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市场向好 业内预计2022年房地产将回归稳定
2022-01-04 记者 梁倩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北京楼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明显回暖,截至12月31日,二手房住宅成交15442套,是近4个月以来的高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北京楼市12月走出低谷,二手房成交量回到了1.5万套的市场枯荣线,市场处于相对平稳周期。从新建住房来看,12月北京市场供应新建商品房住宅1907套,供应有所减少,但成交较为稳定,成交量4455套。预计2021年12月全月环比成交量有望上涨超过30%。

  张大伟表示,随着近两个月来的信贷逐渐缓和,市场逐渐有所恢复。

  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报告也显示,2021年12月,楼市一线韧性较强,供求环比齐增,年成交量创近3年新高;二三线供应大幅放量,而成交环比增长19%,虽然表现不及去年同期,但整体涨多跌少。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21年12月,重点监测的城市住宅成交热度稳步回升,一线城市成交创近3年新高。具体来看,29个监测城市预计成交规模达2123万平方米,环比增16%,其中,一线城市楼市成交稳步上扬,12月预计整体成交新房345万平方米,环比上升6%;25个二三线城市12月预计整体成交1778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9%。例如,成都、长沙、佛山、南京、徐州、合肥、东莞、福州、厦门均迎来年末集中放量,环比增幅均在三成以上。

  土地方面,2021年12月重点城市迎来三轮土拍高峰期,加上已有部分地块在上月出让的上海及合肥,共有17个重点城市在本月完成第三轮集中土拍,可以明显看到,宅地入市成交比例明显上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厦门等城市均有多宗高价地块成交。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科伟表示,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对经济工作“定调”,明确了“房住不炒”定位,加强预期引导,坚持租购并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张大伟说,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快速扩张主要靠的是快周转战略和高杠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应该是继续降低企业的杠杆,提高预售资金监管保证开发商稳定建设,整体市场平稳,信贷不会过于紧张,但也不会再现宽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方式不可持续,既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

  王蒙徽表示,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杨科伟展望2022年,预期商品住宅成交总规模相较2020年将保持稳步回落。一线城市市场最具韧性,因供应规模大概率稳中微降,叠加需求相对坚挺,成交仍具备进一步的增长空间。二线城市整体成交保持平稳,或迎来此消彼长的轮动行情:杭州、宁波等热点城市调控持续发酵,楼市或将进入阶段性观望期,成交或有所回调。非热点城市如合肥、西安等或将迎来轮动行情,成交有望放量。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唤醒沉睡资产 “农地入市”助力乡村振兴

唤醒沉睡资产 “农地入市”助力乡村振兴

健全入市制度体系、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保障农民和集体收益,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动力”。

·农地入了市 “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