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季度监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加大,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创新高
2023-02-14 来源: 新华指数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季度监测指数显示,2022年四季度指数值增长至187.34点。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达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创下近年新高。

  季度监测指数通过融资服务、保险服务、期货交易等其他服务三方面,及时反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近五年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呈现波动上升态势。2022年以来,季度监测指数保持高位运行,这与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服务、保险服务支持力度,农产品期货等创新服务的快速发展有关。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季度监测指数

  在融资服务方面,融资服务分指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22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创下近年新高,领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2.9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力度持续加大。

2018-2022年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从结构来看,2022年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4.5%,领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2.4和3.4个百分点,且均保持上升态势,反映出农村金融市场贷款需求较为稳定、旺盛,农户生产经营情况相对稳定,各类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从金融机构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五家国有大行涉农贷款余额总计15.1亿元,约占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31%,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主要力量。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最高,达到5.48万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部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数据来源:各大行公布)

  在保险服务方面,在采用同比增长率剔除季节性因素后,保险服务分指数受行业周期影响仍然显著,呈现出阶梯式上升趋势,通常在一季度达到最高峰。2022年,农业保险参保情况再次大幅增长,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19亿元,同比增长约25%。

  据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数是中国经济信息社国家级乡村振兴指数工程的首个子工程,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发布。首期研究成果已于2022年11月23日在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指数从年度评价指数和季度监测指数两方面,以数字化信息工具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年度评价指数对全国每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进展和效果进行全方位分析,季度监测指数对重点金融产品服务进行及时跟踪监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资本进村防“呛水” 农民利益需保障

资本进村防“呛水” 农民利益需保障

在地处武夷山麓的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皮边村,当地近5年先后有7家工商企业到村里投资农业,是中部地区农村吸引资本“进村”的典型。

·一团伙非法换汇超百亿 游戏币如何沦为“逃汇”工具?

“既要管好,又要放活”——上海国资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既要管好,又要放活”——上海国资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2023年,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加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国有企业新的一年如何发力?工作重点又有哪些变化?

·雄安新区工地忙 央企上演加速度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