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一共有377万户商事主体,每7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板。
《首席访谈》每年要采访数百位“老板”,他们有的是功成名就的“大腕”,有的是把咖啡馆当办公室的“创客”,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创业经历也互不相同。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共同的特质,比如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创新精神、有顽强毅力、有责任感、有强大的自律能力……
但若问所有企业家最大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我的答案是——
他们是一群最孤独的人。
任正非说:“我个人的私人生活很痛苦,非常寂寞,找不到人一起玩。和基层员工离得更远一些。为了公司能够平衡,我得忍受这种寂寞,忍受这种孤独。”
董明珠说:“我付出了我所有的个人乐趣,我没有朋友,因为我不能有朋友。”
马云说:“创业者很不容易,非常孤独,家人、朋友、妻子可能都不支持你,我都习惯了,你也必须习惯。当你孤独的时候,用你的左手温暖你的右手。”
难以置信,这些生活在鲜花掌声、镁光灯下的人,他们在公众眼里前呼后拥、万众瞩目,竟然无一例外地寂寞、孤独、痛苦、没有朋友。
有些人的步伐与众不同,那是因为他们听到了远方的鼓声。
少数几个听到鼓声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他们的孤独并不是人际关系的疏远,更多是因为目光与思考所及之处不同于大众,很少能被人理解。
车到楼下,迟迟不想下车的,是中年男人;员工全部下班,独自在办公室发呆到半夜的,是老板。
真正的痛苦不是嚎啕大哭,而是无人倾诉。你告诉员工,员工会迷失方向;你跟家人说,家人会劝你别干了;你反映给投资人,投资人早吓跑了。
于是,一边在人群中热闹,一边在孤独中成长。有些话无处可说,但有些话,又不得不说。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要成为行业领导者,必须成为行业的代言人。在大数据的汪洋中,我们每天看到的信息,都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
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你希望外界看到的信息在哪里?
媒体多样化,信息碎片化,是该用流量博取眼球?还是用内容吸引人心?企业有自媒体、公众号,但缺乏数据和运营;企业家有故事、情怀,但缺乏粉丝和关注。
因此我们决定做一档节目,为企业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首席访谈》立足深圳,扎根湾区,以全球视野前瞻社会趋势,激荡创新思维,传播思考者声音。说白了,我们是内容的搬运工。
作为媒体,我们搬运什么样的内容呢?是企业战略吗?是商业模式吗?是产品卖点吗?我想都不是。传递企业家内心深处的爱,传递他们对社会、对员工、对环境的爱,才是《首席访谈》重要使命和价值所在。
守护企业家精神,孤独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传递企业家善意,他们内心的善意应该被投资人、被合作伙伴、被员工、被时代看见。
(作者简介:许浒传,凤凰网深圳主编、首席内容官、《首席访谈》栏目总策划,西瓜互动传媒创始人。许浒传长期以来致力于企业品牌战略与传播,系中国新闻营销第一人,自媒体时代内容营销领军人物,中国十大策划人。
《滴滴,终于变成了他自己曾讨厌的模样》、《拥有越多设计师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等刷屏文章,均出自其手,发起并策划了“识危见机”、“点亮数字中国”、“湾区品牌力量”等公益行动。作为一名由诗人转型的80后策划人,许浒传在诗歌、书法方面均有所建树,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重要展览,作品被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际机构和友人收藏。)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