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资产证券化渐受青睐 中小券商发力应收账款融资
2016-08-15 作者: 记者 贾丽娟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在市场人士眼中,“资产证券化”是一件被呼吁了很久、但常常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不过,最近A股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案例正在迅速增加,应收账款融资就是其中异军突起的部分。

  短短一个月内,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进行应收账款融资,金额从几亿至十几亿不等。就目前的情况看,承接这一业务的,多为地方性的中小型券商。

  ●多家公司进行应收账款融资

  7月18日,华西能源公告,公司将1.95亿元的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给宏信证券,转让价格为1.5亿元,转让期限两年,到期公司溢价回购这块收益权。也就是说,公司在期限内以一定的“折扣”暂时出让了债权。

  7月19日,银亿股份公告,将开展物业费债权的资产证券化业务;7月23日,三一重工也公告,将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7月25日,吉电股份称,将开展电力上网收益权的资产证券化工作……

  那么,这样的业务是怎样实施的呢?

  以华西能源为例,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注意到,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华西能源将部分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给宏信证券,宏信证券发行“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募集资金,并将款项支付给华西能源。转让期满后,华西能源无条件回购这一收益权,回购价款=回购本金+溢价回购款。在回购期限内,华西能源每季度向宏信证券支付一次溢价回购款,最后一期溢价回购款随同本金一并支付。

  类似的融资,公司在5月19日刚刚进行过一次。当时是将2.3亿元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给深圳平安大华汇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转让价为2.3亿元,期限不超过一年,到期后仍然是溢价回购。与最新的案例不同的是,此次2.3亿元的应收账款转让权没有“打折”,但是华西能源提供了2.99亿元的应收账款质押作为履约担保。

  不过,更多的公司选择的是直接将应收账款转让给资管计划,而不进行回购,如三一重工(5.370, 0.07, 1.32%)。7月23日,三一重工公告称,公司拟开展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即通过聘请光大资管设立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并通过专项计划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规模预计不超过15亿元,期限预计不超过3年。在专项计划存续期间,基础资产回收资金产生的现金流将按约定划入指定账户,由专项计划托管人根据管理人的分配指令对现金流进行分配。

  而拟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划分为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和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前者占90%,如果出现专项计划资金不足以支付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预期收益和本金的情形,三一集团将承担补足差额义务。

  ●券商:鸡肋还是未来方向?

  为何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这么多例资产证券化案例?对此,华菁证券(筹)拟任副总裁邓浩对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表示,这类业务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融资方和投资方的认可。

  “目前来看,券商对资产证券化业务越来越重视,而在两年前,这类业务还算是冷门。”邓浩表示,虽然目前此类业务在多数券商的业务板块中占比仍然较低,但是不少券商对此的投入越来越大。“愿意投入,就说明这是一块有价值的业务。至于能产生多少收益,各家的情况都不相同,但总体而言,这样的业务在未来会给券商带来综合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眼下资产证券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了解,资产证券化项目总体发行规模仍然不大,且面临市场流动性较差、项目后续管理复杂、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对于券商来说,每一单业务需要耗费的精力可能高于其他类似项目。

  “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模式与债券比较类似,也是采取收取管理费的模式。不过产品结构更为复杂,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因此费率相对会稍高些。”邓浩表示。

  更重要的是,此类产品的风险高不高,如何把控风险?在目前债券,特别是信用债风险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发行产品无疑需要更加小心。

  “眼下信用债的违约情况的确在增加,当然,这也与此前的规模爆发式增长有关。”邓浩表示,“相比信用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逻辑更为清楚。因为信用债是没有资产和现金流作保证的,而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基础资产,有确定的现金流来源,因此相对风险更低。”

  那么,对于券商而言,哪一类资产比较受青睐?

  “对于不同的券商而言,偏好的资产类型也是不同的。就我们而言,比较看好三类资产:一是与消费金融相关的资产(京东白条是其中一个代表);二是存量盘活相关资产,这也是政策的鼓励方向,比如地产中的商业地产、物流地产等,类REITs产品前景会比较好;三是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资产(应收账款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至于风险较大的资产,在邓浩看来,最明显的是以小贷资产为基础的产品,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风险开始显现,类似的资产也明显减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蝇贪”扑面 硕鼠村官屡禁不止

专项资金和津补贴是“蝇贪”高发地,涉民生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多发,需进一步加大查处与查纠力度。

东北经济下行趋缓但分化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