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为山区孩子作的歌:2021希沃公益行主题曲《我想去看看》背后的故事
2021-12-01 来源: 咸宁新闻网

  雷池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的深处,学校有上千名学生,却只有60多位教师,没有专业的音体美老师,音乐老师这个学期教音乐,下个学期可能教美术。

  四年级(一)班的谢老师是语文老师,兼职教音乐和美术,如果谢老师走了,这些就全部变成自习课了。

  他们想谢老师留下来,继续带他们唱歌画画。

  俄木以布抓了只鸡,他要送给谢老师烤来吃;阿鲁英雄偷偷装了一袋土豆,这对单亲家庭的他来说是很珍贵的食物;龙小英则画了很多画,有大凉山、小溪、学校和新盖的房子;陈琳峰甚至把牛牵到了教室。土鸡蛋、青红辣椒、折纸星星、大南瓜……同学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礼物来挽留谢老师。

 

 

  除了苏艳。

  她其实为谢老师写了一首歌:小鸟啊,我不想去猜,云何时会离开……但她没有勇气唱给谢老师听。这个彝族小姑娘很不自信,班级公认唱歌最好的是阿举书伯,他声音响亮,而自己刚好相反。

 

 

  那天上课前,她把歌词本藏在讲台那堆礼物里,她不敢唱,但她希望谢老师能读懂她的歌词,不要走。

 

 

  两个谢老师

  事实是,“谢老师要走”是个假消息。

  那天校长叫谢老师出去,说的其实是个好消息。“希沃公益行”给学校捐了交互智能录播设备,还请了广州荔湾区青少年宫的音乐老师谢思颖来给孩子们上远程音乐课,让他去接一下安装设备的师傅。

 

 

  “新的”谢老师开始上远程课后,改变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

 

 

  最初是谢思颖透过屏幕发现,苏艳的歌声很干净,这个小姑娘长了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说话声音很小,每次张嘴都很胆怯。

  谢思颖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甚至没有勇气回答。谢思颖告诉她,“你唱歌很好听。”

  她没有相信,反而告诉谢思颖,“阿举书伯唱得好听。“

  谢思颖没有否认,她和另一位音乐老师李慧坤做了详细的远程授课计划,一边教孩子们发音、找节奏、数拍子,一边留意苏艳的学习情况。

 

 

  苏艳觉得有些不适应,“广州老师不在学校,她在屏幕里,常常点我的名字。”她常常被广州的谢老师叫起来提问,问“do”怎么发音、示范新教的曲子怎么唱……

  但她还是很高兴。从七八岁开始,她就喜欢上了唱歌。她其实有个隐秘的梦想,长大后当个歌唱家。广州的谢老师隔着屏幕,教她“用肚子唱歌”而不是用喉咙“吼”,她第一次掌握了歌唱的发声技巧,学会数拍子,学会看指挥的手势……

 

 

  苏艳开始不自觉地在音乐课上哼唱,她的声音还是很小,但她终于不再害怕唱给别人听。彝族新年前,谢思颖受希沃邀请来到雷池九年一贯制学校,她见到苏艳的时候,故意问她:你是谁?

  这一次,苏艳似乎有了勇气,她大声地告诉这位广州的谢老师,她叫吉古苏艳,她喜欢唱歌。

  大山的礼物

  广州的谢老师教的歌叫《我想去看看》,苏艳很喜欢里面的一句歌词:我想用清澈的歌声为你唱,山谷的回响藏着小小梦想。苏艳觉得,广州的谢老师似乎透过屏幕、翻过连绵的山脉看见了她的梦想。

  谢老师告诉苏艳,这是希沃和她送给大山小朋友的礼物。

  瓦池成龙说,他以后想当旅行家去很多地方,所以有了“我想去看看山外的模样,阿爸说外面日夜灯火辉煌”这个歌词;一起上远程课的鸭绒小学的小朋友说想去看看海,所以有了“我想去看看翻涌的海浪,阿哥说那里会有大鱼翱翔”……

 

 

  还有龙小英,班上的学霸,她上远程美术课后悄悄告诉过苏艳,其实她很喜欢画画,以后想当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上远程美术课时,龙小英还和黔南州的同学合作画了一座彩虹桥。

 

 

  谢老师来到大凉山那天,带他们在学校的山坡上唱歌,就像歌词写的那样:哪怕跨越了千山,你来到我身旁。

  2021年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阳光打赢了大凉山上的积云,苏艳勇敢地牵起谢老师的手,在同学们面前放松地唱起了歌,歌声随着山风卷入云端,而他们小小的梦想正在山谷里酝酿。

 

 

  在这一刻,希沃公益行所发起的“3地6校千里课堂”切切实实地,点燃了藏在山谷里的小小梦想。

  2021年,希沃公益行累计捐建超过200间远程录播教室,覆盖26省158个地区,累计受益教师达到17406人,覆盖268256名学生。

 

 

  希沃希望,这份礼物能点燃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给他们的人生带去更多的可能。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大灾之后 保险业遭遇理赔“大考”

大灾之后 保险业遭遇理赔“大考”

今年下半年发生的河南水灾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超百亿元的理赔额创中国保险史上单次自然灾害赔付最高值。

·“人才荒”困扰新能源行业 部分企业“地毯式”抢人

重塑产业版图 航运“巨轮”加速全球化

重塑产业版图 航运“巨轮”加速全球化

中远海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资产总额从2016年重组时的5930亿元上升到2021年三季度末的9508亿元……

·变“废”为“暖” 中国节能绿色保供马力全开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