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党员“打先锋” 技术创新构筑专利“护城河”
2021-07-12   记者 韦夏怡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推进产业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方面,作为保护技术创新利器的专利愈发成为“必争之地”,家电巨头之间围绕专利技术展开新一轮的“较劲”亦日渐白热化,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以及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成为重中之重。而这其中,党员在科研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凸显。

  “你家用上无风感空调了么?”美的空调的“无风感”体验已成功出圈,并引领了空调行业内的开发趋势。为了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解决家居用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难题,公司研发团队持续深耕人性化科技领域。圆柜机、分区无风感技术……这背后,拥有17年党龄、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国内产品开发中心柜机平台开发产品经理毛先友感慨良多,“新消费趋势下,技术研发也需要更贴近消费者的体验,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比如,采用阿勃拉莫维奇紊流设计的低吹风感指数送风系统,降低吹风指数;依据身体不同部位对冷热敏感性不同,其中头部和手臂最敏感,设置分区无风感。”

  “2006年入职后就一直从事空调产品研发工作。我既是党员又是研发工作者,同时还带着一个小团队。作为党员,什么事情肯定是自己冲在前面,主动做。创新突破过程中一定会碰到难题,我们内部也一直说要死磕技术的难点,坚持不懈,实现技术的突破,才能把我们研发的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才能更懂用户,并且让用户喜欢的产品。”毛先友告诉记者,“‘七一’讲话精神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一是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牢记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道理。”如今,党建融入科研已成为常态,美的集团推动研发机构设立党员攻关小组、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上百个,其中60%的研发中心由党员领衔。据介绍,集团坚持“行政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群组织就建到哪里,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发展党员重点放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员工,推行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三培养”模式。

  截至目前,美的“无风感”已申请专利565项,是空调行业中单项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核心技术。作为第一发明人的毛先友目前申请专利累计107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已授权34项,实审中19项),海外发明专利8项,全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6项,全部授权;其可隐藏送风口的空调器专利更是获得第22届中国专利银奖。

  在美的,党员带领团队克服技术难题并非个案。“做科研首先要沉得下心。党员和科研,我觉得其实是挺契合的,因为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也要能够吃苦耐劳,党员要发挥带头的作用,有困难肯定要先上,有技术难点肯定也是带头突破。”同样拥有党员和科研人员双重身份的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性能开发主任工程师吴孔祥告诉记者,“比如我们有一个冻机启动的问题,这个设备长时间不运转的情况下,因为内部有积液,在系统启动的时候会回流到压缩机产生液击。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实验室连续每天冻机,早上启动一次,晚上启动一次,第二天早上再启动,连续搞了几个月,广东的天气夏天39度,立马就要穿个大衣走进零下20多度的工作室下看这个设备的启动,这对科研人员来说要有一种对科技的执着和追求。通过反反复复的实验,团队最终找到了可能会带来液积的因素,最后通过启动控制逻辑的优化以及设计,有效地避免了超低温环境下大匹数启动的问题,对于这些技术点,我们也会申请了一些相应的专利。”

  “鼓励创新,鼓励试错。”在2013年校招进入美的集团的吴孔祥眼中每天都有新鲜的体验,“我虽然一直从事多联机开发,但是所接触的开发内容、不同技术点,每天都有一些新的东西。8年的时间看起来不短,但是实际上就我个人感受而言过得很快。”

  作为重要的知识产权,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此前一项机构数据显示,A股当前近60家家用电器上市公司中,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29384件,每家公司平均拥有约498件有效发明专利。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3名的公司为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了第22届中国专利奖获奖情况。其中,美的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共有23项专利获奖,数量居中国家电企业之首。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美的在全球范围内累计申请发明专利量超过16万件。据不完全统计,美的近5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近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2020年专利申请总量为13899件,同比增长约15%。

  近日,由美的空调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牵头起草,30多家科研机构、家电企业参与起草的《家用电器生命周期评价导则》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家用电器制造企业》中标协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也是家电行业发布的第一份碳中和实施领域技术标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面对全新的挑战,研发人的新征程已然开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摄像头暗藏猫腻,你的脸安全吗?

摄像头暗藏猫腻,你的脸安全吗?

未来,加强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立法保护,完善监管制度,为技术应用找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点,成为新技术推广面临的必要课题。

·中部崛起新亮点:阜阳“新”经济发展提速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南方电网公司正将改革“实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