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600438.SH)4月26日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4.91亿元,同比增长4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08亿元,同比增长127.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86亿元,同比增长252.35%。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12元(含税)。
《经济参考报》注意到,2021年,通威股份主营产品产销两旺,特别是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7.68%,销售净利率为13.77%,均创历史新高。
通威股份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公司主要从事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水产饲料、太阳能电池、高纯晶硅。
分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公司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90亿元,同比增加17.46%,毛利率为9.48%,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9.35亿元,同比增加60.87%,毛利率为8.81%,同比减少5.73个百分点;高纯晶硅及化工实现营业收入187.61亿元,同比增加186.89%,毛利率为66.69%,同比增加31.99个百分点;光伏电力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加36.85%,毛利率为62.82%,同比增加3.18个百分点。
图:通威股份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公司表示,2021年,受产业链供需错配影响,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公司高纯晶硅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满负荷运行,继续保持满产满销,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较上年增长24.30%。基于前期产能建设时机的正确把握及公司的高效经营,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陆续收回永祥多晶硅(老产能)、乐山一期、包头一期项目合计8万吨产能的投资成本。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18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45GW。公司于2020年公告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结合现有的投资进度安排,预计2023年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将达到35万吨,电池产能将达到80-100GW。
期间费用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为9.19亿元,同比增加18.11%,主要系业务扩张,广告及营销推广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29.48亿元,同比增加62.98%,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为6.37亿元,同比减少5.79%,主要系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研发费用为20.36亿元,同比增加96.64%,主要系公司为新项目提前储备,加大对硅料、电池片等的研发投入所致。
通威股份表示,2022年,在农牧板块,公司饲料、食品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超过270亿元。高纯晶硅业务力争实现超过18万吨的产销量,太阳能电池业务力争实现超过40GW的产销量;光伏发电业务力争新增投资建设“渔光一体”项目1GW。
此外,通威股份同日披露2022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85亿元,同比增长132.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4亿元,同比增长51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1.35亿元,同比增长544.94%。公司表示,一季度营收的增长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销量增加,高纯晶硅售价同比增加所致。
4月26日,通威股份收于36.53元/股,涨幅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