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Introduction
余丰慧:
  

 
  余丰慧

  元宵节之夜,发改委宣布从次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折算到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最高零售价分别提高0.22元和0.25元。这是2009年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发改委第二次在周末宣布提价,不过在节日当天宣布调价还是首次。
  考虑到春节长假的因素,本次调价的时间点已适度延后了。然而,在国人闹元宵之时宣布上调油价,还是让各地消费者大呼意外,有措手不及之感。回顾历次油价上调,相关职能部门通常都会提前几个小时暗示,虽然这次上调油价符合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幅度已超过4%”规定,但如此“出其不意”,终不免让社会各界疑窦丛生。
  环顾四周,国际油价在大跌,我国逆势上调油价,此乃疑窦之一。受来自美国、欧洲的不利经济数据的影响,加之美国原油库存大增,上周后半周国际油价连续大幅跳水,纽约商交所4月交割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至每桶92.84美元。ICE 4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跌至每桶113.67美元,三地原油变化率也因此涨幅收窄,在4%稍多一些的水平上。如果油价继续下跌,三地原油变化率将会回到4%以内,那么,这次涨价的依据就不存在,也许要再观察22个工作日。正如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所言,或许正是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促成了发改委在元宵节当天宣布调价:“鉴于目前国际原油的下行走势,如果发改委继续延迟到下周上调油价,本轮油价调整或有搁浅可能。”那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已延缓了调价并且国际油价正在大跌,为何不干脆再观察几天呢?在天平的砝码上,油企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到底该如何权衡?
  周边地区油价在下调,我们却逆势上调,此乃疑窦之二。巧的是,就在发改委宣布上调油价的同时,我国台湾地区却下调了油价,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于昨日零时起下降各式汽、柴油价格每公升各0.4元、0.3元新台币。无论发改委上调油价的依据多么合理,理由多么充分,与周边地区降价相比,反差太大,民众心理难以接受。
  在物价明显上行时期上调油价,还不免在助推通胀预期。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目前物价已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的关键时期,油价上调对物价的影响不能直观计算,所谓对CPI增幅的直接贡献率为0.01%这个概念是有误导作用的,而应更多考虑提升油价对下游物价的间接传导作用。要知道,在货物运输成本中,汽、柴油成本占了50%以上,油价上调将直接拉升其运输成本上升2.4%,这意味着物流成本上升了1.7%!
  油价之所以如此敏感,国人之所以如此关注,还因为我国的油价负担在全球各国位居前列。据彭博社公布的数据,中国内地人均日收入18美元,而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中国人日均收入的26%,油价负担全球排名第九。笔者估计,实际的油价负担可能更高,因为中国内地人均日收入18美元(约合人民币113.4元)显然被高估。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城镇居民(不算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折算,中国内地城镇居民人均日收入14.7美元(约合93元人民币)。
  这次提升了油价后,无论国际油价再怎么跌,想要下调油价也要再等22个工作日了。而进入3月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迎来高位回调的局面,不排除碰触每桶90美元关口的可能。
  笔者认为,石油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生产资料和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商品,在价格已经过高情况下,为防止伤及实体经济、消费者,上调理该千万谨慎,并且小幅度,能不调尽量不调,能缓调尽量不早调,能观察尽量再观察一段时间。同时,也希望旨在缩短调价周期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及早出台。

 其他专栏 | Other
孙立坚
易宪容
陈思进
牛刀
张曙光
任志强
王东京
梅新育
皮海洲
余丰慧
许小年
王龙云
高鹤君
王迎晖
叶建平
 
·打破刚性兑付还原真正市场 2015-06-30
  打破刚性兑付最核心的问题是让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投资者成为真正的投资者。
·银行混改步伐不妨再大点 2015-06-24
  题主要症结在于虽然改制上市了,但是股权结构上国资独大或者全部是国有股的股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决定了内部治理结构不可能有大的改变。
·楼市难言全面回暖 2015-06-12
  回暖应该是未来楼市的主旋律。不过,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分化加剧也不可避免。
·让注册制圆李彦宏们的回归梦 2015-05-05
  大大降低股票发行门槛,实行敞开大门的“宽进”注册制,才能彻底圆了李彦宏们的回归梦。
·未雨绸缪应对美联储加息 2015-03-20
  新兴经济体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关键要在本地区、本国经济金融去泡沫化上做文章。
·“新常态”向银行提出多重挑战 2014-12-22
  中国银行业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存贷利差,然而存款减少、成本又增高,受到金融脱媒化影响贷款又在萎缩。银行业危机正在扑面而来。
·PMI波动不是降息理由 2014-09-02
  造成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原因不是市场流动性匮乏。目前,市场流动性还相对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怎能盲目全面降准降息呢?
·税负水平合理论误导决策 2014-09-01
  税负水平合理论,误导国家正在进行的大力度减免税费决策,甚至误导整个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雷士照明前车之鉴 2014-08-13
  从制度上来说,投资人的资本方最终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力。资本必须具备话语权,必须当家。这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本原则。从权责上说,最终承担最大经济后果的是资本。
·房贷松绑中小微企业融资将更难 2014-07-28
  如果贸然放松,则房价重拾暴涨态势的财富效应,必将使社会资金资本重新回到房地产领域,房地产与中小微企业争抢资金的现象必将发生,而弱势的中小微企业很难争抢过强势的房地产行业,将导致包括定向降准资金等都可能偏离既定方向被房地产行业抢走,进一步加剧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民营银行何时问世 2014-07-23
  民营银行应该有一个可供社会监督的时间表和进度表。监管部门大可提高行政效率,尽快审批,让其尽快挂牌。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与互联网金融相比较,已经落伍,应该扩大网络银行设立面。
·定向降准须管住那些乱伸的手 2014-06-03
  中央大力度放权市场,降低中小微企业门槛,给中小微企业大力度减税,这次又下决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看住向企业乱伸的手,降低经营成本、激励投资创业,严查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阿里上市只是挑战的开始 2014-05-08
  结合阿里自己的合伙人制度来看,上市未必是锦上添花。这也使得我们想起中国在世界上能够叫得响的另一家公司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先生死活不上市的原因。
·楼市拐点需看市场表现 2014-05-05
  一边收紧货币信贷,一边坚定不移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这样一来,房价肯定将失去上涨的扭曲性需求动力,房价拐点也会随之到来。
·房价下跌50%,银行能扛住吗 2014-04-29
  目前不应惧怕房价走低。各地房价若能彻底回归理性,能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消除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泡沫风险隐患,从根本上说对中国经济和民生都有利。
·定向降准折射了什么 2014-04-18
  
·增速回落考验定力 2014-04-17
  在这个“三期”叠加阶段,最大的考验就是能否保持定力,容忍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回落,给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腾出空间、创造条件。如果过度追求和紧盯“增速”数据,就有可能耽误调结构、促转型大计。
·当前没有“降准”的必要 2014-04-02
  当然,要不要“降准”,首先得看银行体系流动性紧不紧,其次看“降准”有没有用,有多大用。从流动性上看,目前市场总体流动性相对宽松,没有“降准”的必要。
·银行大战支付宝到底谁会更受伤 2014-03-27
  阿里旗下公司所有资金若从四大行清空,估计四大行的浙江分行就会受不了。试想,为何财大气粗的工行不敢关闭杭州快捷支付接口呢?
·警惕停房贷引发“蝴蝶效应” 2014-02-26
  要防止银行停止房贷引发“蝴蝶效应”,进而出现惜贷,最后刺破房地产泡沫,引爆金融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核实住房、土地等抵押品价值变动,紧盯开发商销售回款情况,督促其及时归还贷款本息。对目前房地产信贷金融风险切不可掉以轻心。
·破解大病医保难点要靠财政 2014-02-10
  如果城乡保障完善了,消费就无后顾之忧,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力量,经济拉动起来了,税源才能源源不断,形成良性发展和循环。所以说,破解大病医疗难点,主要还是要靠财政资金。
·巨额信贷涌入加剧楼市泡沫 2014-02-07
  从去年近三成贷款流向房地产领域,折射出楼市火爆依然主要依赖于信贷的支持,信贷宽松是这两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涨的最关键原因。
·银行要有迎接变革的准备 2014-01-29
  “荒”了体制内的银行,背后是市场机制在向非市场的管制体制挑战,是市场机制与管制经济发生了激烈碰撞,是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融资在向死板一块的体制内金融叫板。
·城投债利率高烧发出了危险信号 2014-01-17
  虽然一部分城投债由地方政府担保,地方政府除了土地增值担保外,还有一部分承诺财政资金担保。在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财政担保很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海外资金减配新兴市场风险值得警惕 2014-01-10
  新兴市场体国家特别是储备大国的中国一定要密切关注投资者减配和撤离新兴市场带来的风险,要有预防包括房地产泡沫等被刺破爆发金融动荡的预案和对策。
·养老金并轨无关“平均主义” 2014-01-09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存在不公平问题是事实,社会上要求缩小公务员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别的呼声不是什么“平均主义”。
·2014,中国金融改革整体推进箭在弦上 2014-01-06
  利率、汇率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市场化改革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为此,我们热切期待2014年金融改革能整体推进。
·中国首个万亿美元省的启示 2014-01-03
  经济增长如果仅靠资本积累和资金投入,而没有技术变革,那么,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最终还是会停滞的。
·住房长效机制离不开政策性金融机构 2013-12-31
  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定位于支持解决城市低收入者、进城农民工和中产夹心阶层购房资金不足问题,在具体的机构设置上,可以成立新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可以由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造”而来。
·须严管银行理财产品证券账户 2013-12-27
  银行变相抬高利率的理财产品正在将信贷资金从存款资金表内吸引到表外,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严重匮乏,这个新动向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央行轻剂量重启逆回购的用意 2013-12-25
  有鉴于此,央行再不能当商业银行一哭穷就掏腰包的慈祥央妈。这次就不妨做一回恶婆婆,坚持不放水货币,让股份制银行真正尝尝不能归还拆借资金,出现违约的苦头和代价。
·新型城镇化要消除城乡新的不平等 2013-12-24
  只有缩小了城乡差距,才能创造城乡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平台,给城乡全要素生产力提供平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这也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经济增速应给调结构预留空间 2013-12-12
  明年经济增长有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有利因素,也需要兼顾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考虑激活内生动力需要一个过程和转变唯GDP论观念的制约因素,适当调降明年经济增速目标,可给调结构、转方式预留充裕空间。
·4G时代的商机与挑战 2013-12-06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资费问题,如果定价过高,必将把客户拒之门外,阻碍4G客户增长,最终导致做不大市场。因此,各大运营商必须充分挖掘4G商用带来的大数据金矿,发现新的利润增长点。
·卡梅伦带来的欧洲投资机会 2013-12-04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全力支持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中国金融企业应该抓住在英国设立分支机构的机会,进入英国金融市场。
·央行加快外汇体制改革 2013-11-28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将扩大人民币汇率上下浮动比例,直至取消浮动管制,让市场在汇率中起决定性作用。加上这次明确表示,扩大QDII和QFII主体资格和增加投资额度,说明央行正在加快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步伐和外汇市场形成机制市场化的程度。
·土地增值税:公众在等待真相! 2013-11-26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缴未缴的土地增值税总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更重要的是,这实际上已失去了开征土地增值税税种的目的。
·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点在股权创新 2013-11-22
  金股制是深化国企国有资本改革,实现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股权创新形式,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推行。
·兑现改革承诺是一场大考 2013-11-15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增强人民对改革的信心,这对各级政府是一场“大考”。
·注册资本改革将激活内生动力 2013-11-11
  政府在下放审批权、实施减税等放权让利措施基础上,如此大力度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是释放改革红利的实质性步骤,是激活经济内生动力的切实之举,是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重大举措。
·新工具有利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2013-11-07
  要防止SLF货币工具的滥用,成为央行放水流动性的新渠道,从而冲击货币市场,造成流动性泛滥。
·政治局学习住房问题释放哪些新动向 2013-11-01
  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以增加供给为主线,以财税等经济手段做调节,住有所居的问题才能解决好。
·房产税扩容能否阻止房价冲高 2013-10-31
  全面部署深化改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定会对高房价有一个说法。已经透露出的农地直接入市对高地价的影响,“小产权房”入市对高房价的影响,房产税对住房投资投机的平抑作用,三箭齐发、釜底抽薪,高房价或许已成秋后的蚂蚱。
·深化国企改革 不妨一试金股制 2013-10-29
  对国企实施金股制改革将使得我国整个微观经济细胞完全在平等、公平起点上竞争,将彻底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涉及国计民生项目仍然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
·公务员廉洁年金将制造新的不公平 2013-10-28
  如果不能满足这几个前提,硬要搞廉洁年金,很可能是最终国家支付了资金,最终却保证不了公务员的廉洁,使得廉洁年金异化成公务员的巨额补充福利。
·李嘉诚抛售商业地产不只因泡沫风险 2013-10-24
  李嘉诚抛售中国内地和香港商业地产不仅仅是因为泡沫风险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他看得更远,谋求的是更远的未来。
·银行房贷占比骤降警示了什么 2013-10-22
  一些银行停贷或者延长贷款时间、严格房贷条件,完全是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银行内部掌控的结果。
·美债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中国应适度减持 2013-10-18
  出现美国赖债不还的可能性很低,但不排除美国驴象两党争斗将美国债主作为牺牲品的可能。
·王健林荣登首富背后暗藏危机 2013-10-17
  王健林荣登富豪榜首,有赖于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以及他在国内外向娱乐领域的大举进军。
·物价该稳一稳了 2013-10-15
  绝不能对未来物价走势盲目乐观,认为前几个月走势平稳,未来就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没有触及上限、运行在良好区间的稳定物价环境稍纵即逝,必须把握时机稳定物价。
·外贸增速意外回落的警示 2013-10-14
  9月外贸增速回落有去年同期基数过大的原因,也有中秋节放假的缘故,但这些都不是主因。根本原因在于欧美经济虽有所复苏,但这种复苏传导到对中国出口上的拉动力不够。
·创新是民资兴办银行突破口 2013-10-14
  即使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完善以后,监管部门也要找准民营资本兴办银行的突破口、破冰点。把是否是创新型企业,是否能够兴办创新型商业银行作为破冰点。
·中国金融资产亚洲第二不值得炫耀 2013-10-11
  不能乍一看“中国金融资产亚洲第二”的标题就忘乎所以,就被这个噱头所蒙蔽。而应该细细分析咀嚼背后更加详细的数据,才能真真切切看到背后的问题和差距,克服盲目乐观情绪。
·耶伦掌舵美联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013-10-10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完全是捍卫美国自身利益而不顾及国际社会的感受。美联储放水美元符合美国的长短期利益,损害的是世界各国利益。
·美债违约风险对中国的警示意义 2013-10-09
  这次美国国债上限争执,再次警示中国千万不要将债权投资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说过度集中在一个金融产品上。分散投资、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规避风险的永恒定律。
·美债务违约比政府关门更严重 2013-10-08
  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是资本市场的定价基础,美国是全球投资的基石,美国一旦发生债务违约,将会给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遗产税要避免误伤中产阶级 2013-09-30
  在中国内地征收遗产税已经摆上日程,开征只是时间问题。然而,遗产税一定要定位在金字塔尖上的富豪阶层上,坚决避免中产阶层成为被征收的对象。
·面对资金紧张央行应静观其变 2013-09-24
  央行应该静观其变,底线是不发生支付性金融风险。一旦出现支付风险,央行再救不迟。手段包括加大逆回购规模,甚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
·美量化宽松政策越晚退出风险越大 2013-09-23
  美联储暂时不削减第三轮量化宽松规模并非明智之举,这种拖延战术将把小风险、小冲击酿造成大风险、大冲击。
·茅台神话破灭给狂热楼市的警示 2013-09-23
  头头是道的价值投资,背后说不定就是最大的陷阱,只涨不跌强大趋势背后,可能是最大的骗局,是无耻的鬼话。
·银行股权激励应禁止低价送股 2013-09-18
  股权激励机制应该作为延期支付机制的载体。基本设想是,现行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银行的各类高管在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中长期激励、福利性收入等薪酬体系内,基本薪酬按月发放。
·警惕大额可转让存单风险 2013-09-16
  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率市场化,在于尽快清除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这个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障碍,而不必效仿美国绕道推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做法。
·民资应抓住新一轮金融改革契机 2013-09-13
  我国金融体制的现状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比例过大,甚至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这就决定了改革的重点是金融领域向民资等其他资本放开市场准入。向民资等打开金融领域大门是关键。
·光大不设专项补偿基金不明智 2013-09-13
  作为控股的光大集团要想挽救光大证券,首先要做的是恢复光大证券的声誉,挽回光大证券在客户中的信誉。而能否做好后续对股民损失的赔偿事宜是挽回信誉的关键,也是一次难得机会。
·抓住物价平稳难得机遇 2013-09-10
  出现经济增速和通胀同时并行于合理区间非常难得,这给改革攻坚、解决深层次矛盾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紧紧抓住。
·对光大证券最重处罚还有问号待解 2013-09-03
  光大乌龙指事件,虽然“主观上具有对冲风险、调剂头寸,降低可能产生的交易结算风险的因素”,但采取的却是操纵市场的做法。
·银行争利亟待改善 2013-09-03
  调整银行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已是当务之急,出路在于适度遏制银行业利润过高的状况,特别是存贷款利差过大的现象。
·8月PMI强劲回暖喜中有忧 2013-09-03
  制造业是经济活动中最根本的实体企业,制造业复苏加快,说明经济从根本上开始向好。这得益于“稳增长”一系列措施开始发挥效果。
·银联不能分饰两角 2013-08-29
  央行才是唯一的管理机构,银联不能继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了,银联垄断跨行支付清算业务的格局应该打破。
·旧债到期新官不理 凸显地方债道德风险 2013-08-15
  从官员本身来说,在地方债务上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严重道德思想风险,而道德风险背后暴露的是体制机制的严重缺陷。
·地方政府拿什么投资城轨项目 2013-08-14
  地方政府再度吹响投资号角,一定要由过去政府主导的投资思路,转变为地方政府给政策、让利益,引导民间资本投资。
·多家银行上调存款利率为哪般 2013-08-12
  体制内传统银行执行现行利率已经没有任何竞争力,导致银行存款严重流失,造成资金紧缺。资金资本流向是由价格决定的,哪里价格高就流向哪里。
·别急着给互联网金融找监管婆婆 2013-08-07
  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现阶段应以促进其发展为主,不妨将监管先放一放,再看一看,或者说不要那么着急监管,以阻碍其发展。
·楼市调控走向何方 2013-08-01
  如果以市场化手段调控房地产能够出现奇迹,使得房价回落、泡沫风险得以化解,那自然是人们愿意看到的结果;如果适得其反,导致房价疯涨,泡沫胀大直到破裂,这种代价也未必不值得付出。
·工业企业需摆脱对刺激政策的依赖 2013-07-29
  为了应对这种调整,工业企业必须降低成本、加速转型,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对刺激政策的路径依赖,激发出内生动力来走出艰难困境。
·对小微企业减税,向税负公平前进 2013-07-26
  只有较大力度的减税才能使得已有小微企业减轻负担,才能鼓励民间资本包括小额资本以及大学生创业办企业。
·贷款利率放开企业短期难享红利 2013-07-24
  支持中小企业市场金融主体多起来以后,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必将发挥出来,极有可能出现贷款资源配置增多、利率下降的局面。
·利率市场化要兼顾房地产调控 2013-07-22
  决策层将房地产调控看得比利率改革更加重要,利率市场化要兼顾房地产调控,要给房地产调控让路。
·IMF对高房价警示非危言耸听 2013-07-19
  如果放任泡沫继续被吹大,那么,泡沫自行破裂必将造成突如其来的经济金融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可控、难预防的。
·谨防制造业低迷致不良贷款激增 2013-07-19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一定要坚决停止新贷款,采取保全措施清收到期贷款。决不能采取展期拖延战术,否则,小风险将会拖成大风险,小问题将会酿成大问题。
·省长为何不找市场找财长 2013-07-18
  多省市一把手不找市场找财长,再次警醒我们一定要加快改革经济体制包括财税体制,将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资源配置大权放给市场,让省长们去找市场而不是找财长。
·社会融资结构新变化蕴含的喜与忧 2013-07-16
  实体经济、实体企业是经济之根基,更是利润来源重要渠道的金融服务业之根本。金融脱离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极度危险的现象,金融资源大举进入房地产领域尤其将预埋金融风险的隐患。
·银行同业业务乱象亟须整治 2013-07-16
  中国银监会一定要迅速对银行同业业务乱象出重拳整顿。最为急迫的是先叫停银行利用同业拆借资金和理财产品资金购买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产品;立即叫停商业银行基层行乱拆借行为。
·目前不宜打开房企再融资的口子 2013-07-12
  在房地产调控危机重重,高房价如脱缰野马难以驯服,民众意见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即使有条件放开房企再融资,目前也不妥当。
·透明是规范债市第一步 2013-07-11
  以透明为目的的规范丙类账户交易行为仅是整顿规范债市的第一步,未来还应该加快债券发行市场化步伐,特别是发行定价要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以及在规范代持养券交易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稳步世界500强的喜与忧 2013-07-10
  在为我国企业上榜世界500强连续第十年增加而高兴的同时,暴露出的一些隐忧也让人们担心。
·首套房优惠应纳入基本住房保障条例 2013-07-08
  如果首套房刚需能够得到一定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那么不但能分流保障房需求的压力,而且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同时,也解决了“夹心阶层”的首套房需求问题。
·谨防地方自行发债与经济实力脱节 2013-07-08
  地方自行发债必须谨慎试点,稳步推进,防止一哄而起酿成新的债务负担和风险。如果超过本地经济实力发债,与贷款一样,都会发生偿还不了的违约风险。
·余额宝半月吸储66亿元惊着谁? 2013-07-04
  如果说阿里小贷应运而生、阿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支付宝的越来越强大以及支付宝上代卖各类理财产品等将银行行长们吓出一身冷汗,那么,余额宝的出现对银行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
·信用卡容差容时应好事办好 2013-07-03
  把“容差容时”的好事做好,就要时刻从方便客户、服务客户的角度着想。“容差容时”服务体现了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宽容和大气,谁执行的“大方”一些,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容差容时”服务体现了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宽容和大气,谁执行的“大方”一些,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
·让民间资本办银行发挥正能量 2013-07-01
  金融资源配置存在严重不公,中小微企业、农村农业以及民营经济的金融资源饥渴,特别是外资银行长驱直入等等。已经没有任何理由不放开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了。
·上市公司放高利贷后患无穷 2013-07-01
  这次银行业爆发的罕见“钱荒”危机以及引发的股市巨大波动告诫我们,已经到了出重拳整治高利贷、整顿金融机构内部相互倒腾资金牟利以及影子银行等金融乱象的时候了。
·一些银行的“钱荒”可能还将持续 2013-06-26
  “从总量上看不存在流动性短缺的问题”,而从结构上看就不一定了。一些大行虽然不缺流动性,但一些股份制银行却有可能闹“钱荒”。
·银行闹钱荒央行不放水有深意 2013-06-25
  只要央行按兵不动,银行间资金链条继续绷紧下去,很快就会传递到房地产行业,不需要再出台任何调控措施,房地产泡沫必然刺破,房价由此出现拐点。
·钱荒是银行自酿的苦酒 2013-06-24
  这次银行闹钱荒主要是商业银行自己酿造的苦酒。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岂能放水救助自作孽的银行呢?这杯苦酒谁酿的必须让谁喝下去,央行一定要坐看究竟是谁在裸泳。
·银行间资金面骤紧令人担忧 2013-06-20
  这次银行间市场资金骤紧,本质上来说是银行系统笼子内资金全面紧缺的反映。农业发展银行近日招标的200亿元6月期金融债出现罕见流标,就说明银行间资金紧张程度已非常严重,一定要谨防由此引发银行间支付等金融风险。
·地方债风险怎能转嫁给老百姓 2013-06-18
  地方债“高不可攀”,谁来埋单值得关注。资源在政府手上,为了解决债务问题可能通过一些运作,比如房产、土地买卖等,最后转嫁到企业、老百姓身上。这是最坏的一种做法。
·IPO开闸时机待考量 2013-06-18
  如果不顾市场低迷状况,强行启动IPO,那么对市场无疑会造成毁灭性的冲击,不排除股市直线下挫,沪综指击穿2000点都有可能。目前,孱弱的股市根本无法承受IPO启动带来的冲击。
·四大行信贷井喷风险不可小视 2013-06-17
  在社会以及银行间流动性风险骤起时,银行在资金使用上一定要保守再保守,在此时刻扩张贷款是一大忌讳。银行一定要转变经营方式,转变过度依赖贷款资产扩张提升效益的思路,向中间业务要效益增长点。
·热钱撤离 真正金融风险在楼市 2013-06-14
  由于实体经济持续不景气和A股市场“跌跌不休”,国际资本流入和国内投资导致的货币超发,可以说大部分都进入房地产领域,支撑住房地产泡沫久久不能破灭。一旦热钱大举撤离中国,房地产泡沫风险将很快被刺破,进而引发整个经济金融风险。
·对PMI超预期回升谨慎乐观 2013-06-03
  在前期汇丰公布的5月份PMI预览值跌破荣枯线至49.6%,创7个月新低情况下,市场普遍预测官方5月PMI也可能破50。而官方最终公布的5月份PMI指数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也与汇丰指数相差不小。
·“菜鸟”的算盘 2013-05-30
  马云此时出马铺设物流“地网”,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升级,可谓正当其时。
·18亿亩耕地红线关乎粮食安全 2013-05-29
  如果放开18亿亩耕地红线,任由开发商大肆开发,13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依赖进口粮食,那么,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将会暴涨,造成的后果是,不但使得中国百姓吃饭支出大幅度提高,而且引发世界粮食价格暴涨。
·房产税试点应如何扩围 2013-05-27
  如果说应该做一些小调整的话,那么,限购政策中应该取缔户籍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待房产税试点成熟成功,住房信息在全国全面联网,房产税在全国全面推行后。
·理性看待高盛清仓工行股票 2013-05-22
  金融财团纷纷卖出中资银行股份,与过去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银行业已经不惧怕唱空,相信国内金融投资机构一定会果断“接盘”,让我国银行业的经营利润肥水不再外流、惠及国内投资者。
·个人境外投资开闸影响几何 2013-05-21
  个人投资者多了境外投资选择后,无形中对中国内地投资市场环境等形成一种倒逼机制,倒逼其改善投资环境、净化投资市场、增加投资品种。
·彭博“泄密门”藏着大风险 2013-05-17
  彭博“泄密门”提醒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网络平台将是各类信息的主要提供渠道,网络经济金融信息供应是经济金融的要塞和中枢。
·海外银行贷阿里80亿美元的眼光 2013-05-16
  中国国内大型银行虽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并且规模、市值是全球最大的,但从经营策略、战略眼光上看,与国际金融巨头们还是有差距的,需要向国际金融巨头们学习的地方还真不少,特别是经营战略和长远眼光。
·探索杜绝暴力征地的长效之策 2013-05-15
  必须打破政府独家垄断土地市场的局面,在土地经营上更多引入市场机制,改变目前政府性公司从农民手中低价圈地、高价卖给开发商的状况。要让农民以拥有土地经营权(相对所有权)的资格,直接参与到土地征用议价并成为交易议价主体。
·美联储退出QE 中国大妈最受伤 2013-05-14
  据报道,美联储正在筹划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此次重新动议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基于美国经济明显复苏。自2013以来,陆续有良性指标显示美国经济稳步复苏。美国股市创出历史新高与复苏的经济是不完全匹配的。
·马云对商业的贡献何止阿里巴巴 2013-05-13
  马云的最大贡献是给中国电子商务创造一个诚信环境。孜孜以求、心无旁骛地抓诚信、信誉、信用构建,是马云对中国电子商务包括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
·须重点防范信用违约风险 2013-05-13
  监管笼子以外社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高,对这些类似影子银行监管上的缺位,正在给中国埋下巨大金融风险隐患,不排除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对国企审计监督力度应当再大些 2013-05-11
  审计机关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力度还应该再大些,以加快完善国企财务和资产约束机制。国企财务和资产管理应该透明化,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须采取措施应对人民币升值 2013-05-09
  人民币承受着被动升值的窘境。这轮强势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美欧日过度宽松货币政策是“首凶”。被各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包围的人民币汇率无论如何都难以经受住冲击,单边升值在所难免。
·银行如何应对万亿资本金补充压力 2013-05-07
  银行业需要加快业务转型,发展金融市场业务,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以调整利润结构,拓展盈利空间。这是商业银行未来的必然选择,也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化解资本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巴菲特为何不为黄金大跌而心动 2013-05-06
  “你也知道,可口可乐能挣钱,富国银行也能挣很多钱。有一只会不停下蛋的鹅比一只会坐在那消耗保险和库存的鹅要好得多。” 这是巴菲特不为黄金大跌而心动的主要原因。
·如何看上市银行利润降不良升 2013-05-03
  化解金融风险包括遏制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功夫不在金融和银行本身,而在其之外,即:在于保持整个宏观经济持续景气、保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经营尽快向好。
·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意欲何为 2013-05-02
  从经营角度看,寻找最佳商业模式、盈利手段是新浪微博的当务之急。与中国最成功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合作,对于新浪微博经营来说是求之不得。
·信用违约是当前主要金融风险 2013-04-26
  在银行理财产品和代理销售理财产品上暴露风险点不少。除了加强监管以外,关键在于规范银行业的中间业务行为,彻底禁止银行从事杠杆率高的各类金融产品发售代销。
·向市场放权的国资监管大方向不能变 2013-04-25
  从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放权为核心的宗旨来说,向市场放权是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将国企经过改制上市等彻底放给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需针对雅安地震进行微调 2013-04-23
  宏观经济调控要尽快针对雅安地震的新情况进行微调。以财政加大投入、发挥好税收调节杠杆作用等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力度。
·应重视穆迪调低中国信用评级 2013-04-18
  惠誉、穆迪先后下调中国信用评级,警示中国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和影子银行风险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消化,防范应对。
·谁过多依靠国家福利 2013-04-17
  国家福利“过多”,就会产生“养懒汉”的弊端,从而削弱劳动生产率,甚至整个社会效率,也将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才刚刚起步,还是低层次的,远远没有达到欧洲国家的地步。
·财政收入减缓倒逼政府预算改革 2013-04-17
  必须下决心制止地方政府过度依懒土地财政,将卖地收支纳入到财政预算监督之内。同时,要从思想、意识上使得各级官员树立过苦日子、紧日子的习惯和准备。
·短命众贷网警示P2P公司监管漏洞 2013-04-17
  上线仅一个月的P2P网贷企业众贷网发布公告,宣布倒闭。该公司在“致投资人的一封信”中称,由于整个管理团队经验的缺乏,在开展业务时没有把控好风险,给投资者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营改增扩围助推经济升级 2013-04-15
  在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推进结构性减税的同时,应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状况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着手及时推出全面性减税降费政策。
·出口大幅回落折射扩内需之急 2013-04-11
  金融危机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出口型经济路子已经越来越窄,依靠出口拉动经济难以靠住并且不确定性风险越来越大。把我国经济拉动力转到国内需求消费上来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长远大计。
·多渠道筹集弥补养老金缺口 2013-04-09
  多策并举、多渠道筹集资金是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的有效措施。财政资金补充社会保障资金不足是问题的关键。
·停止购买欧洲国债是明智之举 2013-04-09
  鉴于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的现状,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中投公司停止购买欧洲国家债券的决定是明智和正确的。不仅应该立即停止购买,而且应该将过去已经购买的欧债情况予以公开,将浮亏情况给国人一个说明和交代。
·美国低价天然气提升竞争力的启示 2013-04-08
  保持一个国家竞争力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而且还需要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水资源等基础生产资料价格保持适度低价位,而不是想着法子涨价。
·控通胀将成主要调控目标 2013-04-08
  相比于去年的稳增长,控通胀将成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与去年的相对宽松相比,货币环境回归中性亦将成为今年货币调控的大方向。
·勿用收费方式扼杀微信 2013-04-02
  通信运营商利用自己对市场的支配地位,自己不创新,而向创新出微信产品的OTT公司以及用户额外收取费用不合情不合理也不合法,势必造成“多输”结果。工信部不能支持这种 “无理取闹”的收费。
·部分地方“国五条”有待细化 2013-04-01
  无论从控制经济泡沫风险来看,还是从解决百姓住有所居的民生角度来分析,社会、市场和百姓希冀的房价控制目标都是房价下降,但一些地方出台的“国五条”细则与上述目标有较大的差距。
·尚德71亿银行贷款怎么办 2013-04-01
  9家银行同时对一家企业发放巨额贷款,本身就暴露银行业管理上的严重问题。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银行不能不深刻反思。
·银行业迟早告别高利润 2013-03-28
  银行业告别高利润是迟早的事。因为:利差逐步缩小是央行利率政策操作的方向;理财产品监管从严是银监会的工作重点;新资本监管办法的实施对银行资本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反对奢华浪费和扩大消费并不矛盾 2013-03-28
  公款奢侈无度浪费消费大大挤压了百姓正常消费。由于公款消费的肆虐将各种消费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价格不断拉升,让各种消费品包括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使得百姓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时消费能力下降,大大挤压了百姓消费。
·财政收入一位数增长带来的挑战 2013-03-26
  财政收入一位数增长是对各级政府的挑战和考验。经得起考验必须拿出智慧下壮士断腕之决心在深水区进行深层次改革,不怕触动任何利益群体的利益。
·尚德破产重整留给银行的反思 2013-03-22
  从银行监管上来说,漏洞是明显的。尚德资产负债率一个时期已经超过81%,为何还在发放贷款呢?银行是如何自律的,监管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
·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2013-03-19
  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应该是内需消费拉动,创新驱动,节约资源能源,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有质量、有效益,经济增速和创造的就业岗位匹配的经济。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应有时间表 2013-03-19
  打破养老金双轨制是解决养老金严重不公问题的突破口,人社部等部门一定要有紧迫性,一定要制定改革的具体时间表,给推进这项改革自加压力,让人民按照承诺的时间公开监督落实。
·房价高涨疾呼新国五条落地 2013-03-19
  房价上涨较快的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要迅速在新国五条细则基础上出台本地的具体调控政策,针对脱缰野马般的房价下手应该再“狠”一些。
·铁路靠涨价还债行不通 2013-03-18
  撤销铁道部,把有关职能并入交通部,并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是为了克服政企不分的状况,这是适应大交通发展格局的正确决策。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政企分开、铁路运输市场化并不是机构合合分分就能一蹴而就的。
·“国五条”执行需精细化 2013-03-13
  无论房地产业已经获利者如何忽悠甚至反对 “国五条”细则,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对症下药和非常有效的调控政策。
·希望尽快看到《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出台时间表 2013-03-12
  这种“只进不出”的畸形经济机制,已使我国经济体制呈现“市场不市场、计划不计划”的四不像状态,这些累积的经济金融矛盾和风险,一旦爆发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CPI创新高警示通胀抬头 2013-03-11
  导致通胀抬头更加重要的是货币因素。通胀的货币基础不但没有消除,而且在加剧,决策层对通胀抬头的趋势不可掉以轻心。
·民生平安银行叫停房贷业务有何玄机 2013-02-27
  两家银行之所以停止二套房贷业务,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信贷风险权衡出发。二是从内部效益看,动辄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个人住房贷款,随着国内通胀不断攀升,这种信贷资产债权回报率和效益并不高,特别是受到社会高成本融资影响。
·房产税要避免误伤 2013-02-27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出台了“新国五条”,看来市场关于调控加码的消息并不是空穴来风,这再次彰显了政府调控楼市的坚定决心。
·楼市调控需要组合拳 2013-02-26
  房姐、房妹、房叔、房婶事件告诉我们,国内楼市调控过分强调经济规律、经济手段是不行的,因为推高房价的因素是非正常的需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纪手段多策并举,组合拳重拳出击才能取得效果。
·落实新“国五条”要有紧迫性 2013-02-25
  唯有尽快通过实施细则的出台具体落实新政,才能有效控制当前的房价上涨势头。
·房价上涨或成通胀推手 2013-02-21
  房价的持续上涨,引发了投资者对通胀预期的担忧。如果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对通胀上行的预期,不利于物价保持平稳。
·“毒校服”暴露的不仅是监管软肋 2013-02-20
  “毒校服”事件不仅是各个方面监管存在软肋的问题,而且,应该挖掘其背后存在的利益链条。从屡发的食品安全包括学校学生食品安全事故中发现,都是内外联手谋取生产供应甚至垄断利益使然。
·巨额消费能力流失海外不容轻视 2013-02-20
  从长远看,应该加大企业转型力度,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尽快创造出自主品牌,知名品牌,吸引外流到海外的消费能力尽快回流。
·楼市量价齐升呼吁调控加码 2013-02-19
  有关方面对于楼市现状曾说过,储备有足够的调控弹药、有进一步加码调控的措施储备。以笔者看,这些调控储备弹药和措施到了立即使用的时候了。
·资本“下乡”应避免冲击弱势“三农” 2013-02-18
  “三农”产业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过程中,需要的投资资金资本非常大,而“三农”本身的收益比价较低。城市工商业资本下乡,对促进“三农”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资本匮乏问题,是一个好途径。
·日本狂印钞,G20不该集体失语 2013-02-18
  人民币的困境在于跌入了美元陷阱:人民币贬值将使得贸易顺差更大,外储更多,外汇占款增加,可能引发国内通胀;人民币升值可能引起国际热钱大肆进入中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而且国际游资带来的投机炒作泡沫风险很大。
·油品升级成本应由垄断油企买单 2013-02-08
  自来水供给时是清洁水,消费者通过使用,如洗涮、冲马桶等排出去的是污染以后的水质,理应支付污染费。而油企供应给消费者的油品本身就是含污染硫的,消费者排出的污染硫过多,主要是油品供应时造成,因此,追根溯源应该由油企负担。
·容时容差让客户和银行双赢 2013-02-08
  信用卡容差容时还款机制、还款提醒机制是我国银行卡人性化管理的突破,这种人性化管理可从根本上减少客户与银行之间围绕信用卡还款问题产生的摩擦,将迎来银行与客户双赢的结果。
·山姆大叔状告标普很解气 2013-02-07
  饱受三大评级机构之苦的欧洲早就想起诉标普等评级公司,但最终还是咽下了“恶气”,新兴市场体国家只能将“怨气”自己吞下去。美国的诉讼无论将来结果如何,都令全球各经济体和国家解气。
·油品升级成本不应由消费者埋单 2013-02-05
  在消费者用高价格买来低质油品、油企完全有财力承担升级成本的情况下,作为负责任的央企,如果让消费者埋单油品升级这本该分内应做之事,显然说不过去。
·三项举措调控疯狂的房价 2013-02-04
  决策层首先应该清醒的是,面对房价失控苗头,只是口头重申“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已经出现审美疲劳,没有任何“药效”,起不到任何作用,包括开发商在内早就把其当做耳旁风不理不睬,只能促使其更加疯狂地推高房价。
·影子银行风险积聚 亟待加强监管 2013-01-31
  必须加强对影子银行融资风险防范和监管。监管部门要迅速对其风险进行排查摸底,摸清潜在风险的真实底细。迅速将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纳入到银监会监管范围之内。
·政府注资救中远 断不可取 2013-01-30
  中远是国际性的企业,直面国际竞争,如果政府注资救助,必将又被国际上一些国家和组织抓住把柄,认为这是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政府补贴保护性措施。
·货币超发冲击民生当反思 2013-01-30
  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三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即只生产出五毛钱的商品价值(美国是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
·工业利润增速下滑不足惧 2013-01-29
  在经济回升得以保持的利好背景下,工业利润增速下滑不足惧,目前企业经营效益上升的态势预计会继续得以延续。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言,应抓住机遇主动压缩过剩产能,提升生产质量和效益水平。
·楼市调控不能被开发商“组团忽悠” 2013-01-28
  只有政府调控楼市决心不动摇,并且能够实实在在让百姓看到房价下降的实际调控效果,开发商们的“组团忽悠”才不会屡屡得逞,甚至最终会将自己忽悠进去。这种忽悠最终将失去市场、失去效应,被市场抛弃,被民众唾弃。
·手续费下调是多赢之举 2013-01-24
  优化和调整刷卡手续费有利于鼓励消费、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也有利于银行卡业务自身发展。同时,只要银行应对及时,将刷卡手续费下调作为吸引客户的有力手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将一定能够将负面影响变为有利因素。
·央企凶猛拿地光警告还不够 2013-01-23
  一些央企或大型房企凶猛拿地影响着业内及购房者对2013年房价上涨的预期,楼市调控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相关部门应考虑适时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新政,不能让此前的调控成果半途而废。
·房屋登记大厅排队过户背后的支撑力量 2013-01-22
  造成一线城市住房登记大厅排队现象的原因是,开发商、部分学者以及个别媒体的大肆炒作,影响到了市场百姓购买预期,推高了房价。
·央企高管降薪不该“实属罕见” 2013-01-22
  煤炭行业去年销售困难、经营滑坡、效益下降。按理说,高管以及内部员工降薪是理所当然的。这种降薪行为本不应该被过分拔高。
·客观看待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 2013-01-21
  居民收入增速仍然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的情况,以及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都决定了一定要客观看待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这一现象。
·存款利率市场化应注意几个问题 2013-01-17
  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可能出现恶性竞争的市场风险,最终将导致发生支付风险,损害存款人利益。
·警惕物价涨势过猛 2013-01-16
  多家机构也预计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将延续回升势头,12月CPI反弹至2.5%。造成这轮物价上涨的原因,从眼前看,主要是因为天气因素、节日效应。
·银行业危机正慢慢走近 2013-01-14
  银行和企业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银行如果过度损害实体企业的利益,那么,最终也将殃及自己、引火烧身。银行这种暴利不但最终可能引发信贷资金风险,而且是不可持续的。
·内外资协调发展应予重视 2013-01-10
  引进外资、外企的目的在于解决我国阶段性资本短缺问题,最终目标则是引领本土企业快速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使得经济快速发展收获的财富惠及本土企业和国民,所以,必须让内外资协调发展。
·流通费用“瘦身”需细化政策 2013-01-09
  十项措施出台后,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实施细则,细化十项措施,使其更具操作性,提高执行力。
·3.53亿罚单释放维护市场秩序信号 2013-01-07
  美国、欧盟和中国共同对垄断“开刀”,促使这些企业均已承诺尽最大努力向彩电企业公平供货、足额供货,向所有客户提供同等的高端产品、新技术产品采购机会,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与技术交流。
·外储“变毛”并非危言耸听 2013-01-07
  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和欧元资产都在较大幅度地贬值,如果将这逾3万亿美元外储始终捏在手中,“再过10年,实际购买力下降到3000亿美元”并非危言耸听。
·“防止开发商做局”的警示 2012-12-31
  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思量:自己执行楼市调控政策的态度是否足够坚决,执行限购政策是否认真到位,对房价上涨的苗头是否采取了及时、有针对性的措施,是否给开发商做局提供了可乘之机。
·提高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需慎重 2012-12-31
  无论算不算公积金,社保缴费和全部缴费比例都是全球最高的。这种过重负担,某种程度上是在变相打压消费,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启动内需,阻碍经济复苏,甚至影响到稳增长大计。
·支持改善性需求还须把握好度 2012-12-27
  住建部此次定调从过去的“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转变为“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这意味着,改善性需求将被列为购房支持对象,重新进入房地产视线。
·怎么看公务员养老没占职工缴费钱 2012-12-27
    在社会要求改革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双轨制呼声越来越高之时,不时有官员或者专家提出公务员退休养老金支出不在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金池子里,而是由财政全额负担。言外之意,似乎没有改革的必要,至少不必急迫改革。这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
·金融领域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2012-12-26
  加大金融风险的防范就尤其重要。应坚决整顿各类金融市场、借贷市场,将其纳入正规金融监管。对于已经发生的金融风险,要积极化解,将其影响压缩到最小程度。
·居民消费率低是一个大问题 2012-12-25
  笔者认为要让增收和减负并举,做好三件事:一是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消费倾向高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建立高水平、高层次、高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敢于消费;三是把百姓的生活负担降下来,其中主要是将物价和房价降下来,同时大幅度减税降费,释放百姓消费潜力。
·对恶意干扰楼市调控者要追责 2012-12-24
  在执法过程中,决不能放过另外两个“主角”:一是个别媒体不负责任地推波助澜和放大事实的报道;二是个别拥有话语权的学者和开发商大肆放出狂言忽悠消费者和误导市场。一定要按照新国八条的第八条规定,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谁来弥补两万亿养老金账户亏空 2012-12-19
  弥补社保资金2万多亿个人账户亏空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财政资金必须“出血”,辅之于国企净利润的一定比例和国有股份划拨社保基金的分红增值收益补充到社保资金个人账户亏空里。
·谨防限购漏洞引发调控危机 2012-12-17
  必须重申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决心,按照新国八条的规定,对新建住房价格涨幅较大的城市、落实限购等政策不力的地区迅速启动问责机制。
·QE4强势来袭 中国当出手应对 2012-12-14
  央行要尽快出手应对美联储QE4带来的冲击。加大类似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工具的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提供充足流动性。顶住美联储QE4对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压力,要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甚至行政手段干预,使得人民币尽快停止升值或者适度贬值。
·理财产品纠纷 银行怎能以“前员工”推责? 2012-12-13
  ,华夏银行和工行金华商城支行涉入的“理财产品”纠纷案,从根本上来追溯,银行力图推脱全部责任,于情于理于法都难以自圆其说。
·房价全面走高可能性不大 2012-12-12
  这波憋了很久的刚需集中入市,对房价走高起到了决定作用。当然,在刚需带动下,不排除少量的投资甚至投机性需求入市购买。
·地产调控趋严再获确认 2012-12-06
  目前畸高房价与居民收入形成的反差已成为实现民众这一期盼的绊脚石,中央强调“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就是要搬掉这块绊脚石。因此,房地产调控决不会放松,而且会越来越严。
·“1分钱额度信用卡”百害而无一利 2012-12-05
  “1分钱额度信用卡”提醒银行对休眠卡要及时进行排查清理,并及时通知当事人销卡,以免给银行和个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银行一定要提高办卡质量,提高办理有效银行卡比率,坚决防止为占领地盘、抢夺市场而办理无效卡行为。
·炒房投机性仍然被抑制 2012-12-05
  今年以来,首套房刚性需求在房价出现拉锯式僵持平稳后纷纷开始入市购买,他们的集中入市对房价走高起到了决定作用。当然,在刚需带动下,不排除少量的投资甚至投机性需求入市购买。
·房企存量房畸高危害多 2012-12-03
  从房企自身角度看,一定要认识到捂盘越久、库存越大,经营风险就越大,对企业越不利。而对银行、信托及其他为房企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来说,房企库存越大,自己的债权风险就越大。
·征房产税要谨防误伤 2012-11-30
  房产税征收要综合考虑,缜密决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建议对一个家庭一套普通基本住房和一套改善型普通住房免征房产税,从一个家庭第三套住房开始征收房产税,并且确定比较高的税率。
·刷卡手续费下调是促消费的切实之举 2012-11-28
  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下调可以提振国内消费。我国消费迟迟不能启动,存在百姓收入低而不稳定、社保体系不健全、物价贵房价高等原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金融不发达。
·“提高免征点给富人减税说”难成立 2012-11-27
  个税免征点提高到1万元受益的大多数是城市工薪阶层。在城市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情况下,月收入万元算不到富人阶层。要说减税的话,也仅仅是给城市中产阶层、工薪阶层的减税。声言是给富人减税者,其眼中的富人也太廉价了。
·个税起征点提至万元可行吗? 2012-11-26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原主任王健建议,应该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至一万元。这是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再次要求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声音。笔者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税收以及我国个人所得说的历史情况,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非常必要,也完全可行。
·警惕“影子银行”的风险 2012-11-21
  对于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正在改变原有融资模式,换个面目重新登场所带来的风险必须高度重视,立即对其风险进行排查梳理,整顿“影子银行”融资方式。
·警惕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换马甲” 2012-11-21
  地方融资平台中无论是过去的直接贷款、发债,还是现在换个影子银行马甲,最终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有偿的,最终不仅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的。
·个税起征点提至万元可行 2012-11-20
  个人所得税占国家税收的比重没有一年超过7%的,而每年税收都呈现出平均20%的增速,提高1万元不会对财政收入造成影响。其次,个税起征点提高惠及的都是依靠工资吃饭的工薪阶层,是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百姓的民生民心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