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 明年经济政策望更积极
2021-11-29 来源: 证券时报

  近日,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的突然出现,让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再度蒙上阴影。我国的外防输入防疫工作压力再次加大,许多国家也纷纷第一时间加强了封锁、隔离防疫政策。

  此前,英国、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采取重开边境、解除防疫限制等措施后,一些声音认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国内除散点疫情外整体防疫表现出色,已具备防疫政策进一步放开的条件,应与欧美国家一样,采取更加宽松的防疫政策,以促进国内、国际交往,抓住放开政策带来的机遇,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那么,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是否该有所放松?且不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是否会造成进一步威胁,应当看到,全球每日新增病例仍持续高于50万,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持续走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在近期表示,与英国、美国相比,中国的防疫措施规避了超2亿人感染,避免超300万人死亡。新冠肺炎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从未远离,若想避免疫情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威胁,疫情防控工作就不能掉以轻心。

  对比来看,欧美国家由于本国疫情从未消散,其防疫重点是控制住远大于境外输入的国内疫情,因此放开政策的负面影响有限。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出色,经济社会早已常态化运行,今年多是以外来人员传播而引发散点疫情,因此要避免可能扩大的风险。倘若采取更加放开的防疫政策,国内疫情难免会扩大,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对医疗资源的挑战,还会影响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加深外资来华的顾虑。也因此,保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绝对不可放弃。在看待防疫政策时,应该放长眼光,看到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政策方针发挥的强力保障作用,使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平稳运行。

  展望明年,国际形势将充满不确定性,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以及连带的通货膨胀风险尚未缓解,疫情冲击下各国产业链或将迎来调整。明年我国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全球经济恢复不均衡、疫情防控不稳定带来的挑战。今年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均较为克制,面对当前有所下行的经济运行形势并未急于发力施策,相比其他国家,我国为明年留有足够政策空间,相信明年我国将凭借充足的政策“弹药”蓄力前行。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逐渐清晰,“十四五”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将不断涌现。也正因此,我们更应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防止因疫情威胁到人民安全,维护好明年更加积极的经济前景,避免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经济发展规划。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国产大豆变“金豆” 谨防后市“转冷”

国产大豆变“金豆” 谨防后市“转冷”

国储收购价底部支撑、期货市场行情走高、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成为现货大豆价格居高不下的“兴奋剂”。

·“反催收生意”野蛮生长 逃废债渐成灰黑产业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