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深读丨三代兰陵人的“南下”
2023-03-24 孙成思 王圣宇 通讯员 贾传龙 王超 来源: 在临沂客户端

  临沂兰陵的春天,日暖风轻。已是91岁高龄的于广安,悠闲地在老家小院转悠。他说,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回苏州了。“摊子”交给了儿子和孙子,他要正式“退休”。

  改革开放之初,于广安这一代兰陵人下江南卖菜,倏忽40年,兰陵“菜三代”群体已经冲上江南市场舞台。

  一路摸爬滚打,一代又一代兰陵人经历了怎样的打拼,方在长三角城市站住脚、扎下根、开出花、结出果?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怎样的时代烙印?

  “菜一代”闯江南

  兰陵县,是山东“南菜园”,密切联系着长三角中心城市,是临沂联系长三角、珠三角的重要“口岸”。

  历史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兰陵人背着地产蔬菜,离开家乡,以敢想敢拼的“闯劲”,“闯”进了长三角城市。他们身上,至今还贴着“菜贩子”这个标签。

于广安老人

  于广安老人,就是当年的“菜贩子”之一。

  初闻于老,是在苏州南环桥市场。老人家已是91岁高龄,依旧每天开着自己的电动车在市场里忙“生意”,依然从事着干了38年的蔬菜批发。见到于老,是在兰陵县城他的家里,因为家里有喜事,他刚从苏州回来。老人慈眉善目,一身中式服装,头戴礼帽,饱经沧桑的脸上,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我是1985年去的苏州,当时从家里批发老姜和小葱去苏州南门市场卖。乍到苏州,睡过大街、桥洞,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回忆起那些年代,老人一脸平静。

  于广安在老家的时候,曾在县工商协会工作过,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由于老人的诚信宽厚,到了苏州不久,就被当地有关部门委任管理东大街市场。经营两年后积攒下第一桶金,又盘下了一间门面房,开始经销炒货和干货,货源也不单单是老家的菜品,扩展到山东沂水的花生、大连的海产品等等。

  也正是凭着沂蒙人的勤劳和诚实,于广安老人在苏州站住了脚,生意越做越大,把孩子也接到了苏州,为“菜二代”“菜三代”的成长打下了根基。

江南市场的“常青树”张玉庆

  谈到兰陵人卖菜,必然要说起江南市场的“常青树”张玉庆。

  “我的人生信条是,永远比我的对手快半拍!”这也是张玉庆的成功之道。

  遵循着这个人生信条,他把荣庆物流推到连续六年全国冷链物流第一的位置。如今,他的公司拥有110多万平方米的高端普货、冷链、化工等仓储资源,自有车辆1500余辆,年吞吐量3000万吨。

  张玉庆与物流结缘,始于1982年。那时,退伍回乡的张玉庆想起在部队时去鞍山买菜,看人家用塑料布盖着菜地,秋天蔬菜一样长得很好。受此启发,他把自家的口粮田改种了韭菜,结果大获丰收。

  “两年后,我花了220块钱托人买了全村第一辆大金鹿自行车,花120块钱买了块上海牌手表,还买了一台缝纫机。看我成功了,全村人都学着我种菜。”回想当年,张玉庆倍感自豪。

  “1985年以后,大家都种菜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韭菜、黄瓜、辣椒种出来了,销路成了问题,于是我就动了把菜运到城里去卖的念头。当年,我拿出全部家产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22527元,买了第一辆南京跃进汽车,开始往外地运菜,因为没有经验,车上的菜捂烂了,第一车菜就赔了。”回味着那段过往,张玉庆脸上露出了微笑。

  “1991年春,兰陵县向城第一车队成立,并且设立了驻沪联络处,我成为兰陵县第一个设立公司的人。看着温州人开着冷藏车拉竹笋,心里直痒痒。1994年,我买了一个海运集装箱,改装了第一辆冷藏车,这就是后来我们冷链物流的雏形。”沉浸于往事的回忆中,张玉庆很是释然。

  吃苦耐劳,敢闯敢拼,是兰陵“菜一代”们身上共同的标签。

  1999年,朱成彦辞去公职来上海做蔬菜生意。经过夫妻俩拼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生意不仅在上海做大,还将经营触角延伸到珠三角,年营业额逾千万元。

  “我初到上海时,因为没有门路,只能给别人打工。3个多月,帮忙搬菜、卖菜,正值冬天,各个关节都冻肿了,但是,兰陵人骨头硬,我咬牙坚持下来了。”朱成彦说,他的经历和大伙并无二致。

  后来,他学着跟别人贩辣椒、倒青菜,在曹安市场也弄了一个小门头,生意渐渐好起来。2002年,半个月赚了7000多元,几乎一天一大塑料桶一元硬币。到2003年,他赚足了100万元,正好赶上江桥市场开市,他抓住时机进入。经过几年的经营,生意越做越大,终于在上海立住了脚。

  “一天不见Q,吃菜就犯愁”,说的就是兰陵人和兰陵运菜车,牢牢牵动着长三角市民的菜篮子。

  正是“菜一代”们的闯劲与拼劲,推动着兰陵县蔬菜发展到了今天的120万亩,年产蔬菜500万吨、300万吨销往长三角地区的可喜局面。

  “菜二代”做市场

  如果说兰陵“菜一代”靠摸爬滚打站住了脚跟,那么,“菜二代”则完成了时代性的跳跃:他们不再满足于运菜、卖菜,而是做市场,做平台,凭着兰陵人的格局与智慧,在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

于明发

  于明发,于广安老人的儿子,在苏州蔬菜批发行业有着响当当的名号,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是他目前却是鲁控环保(苏州)有限公司、苏州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股东。

  “我是1987年离开老家来到苏州南门市场的,那年只有14岁,起初跟着父亲做生意,在南门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老姜,后来扩展到干货、海货,一点一滴地积累着资本,一直在南门市场干了10年。”于明发用宽厚真诚的话语,淡淡地讲述着。

  虽然入行卖菜很早,但于明发已然成为第二代的“头面人物”。

  1995年,苏州市蔬菜集团改制成立了南环桥市场,于明发与一众兰陵老乡踊跃参股,继续追梦。凭借活泛的思路,他创立了苏州南环桥配送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几乎涵盖产品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链条,从传统的批发转型到了蔬菜配送,承接了苏州市菜篮子工程。

  2021年,南环桥市场再次搬迁,这一次总投资32个亿,经营面积扩大到600亩,并规划了二期、三期。还在苏州各社区开设配送直营店,方便居民生活。

  时代发展改变着兰陵人的观念和理念,处变之中,于明发的坚持依然执着:“我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乡音、是兰陵人的生活习性,是兰陵人的包容和坦荡、诚信和仁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个小插曲。2009年至2013年,于明发给别人担保了1.3亿元贷款,因为对方经营不善,于明发背负了这1.3个亿的债务。足以压趴一个人的负债,于明发硬是变卖自己的资产进行了偿还。

  进入新世纪,兰陵人在江南也开辟出他们的新天地。用苏沪当地人的话说,“遍地是老板,一抓一大把”。在苏州南环桥和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70%以上都是兰陵人在经营,并且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兰陵“菜二代”还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情系乡梓。不少人把创下的事业交给下一代,回乡创业,兰陵的天空翱翔着一只只归雁。

朱成彦(右)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

  日前,记者在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见到了朱成彦,他正在和公司的党支部委员交接工作。“今年三月份,我们老家南桥镇的农业联合社即将挂牌,并在全市首先成立联合社党委,我要回去了。”

  2018年,年过半百的朱成彦想着家乡还有乡亲未脱贫,就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毅然将生意交给儿子,自己回乡创业。

  其时,正值兰陵县实施“四雁工程”,朱成彦毅然携带多年积攒的600万元回乡,成立了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种植、仓储、加工、运输、销售”五位一体的产销方式,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从最初的50亩地起步,2020年马铃薯发展到5300余亩、胡萝卜1100余亩,成立三个合作社和4家公司,带动周边200余户入社,年户均增收8万元。

  2022年,朱成彦筹资建成建筑面积2430平方米的预制菜生产车间,主要对马铃薯、胡萝卜进行精深细化加工,产品不仅销往长三角、珠三角,还凭过硬的质量和口碑打开了北京市场,每年订单销售7000吨。

  年初,回乡创业的朱成彦被评为临沂市“归雁人才”。“2022年,我们的公司在齐鲁股权上市。目前,我正联合专家搞薯种研发,这一步做成了,将为兰陵县每年节省3000多万元。”谈起未来发展,老朱信心满满。

  “菜三代”大转型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踩在先辈的肩膀上,兰陵“菜三代”紧跟时代步伐,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向着网络化、信息化再一次起跳。新生代的大转型,掀开“菜三代”的华彩一页。

于明发的侄子于宏飞

  于宏飞是于明发的侄子,1997年就来苏州读书,后来在这里结婚生子。如今的于宏飞已经适应了苏州的生活习惯,传承下来的,还是祖辈们的那份坚韧不拔和开拓进取精神。

  南环桥市场搬迁到现在的新址以后,猪肉生意竟然没有人做。目光敏锐的于宏飞抢先出手,应当地政府要求,接下了猪肉生意。

  每晚7点多钟,2000多平方米的鲜肉交易大厅里,挂满了白条猪,进进出出,繁忙有序。

  同为第三代兰陵人的雪发食品(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刚介绍,公司由接盘时日供两三百头猪,两年多时间做到了全国第三、华东第一的规模,日供生猪1000头左右,年销售额达五六个亿。

  “凭着要么不做,做就做第一的信念,下一步就是建设自己的冷冻仓储中心,发展生猪屠宰业务。目前,公司占据本地市场份额的六分之一左右,我们还要做更多。”于宏飞踌躇满志地说。

  从菜到肉,再从肉到菜,把毛猪、屠宰、批发、分割、副品全产业链完善,适时发展预制菜,是于宏飞的谱气。另外,他还想把蔬菜配送做好,做成苏州最大的蔬菜配送网络。

  做大自有品牌,做强产业链条,已经成为兰陵“菜三代”的共识。

  朱成彦回乡创业,上海的生意交给了儿子儿媳打理。

朱成彦的儿子朱凯

  在江桥市场,记者见到了朱成彦的儿子朱凯,偶感风寒的他还略有干咳,他一边熟练地记录着货物信息,一边跟记者聊天:“我现在要坚守好档口,毕竟这里是销售的主要窗口。每车要交税5500元左右,支付运费1.7万元。去年我卖了3万吨土豆,一斤赚一块五,这一年就得一个亿的额度。”

  “家里的土豆规模慢慢上来了,我准备统一标识、统一包装、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开拓市场,处理维护好目前的渠道,把广东珠三角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针对预制菜市场,我们将着重发力,抢占蛋糕份额。”1989年出生的他,有着高于同龄人的老练。

  与前辈们相比,“菜三代”普遍进入了高知层次,他们以先进的理念和渊博的知识,搅动市场风云。

荣庆物流副总裁张颀

  从一个职场新人到公司副总裁,张颀花了12年。

  2010年5月,张颀入职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在市场部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而如今她的职务是荣庆物流副总裁。

  “当时,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寻找目标客户群。”张颀坦言,“我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能用得上也就在品牌建设和客户沟通上。物流是一个对操作性要求特别高的行业,更需要的是职场经验的积累。”

  为了应对变化,解决高端客户的需求痛点,张颀大胆地向公司提出自己的想法:组建一支专门的团队应对市场,为高端客户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匹配度更高的服务。

  公司决策层很快就采纳了她的建议,并委派她全权负责这个项目。张颀不负众望,带领业务骨干顶住压力,用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于2013年初正式成立了医药项目部。

  应时之需,张颀走上管理岗位后,在抓好经营和管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张颀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冷链物流技术。2017年,在她的主导下,公司引进移动方舱设备,具有全新一代的PE外壳设计、3.0云平台系统、实时监控、800L有效容积等优势,既克服了冷藏车货量要求大、成本高等缺陷,又解决了普通保温箱容量小、保温时间短等问题,可为医药客户提供2℃~8℃、15℃~25℃等温度区间的产品零担运输服务。

  同为荣庆物流高管的80后的郭森,在江苏太仓管理着荣庆物流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的智慧化园区。

  长江江岸边,分拣流水线节奏快捷,智能分拣着一批批货箱,自动传送进14.3万平方米的库房,并由穿梭式堆垛机器人运送,托举分置到20米高的货架上,等待物流车装运。

  “目前,整个物流园区共有4个不同类型的仓库,可同时满足200辆车停车作业。其中,物流园的服装自动化仓库日吞吐服装48万件,年吞吐量达12672万件。”郭森说。历经38年发展,荣庆物流现已成为集冷链、普货、化工、医药等核心业务于一体的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集全国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

  大江奔流,一浪更比一浪高。从种菜、运输、卖菜,到现代化的产业延伸,打拼在长三角的30万兰陵人,紧扣时代的脉动,用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品格,诠释着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精髓,一代代书写着可圈可点的“南下”新篇章。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市场趋于集中 新能源车企如何抢占“一席之地”

新能源汽车降价引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随着博弈加剧,产业加速跨入重塑期。

·稻田喂鱼养虾促增收 机械化种植降成本

让历史文化“吸睛”又“吸金”

让历史文化“吸睛”又“吸金”

位于西安大雁塔脚下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锦衣霓裳·游长安”主题活动还原了古时踏青赏花风俗。

·三大运营商加快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