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Introduction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其他专栏 | Other
孙立坚
易宪容
陈思进
牛刀
张曙光
任志强
王东京
梅新育
皮海洲
谭浩俊
曹中铭
余丰慧
皮海洲
钮文新
刘振冬
叶檀
朱大鸣
赵晶
 
·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 2014-11-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条件,则远多于昔日的美元。在“大块头”的中国资本尚未真正形成“金融资本力”之前,资本市场深层次开放步伐切勿过于自信。
·警惕IMF的再忽悠 2014-10-10
  世界银行和IMF基于购买力平价(PPP)得出的所谓中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的结论,就如当年渲染的中国制造业超越美国一样,本质上都是忽悠中国乃至世界进而让中国提早分摊更多国际责任的战术安排。
·以政策理性应对中国经济的艰难时刻 2014-07-28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艰难命题,并非既有策略组合应对经济下行遭遇边际作用递减所产生的增长疲劳难以修复,而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既定经济方针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由于结构性改革缺位而使得稳增长所采取的相关政策面临太多的约束条件。
·当中国经济步入系统性低免疫周期 2014-03-24
  要提高经济的系统性免疫能力,既要对经济肌体进行全面体检,找出病灶,更有赖于以金融体系和要素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切实化解民营资本发展的瓶颈,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逐渐成形的“美中德稳定之锚” 2014-02-20
  而作为全球经济三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欧洲,能否避免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则主要取决于作为稳定之锚的德国能否展现出大国责任感。
·勿以GDP全球第二高估中国经济实力 2014-01-23
  因为在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对国际经济秩序主导权以及重要产业控制力和财富符号争夺的今天,简单的GDP总量排名并不能准确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的大小。
·中国经济迈入风险管控成本递增时代 2014-01-17
  面对风险管控成本不断升高的现状,我国必须按有效经济增长的基准对经济结构展开换血式改革,尽快提高货币政策投放的主动性与精准度,控制地方债风险敞口的持续扩大,并设法提升金融市场主体的免疫力,以免中国经济跌入低质低效高风险的不确定周期。
·构筑竞争性金融市场体系刻不容缓 2014-01-09
  以银行业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业面临的诸多沉疴,既凸显关于银行业改革的执行不力负效应的陆续表达,更反映出市场期待的银行业改革暂时停滞之后有关市场主体行为的日渐扭曲,以及下一步改革的迫切性。
·金融改革面对逼仄的国际环境衔枚疾进 2013-12-23
  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跨境流动同时,金融改革当以培育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突破口,以培养和造就战略性金融人才为杠杆,着力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本配置水平。
·我国应尽快筑起“经济高边疆” 2013-12-06
  中国要在全球顶尖层的货币与金融分工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切实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就须尽快筑起“经济高边疆”,以摆脱在全球经济发展与战略博弈中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国企改革大战略:变身纯粹市场主体 2013-11-21
  国企既非魔鬼,无需妖魔化;亦非天使,无需过分钟爱。换句话说,在中国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所有围绕国企改革的目标指向,均应还原国企作为普通市场主体的真实身份,而不是在日趋固化的利益格局中强化国企为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
·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敏感带后的最大风险 2013-10-25
  如何避免重蹈日元当年的覆辙是未来最为值得警惕的风险。打造成熟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法律制度,构建高水准的金融监管机制,才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之举。
·上海自贸区:锻造“纽伦沪”格局第一步 2013-09-27
   以当下全球金融竞争与产业变迁的趋势,我国要实现由贸易与制造大国向资本与产业强国的转变,必须有个深度嵌入全球金融与贸易分工价值链的桥头堡来引领。
·金融改革决定经济转型成败 2013-09-24
  金融改革与经济转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如果金融改革无法迈入深水区,如果不能培育匹配于经济转型的金融服务与竞争生态环境,转型只是一句空话。
·金砖国家跨出金融安全合作第一步 2013-09-03
  要达到管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经济主导权的目的,新兴经济体亟须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在金融市场建立高效能的预警机制,并加强国际合作以防范国际短期资本对经济金融安全可能带来的冲击。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挖掘增长潜力 2013-08-30
  唯有加大对人力资本与技术研发的投入,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引致规模收益递增,激活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全面构筑大金融时代监管预警体系 2013-08-22
  为了防范金融危机,我国亟须在构筑金融领域的市场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内部开放机制这两道金融安全体系防火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风险预警与管控能力。
·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 2013-08-15
  中国经济的持续有效增长,本质上不取决于投资或消费驱动,而取决于知识、信息、研发创新等所引致的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
·地方政府别再陷入增长迷雾之中 2013-08-14
  要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在各地得到落实,就必须以政绩考核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拨开多年来笼罩在地方政府头上的增长迷雾,告别低效的大手笔投资刺激思维,将经济增长切换到内生性技术进步和有效内需拉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全面审视中国经济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2013-08-08
  中国经济固然需要打造升级版,但当下一个极为重要的前提是赶紧对经济体系本身作彻底体检,并切实针对相关突出矛盾筹谋相应对策。
·地方与中央的非合作性博弈亟待消解 2013-07-25
  在中央政府“稳增长”的基调下,地方若为了拉抬本地经济指标而再次“保增长”,只会推高系统性风险,加剧失衡。因此,在经济战略转型过程中必须厘清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完善制度设计,强化执行力。
·从非理性繁荣向真实经济周期切换 2013-07-18
  中国经济的非理性繁荣周期越长,相应的系统性风险就越大,由此带来的转型边际成本也就越高。因此,假如能通过关键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根本性切换,使有效经济增长真正成为常态。
·地方政府“卖地成瘾”何时休 2013-07-11
  土地作为地方政府拥有的王牌资源,其稀缺性和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性理应得到地方政府的尊重,但这些年来,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土地财政”的支撑。
·破解房地产困局从摆脱土地财政开始 2013-07-05
  破解房地产困局,既需要在战略转型的框架下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等实体产业领域,更需要地方政府戒掉房地产之瘾,真正告别土地财政。
·货币政策应配合经济战略转型 2013-07-03
  但作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最重要使命承担者的决策层,完全应当,以高度的国家智慧,理性、独立的做出相关决策,为央行预留更大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
·推进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次大博弈 2013-06-27
  围绕银行业所谓的“闹钱荒”引致的某些市场主体集体施压央行,乃至制造银行股的恐慌性抛售试图倒逼决策层让步,折射出今日中国经济核心层面利益切割的残酷性与既得利益者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性”。
·盘活存量资金催促银行业有所作为 2013-06-24
  如果银行体系不能尽快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与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并使自己的行为契合普适性的市场规律,则中国银行业不仅有可能挥霍掉来之不易的比较优势,更将失去构建竞争优势的时间窗口。
·十年后的中国与世界 2013-06-13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竞争趋势来看,中国在2020年前后成为第一大经济体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自然逻辑延伸。不过,美欧至少在短期内尚未做好接受中国要成为全球主要力量中心的心理准备。
·中国金融强国梦道阻且长 2013-06-06
  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工业和金融强国迈进,进而走向核心国家是国家崛起的自然逻辑安排。作为超级新兴经济体,中国尽管不断累积成为核心国家的相关要素,但真实经济世界一般不会简单地兑现静态假定。
·中国经济升级版渴求德国式严谨理性 2013-05-31
  从国家经济哲学的视角分析,德国从普通市场主体到企业家乃至政界领袖,其严谨求实的经济发展理性却是最朴素,也是最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
·以金融战略转型避蹈日本覆辙 2013-05-31
  中国在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会否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显然值得中国警觉。中国要做的是在深耕实体经济竞争优势的同时,以金融战略转型确保经济有效增长。
·在全球贸易变局下守住中国核心利益 2013-05-16
  现在特别需要冷静观察全球金融与贸易竞争对中国的影响,在切实提高应对国际经济摩擦博弈水准的同时,以金砖国家为平台,适当整合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积极介入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调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近思与远谋 2013-05-09
  我们可以给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期待人民币早日成为力量杠杆,但中国在全球金融分工地位的提高,远非人民币国际化即能实现。对此,我们理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中国面临亚太经贸与战略格局大洗牌历史关口 2013-04-24
  时不我待,在亚太经济与贸易战略竞争格局面临大洗牌的历史关口,我们唯有一心一意锻造经济竞争力,才能获得战略博弈主动权。
·谨防地方债风险引发“中国式断崖” 2013-04-19
  显性与隐性风险不断放大的地方债务问题有可能在某一个时间窗口引爆系统性金融风险。果真如此的话,无法对外辐射经济成本的中国,有可能遭受断崖式重创。
·促战略转型亟待确立经济增长新框架 2013-04-17
  唯有将经济增长建立在内生性技术进步上,着眼于提高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并实现这种福利效应的全面有效覆盖,则可持续增长才有可能获得有源之水。
·博鳌论坛的使命与亚洲政经新坐标 2013-04-08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亚洲,若要获得与自身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话语权,既有赖于绝对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搭建,也取决于亚洲主要经济体之间能否消除非合作性博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亟须厘清路线图 2013-04-02
  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有其内生性机理,既取决于以知识、信息、研究开发所引致的规模收益递增、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增长等核心内生变量,更有赖于充分调动各有关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结构升级的积极性。
·构筑优势应对美国再工业化挑战 2013-03-28
  中国应着眼于本次金融危机结束后全球产业可能重新洗牌的机遇与挑战,着力提升金融市场、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等专业服务能力,强化金融服务、技术供给和运营管理功能,特别是管理全球供应链的能力。
·再不能为短期目标牺牲转型大局 2013-03-28
  宏观经济决策既要告别数字情结,拨开增长的迷雾,更要审视制约经济中长期有效增长的诸多约束条件。在告别入世红利、产业转移红利和人口红利之后,政策红利的释放注定只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而非决定性条件。
·油价市场化:厘清政府边界的试金石 2013-03-28
  成品油新定价机制的出台,既是新一届政府逐步退出要素定价的一次大面积测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一块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