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甘肃国企改革突围记
2021-07-12   记者 李杰 兰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长期以来国有经济重点集中在有色冶金、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工业领域。然而,传统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企业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着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多措并举,不仅重塑传统产业优势、打造绿色发展动能,还着力破解改革难题,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国资监管体制,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明显优化,国有企业活力与效率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属国企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创2004年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集中监管以来同期最好水平。

  “深化国企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真正提升企业活力与效率。”甘肃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福林说,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属国企经营成效显著提升得益于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深化国企改革不动摇。其中,甘肃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个月完成重组上市刷新国内该进程时效纪录,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户“双百企业”改革经验做法入选国企改革案例集,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无人机拍摄的金川集团厂区风貌。资料照片

  重塑传统产业优势

  位于河西走廊腹地的金川集团,是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和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过去,金川集团长期囿于上下游产业链集群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供应和消费两头在外的发展困境。2015年至2016年,这个甘肃首家营业收入过千亿元的企业,更是在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低迷、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等因素影响下,连续两年出现经营性亏损。

  “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健全、内生动力不足,经营活力不强等影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那时逐步暴露出来。”金川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尚勇说,痛定思变的金川集团,为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抓好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并且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如今,金川集团正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全国最大智能化镍成品包装整条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国内首条5G+镍铜智能选厂示范生产线建设拉开序幕、组建“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获批……今年上半年,金川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50%,实现利润超过2020年全年指标。“深化改革、坚持创新是金川集团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李尚勇说。

  “经过‘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的布局,甘肃省在西北地区率先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张福林说,但以原字号、粗字号、重字号、国字号为特征的传统产业产品和所有制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金川集团改革成效正是甘肃省不断重塑传统产业优势的体现。

  近年来,甘肃省国资委相继出台《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省属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快布局传统行业产业链中高端环节,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化”改造。“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属国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资430亿元,318个“三化”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实施。

  甘肃省传统国企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围绕铝合金精深加工引进众多铝加工企业,不仅壮大铝产业集群,还形成了“铝土矿-氧化铝-煤-电-铝-铝加工”全产业链;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建成首信秘鲁公司尾矿综合开发项目,使循环经济技术走出国门;金川集团积极布局电池材料、电镀材料、电工材料等精深加工产业,精深加工产品和生产线服务业产值占比高达43%,并建成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吸引21家民营企业入驻。

  金川集团镍冶炼厂富氧顶吹5G+数控中心。资料照片

  打造绿色发展动能

  2017年伊始,甘肃省深刻意识到省直部门管理企业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一些企业经营模式和业务单一,产业链短,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多数企业布局分散,优势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部分企业与其他省属企业业务重叠,同质化经营、重复建设、无序竞争问题突出……因此,涉及82户省直部门管理企业、19户省属企业的资源整合融合工作,逐步拉开序幕。

  按照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优势互补的原则,甘肃省整合组建了药业、电气、文旅、科技、丝绸之路信息港、知识产权港、公路交通建设、能源化工、工程咨询、铁路投资等十大产业集团。“整合重组后,企业体量实现规模化、经营更加市场化、发展更具协同性。”甘肃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振鹏说,2019年,甘肃公交建集团正式扬帆起航,当年便实现利润8.97亿元,超过年计划将近20%,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仍逆势突袭,利润总额达10亿元。

  由于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项目资本金短缺长期困扰着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步伐。姚振鹏坦言,原本从事施工、规划、建设、投融资等不同领域的企业,经过整合后充分发挥了最大功效,2019年甘肃公交建集团作为发起人设立了总规模63.5亿元的甘肃公交建公路投资基金,为甘肃省收费公路PPP项目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同时,国内第一支以PPP公路为募投项目的永续企业债也在这里落地。今年,更是成功发行10亿元的甘肃省首单“乡村振兴债”。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传统公路建设领域发展空间势必趋窄。” 甘肃公交建集团副总经理魏永辉说,集团发挥公路建设领域担当作用的同时,还形成了“融资、投资、建设、养护、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条,聚焦公路沿线资源开发、公路空间场地资源开发、公路资源后市场开发“三大维度”,大力发展交旅融合、通道物流、能源资源、“服务区+”、智慧交通等路衍经济产业。

  甘肃公交建集团产业新体系正逐步开篇破局:“服务区+”业务板块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26%;建成行业领先的精密自动化切割和波形钢腹板成型生产线,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实现产值6.5亿元;“智慧高速”综合管理云平台在两徽高速公路投入使用;首条“5G+智慧公路”示范路段即将开通试运营……

  “甘肃组建十大产业集团,正是为了更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新的增长点。”甘肃省国资委改革办副主任李伟介绍,今年上半年十大产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2%,比省属国企整体增速高出近15%。

  同时,甘肃省各市州国企也紧跟改革步伐,完善健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发展。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经营驱动、金融驱动、创新驱动”三轮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大产业、大研发、大市场、大生产、大品牌、大资本”生态体系建设。“公司有467个药品批准文号,但常年生产的仅有100个左右,缺的不是品种和产品,而是市场渠道和发展资金。”佛慈制药董事会秘书李宝军说,为此,佛慈集团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并以资本市场推进内外部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全省医药资源。集团总资产由2018年10.8亿元增长至2020年47亿元,营业收入从2018年5.1亿元增长至2020年25.56亿元,全产业链、多元化和集团化协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破解改革发展难题

  “虽然甘肃省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甘肃省仍将不断突破因历史原因及区域特征形成的难点问题。”张福林说,目前甘肃省国企改革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引资难”、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任务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甘肃省省属国企大多数企业资产体量大,而市州国企产业结构单一,盈利能力弱,资本回报率低,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不强,同时民营经济不发达,参与国企混改能力有限,引进高匹配、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难度大。张福林表示,目前甘肃省正积极盘活存量国有资本,将竞争力较强的优质资源,打造成一批更具吸引力的项目进行混改,从小切口、大纵深推进混改。对增量国有资本,则在投资新设公司时,积极引入非公资本参与,多渠道引资,推进混改。

  针对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任务,甘肃省已经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29个,总投资609亿元。张福林介绍,今年甘肃将投资179亿元,85%的新增国有资本投向战新产业及基础设施。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条件都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长期以来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还不够坚实。”李伟说,近年来甘肃省国资委制定了省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三年规划,推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成效显著。2020年省属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人才6572名,同比增长49%,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3名。“改革永远在路上,甘肃还将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张福林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摄像头暗藏猫腻,你的脸安全吗?

摄像头暗藏猫腻,你的脸安全吗?

未来,加强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立法保护,完善监管制度,为技术应用找到便捷与安全的平衡点,成为新技术推广面临的必要课题。

·中部崛起新亮点:阜阳“新”经济发展提速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南方电网:将改革“试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南方电网公司正将改革“实验田”深耕成“示范田”。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