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锚定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全面深改大幕开启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纲目并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
2021-03-22   记者 班娟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奋进“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将向更深层次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文6万多字,共120次提到改革,擘画了未来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具体方略。

  新一轮改革大幕已开启。《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企业发展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谋划部署。业内人士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红利的深度释放将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强劲动力。

  3月17日,中共河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发布,明确176项重点改革任务,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各方面。

  这只是新发展阶段我国推动改革再向深水区挺进的一个缩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7年多来,各方面共推出2485个改革方案。这是跨越“十三五”的重要时间节点,交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厚重成绩单。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央深改委接连召开第十六、十七、十八次会议,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更高层次的改革把脉定调。

  其中,2月19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擘画了未来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具体方略。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围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鼓励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等企业发展改革施工图跃然纸上。

  有关部门在加快部署落地。3月19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会,强调要把握工作重点,统筹推动改革,做到因企制宜分类推进;并提出,今年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年底要完成公司制改革收尾工作。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支撑,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从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到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纲目并举。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湖北、福建、陕西等多地围绕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密集出台相关方案。3月19日,《陕西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出炉,围绕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六方面30条具体举措。3月18日,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朱世宏在解读《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时表示,湖北省将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为重点,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四五”规划纲要对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具体路径。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将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实施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和机构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畅通要素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问题,但根本上是改革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健全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在构建一流营商环境上下功夫。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应有之义。

  3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围绕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扩大内需、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着力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改善消费环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和疫苗监管等方面,加强统筹谋划,积极改革创新。

  “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将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

  专家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聚焦民生领域短板,在改革发展新蓝图的指引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书写更加恢弘壮阔的答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部分地区全员招商引资暗藏后遗症

部分地区全员招商引资暗藏后遗症

记者调研了解到,北方一些地区为发展当地经济,一方面兴师动众大搞招商,另一方面企业却因种种原因不愿投资,强行摊派下,基层干部叫苦不迭。

·1.5亿盈利背后的供给侧改革

北方华创:吸引人才是改革关键一步

北方华创:吸引人才是改革关键一步

高度市场化竞争的集成电路行业有赖于技术创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公司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北方华创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力大增 湖南国资“强磁场”效应凸显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