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欧盟实现“碳中和”的路与坎
2021-01-27   作者:周武英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看世界·碳中和:机遇和挑战

  2018年1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希望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创造经济繁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9年12月,新一届欧委会公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碳中和”的大洲。这份被称为“欧洲绿色新政”的协议长达24页,涉及的变革涵盖了能源、工业、生产和消费、大规模基础设施、交通、粮食和农业、建筑、税收和社会福利等方面。

  2020年3月,欧委会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决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关于“碳中和”的长期战略也于当月提交联合国。

  在2020年12月的欧盟峰会上,27个成员国领导人就更高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即到2030年其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从此前设立的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减排40%,提升到至少55%。

  围绕“碳中和”目标,欧盟动作频频。为推动能源转型,欧洲在7个战略性领域开展联合行动,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安全、互联的交通,发展竞争性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发展生物经济和天然碳汇,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以解决剩余排放问题。

  欧委会还联合欧洲投资银行旗下的欧洲投资基金启动了总额为7500万欧元的“蓝色投资基金”,为活跃于蓝色经济中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等提供股权融资,以支持企业研发创新。此外,欧洲还积极推动产业技术革命,如推动汽车电动化进程,在钢铁行业开启技术革命,推进可持续智能交通战略等。

  即便如此,欧盟实现减排目标仍不轻松。

  一是大量资金投入需要解决。据欧委会估计,仅实现2030年目标,每年就需要额外投资2600亿欧元;二是关键技术亟待突破。无论是钢铁行业,还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目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科研技术攻关;三是社会公平必须兼顾。新能源给煤炭等传统行业带来冲击,大量失业将影响到国家经济。据估计,仅德国汽车工业转向电动汽车,10年内就可能失去40多万个工作岗位。为此,欧盟于2020年7月推出总规模逾1.8万亿欧元的一揽子复苏计划,其中至少30%约5500亿欧元将用于支持受绿色转型影响严重的成员国,但这些资金的来源、分配和运转仍面临不少难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矩形广告大

拯救“烂苹果”

拯救“烂苹果”

恒丰银行,曾被视为“金苹果”,后来逐渐腐坏触目惊心,处置“烂苹果”更发人深省,反思前因后果,更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带来警示。

·建而难用 长江大量岸电资源遭闲置

国家能源集团:改革赋能 做好能源保供“稳定器”

国家能源集团:改革赋能 做好能源保供“稳定器”

国家能源集团,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公司、风力发电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拥有煤炭、新能源等八个产业板块。

·航天科工朱坤:敢闯敢创的型号总师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