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医药分家不能半途而废
2016-05-06 作者: 吴黎明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谁都有过求医问药的经历,不少患者也成了“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受害者。明明几十块钱就能治好的感冒,动辄花费上千。看病难、看病贵,潜规则横行,医疗体系乱象丛生,令人痛心。所谓快刀斩乱麻,破除医疗体系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医药分家是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为有效的手段。

  在笔者熟悉的欧洲,大城市里最常见就是门楣上装着“绿十字”灯标的药店,遍布大街小巷和偏僻乡镇。不夸张地说,其数量之多超过小杂货店。

  在布鲁塞尔工作时,我住所楼下是个小公园,公园对面就是一家药店,绿色的灯标在树影婆娑的夜里非常醒目。记得一次孩子感冒发烧,当地儿童医院的医生开出的处方很奇怪:一瓶可乐、退烧药与退烧药栓。记得我们付给医院50欧元诊疗费,就拿着处方到对面这家药店拿药,到超市买了瓶可乐。药店的女药剂师扫一下带有条形码的处方,医生的信息和药方信息一目了然。也就是说,政府医疗和药品监管部门对是不是乱开处方、乱买药有清晰的电子记录,谁也不敢乱来。

  比利时的药店大部分只是白天营业,但邻近的几十家药店会形成一个松散“联盟”进行排班,保证民众夜间买药的需求。在柏林,我试问过住所附近的一家药店,虽然店面不大,但电脑信息与公司总部库房相连,可以根据处方需要进行药品调配。在法国,政府加大对医院和医生的技术监督检查,对滥用职权、滥开处方的医生采取惩罚措施。对于处方药、一般药品和营养药品,法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区分界限,各种药店在出售时均有明确的标志,购买者一目了然。

  总之,从北欧的瑞典到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医院和药房是完全分家的,所有医院都不设药房,只准备急救药和手术用药。在比利时私立诊所看病,医生只收一笔诊疗费,大医院的专家诊疗收费标准,依其是否与政府签约而各不相同。由于医药分家,医生没有必要开大处方。而且由于处方信息联网,医疗监管机构可以随时查看处方有没有搞鬼。

  医药分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医生有权开药但无权卖药,更无权指定患者在哪个药房抓药。药剂师有权配药,但无权擅自做主改变处方。这一做法辅以严格的审计、监督、问责机制,便基本上堵死了几乎所有的“吃药价”“吃回扣”的漏洞。

  我们的各种医疗服务价格中,并未体现出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看一次病挂号费大多十几块钱,出现“拿手术刀的”比不上“拿剃头刀的”的脑体倒挂现象。医疗服务的价格严重低于医疗服务的成本和价值,一方面造成医疗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医生被迫开“大处方”。实事求是说,绝大部分医生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希望靠医技谋生,并不愿意游荡在法律的边缘拿回扣。

  从本质上说,治病救人的公益性原则必须坚决维护。种种发生在患者身上的悲剧表明,医疗行业的失范现象非常严重。釜底抽薪的一条,就是医药分家绝不能偃旗息鼓。破除当前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彻底实行医药分家,从源头清除各类药品采购领域的潜规则。同时,国家与政府应加大对于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使医疗机构脱离药品利益依然能生存发展,真正回归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产业协同周年考”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是协同发展的一条主线。一年多来,三地政府部门彻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联手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产业升级转移正在积极进行。

“泄露门”揭示欧美分歧 TTIP结局难料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1号店等电商退换货限制多

在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1号店和亚马逊这5家综合性购物平台购买了智能手环和家庭装洗衣液两种商品。综合来看, 1号店在退货政策执行上表现比较差。

椰岛鹿龟等51家酒企陷“伟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