值得一提的是伏羲庙先天殿后方的一株古柏,它的形状如龙头昂扬张牙舞爪。据导游介绍,古柏本身并不长在整个庙宇的中轴线上,但是这一株古柏的梢头自然形成龙形后,正好荫庇了大殿的正上方。伏羲被称为“龙祖”,在伏羲庙里出现了这样的景观,自然就被人们津津乐道。

  伏羲庙内古建筑林立,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的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步入庙中,游人层层推进,颇显庄严雄伟。

  整个伏羲庙虽然不大,但是行走其间,肃穆庄严之感油然而生。“与天地准”、“一画开天”、“开天立极”、“道启鸿蒙”、“文明肇启”等种种匾额道出伏羲在中华民族的地位。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的同胞不远万里来此寻根。

  麦积烟雨

  在初冬如丝的细雨中,汽车从天水市区出发,向东南方向行了5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天水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的一座山谷。刚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状如积麦垛的山崖,周身渚红的颜色拔地而起,独树一帜地在烟雨中挺立着,十分壮观。

  有人说四大石窟中,麦积山最为秀美,自古被誉为“秦地林泉之冠”。当地人介绍,每当微雨茫茫,薄云轻雾萦绕山头,如烟似霞弥漫四野,就是令人神往的“麦积烟雨”。沿栈道盘旋而上,登上七佛阁前廊凭栏倚立,站在最高的散花楼前俯瞰,眼望对面的青山和云雾,只见群山绵延,满目的玉树琼枝,层层叠叠的松柏间杂着大片的杂树林,富有层次的银白色起起伏伏,晶莹剔透。

  四大名窟里,云岗、龙门以壮丽的石刻著称,敦煌莫高窟则因绚丽的壁画闻名,而麦积山凭借这丰富精美的泥塑闻名遐迩。

  麦积山石窟约建于5世纪至明代,山高140多米,是一座佛教石窟寺。窟龛多凌空开凿在山崖峭壁间, 窟形有人字坡顶、方楣四面坡顶、拱楣、穹顶、平顶等。唐开元二十二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使崖面中间部分塌毁,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今存窟龛194个,历代大小造像7200余尊,壁画近1300多平方米。

  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的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尤以泥塑艺术见长,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历代塑像同处一堂,但并不因袭模仿,而是保持着各自的时代特色,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麦积山石窟历经唐、宋、元、明不断修缮,造像已非初始原貌。但每个洞窟里大小不一的石龛佛像都神形各异,历经风雨的侵蚀至今仍然栩栩如生。有的塑像面目端庄秀丽,体态丰腴;有的文静虔和,双眼微眯,嘴角挂着微微的笑意;有的身穿铠甲,两眼圆睁,神情威严;有的骨骼健壮、肌肉突起,造型夸张;有的双眼似开似闭,似沉思,似回味,似彻悟。大小各异的圆塑、浮塑、影塑、壁塑,从不同的体形曲线到别样的姿态服饰,显示出塑作技艺的高超。

  游览麦积山石窟,游人仿佛从后秦的剽悍雄健,穿越到隋唐的丰满圆润,畅游北魏的秀骨清俊,观瞻两宋的衣纹写实。虽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世事更替和岁月无情的剥蚀,但每一尊佛像的神采依旧不减,微笑依旧是那样动人传神。还有不少的壁画独具一格,其表现形式不仅轻盈优美,增加了人物的流动感,也体现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丰富的想象力。

  三国烽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凡看过《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的人都不会陌生。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计收姜维等故事,都发生在天水。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魏派大将军张郃率军西援抗蜀,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街亭。当地老乡介绍,这里至今还有“乱骨堆”、“大营”、“常营”、“万人坟”等战争遗存,并有弩机、马刺等遗物出土。

  经洪亮吉、范文澜等史地学家考证,古街亭即在今天水秦安县东北部。其具体位置,如《秦安县志》所述,即今日之龙山——“断山,其山当略阳之街,截然中处,不与众山联属,其下为联合川,即马谡覆军之处。乾隆14年,秦安知县蒋允嫌其名不祥,改称龙山。”

  向天水秦州区东北行驶100公里,古街亭就位于秦安县陇城镇境内,该镇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开阔处。由于镇西河谷中雄峙八方的龙山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又有清水河挡道,因此,关陇往来只有沿马鹿——龙山——陇城镇一线行走,这也是由古代长安到天水唯一较坦荡的路径。汉代,这里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大道。历代兵家均视为进可攻、退能守的军事要地,也成为群雄角逐的古战场。

  今日的陇城镇,古街亭的遗迹已难找寻。在陇城西北不足3公里的薛李川中,曾发现的一张铸有“蜀”字的弩机,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内。重游古战场,可以看到当年马谡驻扎的拔地,方圆数千平方米,顶部能容万人。而形似农家麦草堆的麦积崖,仍郁郁葱葱地屹立在陇城镇南面,成为当年战事的见证。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割据称雄,由于天水重要的战略地位,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天水关也是三国古战场之一,位于天水市西南45公里处,当年诸葛亮就是在这里计收姜维。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天水地处陇中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山多川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文化灿烂,历史上名人辈出。天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当地人独有的性格,孝顺母亲的姜维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诸葛亮爱惜姜维之才,探知姜事母甚孝,故意先攻姜母所居之冀城,以骗姜维救援,并暗遣魏延假扮姜维攻打天水。魏军中计并疑心姜维,等姜维回兵,闭门不纳。姜维进退无路,只得归降了诸葛亮。此外,在天水的三国遗存还有大门道、诸葛军垒、姜维墓冢等遗迹。

  这就是天水,她不同于京沪的富贵繁华、苏杭的温婉沉静,也有别于西安、兰州的粗犷豪放。天水独具风格的美丽,韵味悠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中资“扫货”海外足坛烧钱容易赚钱难

中资“扫货”海外足坛烧钱容易赚钱难

区别于长远的远景规划,收购海外俱乐部面临的短期风险不得不防,俱乐部本身的财务危机、中国投资者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都需引起关注。

·分级诊疗步入改革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