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论坛上,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在致辞中介绍说,北交所成功设立开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基础制度经受住了市场检验,达到了预期目标,跑出了“北京速度”、“北交所速度”。这一“速度”的背后,体现了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心,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服务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心。
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经理隋强表示,掌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适应企业特征、响应企业诉求,北交所将一以贯之精准包容的制度特色。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北交所的主责主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核心需求是获取高效便捷的股票债券融资、提升规范运营水平、运用资本化工具激励人才、更加有效地发现价值,稳定向上发展、规范发展、健康发展的预期。
北交所承继精选层经验,借鉴境内外交易所有益实践,初步形成了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准入制度突出多元。丰富创新评价维度,设置四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关注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方面,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企业。二是融资制度突出灵活。提供直接定价、竞价和询价多元发行机制,配备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权益融资工具。引入授权发行、储架发行、自办发行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三是股权激励突出便捷。上市公司可合理设置股票授予价格,允许将股权激励的股票总量上限设置在30%,给企业利用人才智慧提供了充分灵活的条件。四是交易制度突出高效。提供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交易方式,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起股票涨跌幅设置在30%,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的特定需求。五是持续监管突出适度。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和上市公司监管接轨的同时,引入宽严相济的特色化监管要求。
隋强进一步表示,形成初步规模,实现高质量的企业持续供给是当前北交所高质量建设的重中之重。从资本市场建设规律看,打造主阵地的关键首先是要聚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市场深度,支撑市场功能发挥、生态形成,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围绕这一首要任务,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分级分类培育企业。北交所宣布设立后,优质企业挂牌上市积极性显著提升,形成了丰富的上市企业储备。二是提高审核质效。北交所设立同步试点注册制,使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享受到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三是发挥一体化结构优势。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协同联动,既是契合中小企业创新成长规律的市场特色,也是合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依托。
隋强表示,北交所要实现高质量的企业持续供给。还将做到五个结合:一是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相结合。制定实施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案,落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直通车,以专项行动为抓手,辅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夯实市场健康稳定运行基础。二是与投融两端适度平衡相结合。北交所设立以来,呈现投资者数量大幅增加、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长期资金持股占比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三是与基础制度完善相结合。以注册制为牵引,评估北交所设立以来的制度运行成效,优化调整相关制度机制。四是与便利市场参与相结合。研究发布北交所指数,动员市场开发指数产品,推动落地北交所混合交易等制度,丰富市场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着力降低市场参与成本、增加交易便利。五是与提升中介机构从业质量相结合。建立证券公司现场督导制度,细化规范要求,推进审计机构差异化管理,督促提升审计质量,打造特色中介、精品中介,引导中介机构加大投入、提升能力,转变从业理念,建立全链条、长周期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