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用担当谱写使命 用奋斗托起梦想
——记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国企人”
2020-12-14   记者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中国人,包括冲锋在一线的扶贫“战士”,用他们的行动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他扎根利川7年、熬白了头;他让新村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他两年期满后决定留下来继续为前丰村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他只要村子再好一点,宁愿自己再累一点;他利用党建“钥匙”开启致富大门;他立志要为革命老区干点实事……一个又一个“国企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以中流砥柱之力托起致富梦。

  快马加鞭未下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他们正在谋划着,也期待着更美好的未来。

  七年坚守:从全面脱贫迈向乡村振兴

  “有你在利川,我们放心。”正是公司党委的这句嘱托,让李学森的扶贫之路一走就是七年。

  2013年11月,来自中国国新所属中文发集团的他,来到了湖北利川市,挂职副市长专门负责脱贫攻坚事业。

  李学森首先关注到了教育的问题,当年便利用中国国新扶贫资金,先后投入近80万元,在南坪乡双水国新小学修建起了教学楼、电教室以及其他配套设施,3000余名孩子得以在新的校舍里安心学习。

  这只是一个开始。改善当地学校教学条件,更新维护教学设施;建设先进的互动录播课堂、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动员全系统员工捐款,设立扶贫援助资金,资助优秀贫困学生;为学生添置校服、捐赠图书……2019年104万元扶贫资金相继投入,一个个项目不仅点亮了学生们的求学之路,更让这里的脱贫从根上发生了改变。

  李学森深知,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当地资源禀赋,在打基础、立长远上下功夫,帮助利川提升“造血”功能,实现有质量、有成效地可持续发展。

  利川是华中地区最大内陆风场,有着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在他的积极联系下,2018年中国国新投入7000万元与中广核集团合作成立利川风力发电公司,以风电项目收益反哺其他扶贫项目,带动更多的人创业、增收。

  产业选得准、嵌得深,稳定脱贫有奔头。利用中国国新投入的510万元支持利川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400万元入股利川市国资企业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入股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解决40个村贫困户就业和产业发展等问题。支持毛坝镇集镇安置点后续产业扶持项目建设,撬动镇内企业投资,解决了381户1351名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问题。李学森通过支持竹园村入股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开展“扶贫车间项目”带动村民就业,协调中国国新2020年捐赠650万元建设利川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几年来,利川市初步完成产业升级、发展势头良好。

  扶贫不能仅靠一人之力。2016年至2020年间,李学森与利川市有关部门联合对基层党支部书记、村第一书记、村集体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民宿旅游致富带头人等近千人进行培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为脱贫攻坚提供内生动力。

  如今,在利川实现脱贫摘帽的背景下,中国国新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开创利川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利川7年了,对这里的人和事都比较熟悉了,如果利川需要我,如果公司党委信任我,我也还干得动,就愿意继续为利川多做一些事,多出一份力……”问起李学森是否愿继续留在利川服务,他如此回答。

  党建“钥匙”开启致富大门

  “我姓‘富’,也许带领大以古社区的村民们脱贫致富就是我的‘使命’吧。” 富庆亮笑着说。他2016年9月来到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大以古社区担任党委第一书记,也是那年哈电集团党委选派的扶贫干部之一。

  从央企到基层,身份的突然转变让富庆亮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挂职前,他就一直思考“如何发挥好第一书记的作用”“如何帮助贫困地区找到自我发展路径”“如何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

  而当他一路乘飞机、换火车、坐汽车,辗转数千公里,跨越多个省市,终于来到村里后才发现,“农村党建工作、党组织、党员有着其自身特点,与企业有着很大不同。”

  如何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富庆亮频繁地深入到各党支部,与支部书记、党员们“款款白”(当地习语:拉拉家常),耐心细致调研,做大家思想工作。一趟不行就来两趟、三趟……在不断地摸索中,富庆亮和大家共同努力,通过“定日子”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抓头羊”让各支部书记带好“头”,通过“划片区”让党委委员抓落实,通过“定考核”增强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逐渐把社区的党建工作“捋顺了”“做实了”。

  但是,农村基层党建需要不断创新,来解决脱贫致富问题。“所以,我倡议大以古社区党委组织开展‘党支部+贫困户’‘党建+志愿者’等精准扶贫活动。” 富庆亮介绍说。

  在这些活动中,大以古社区党委以及各党支部共结对帮扶17户建档立卡户,开展就近危房改造工作,为建档立卡户提供资金7万元,协调无偿水泥20吨,党员提供义务劳动50余人次。针对所属8个党支部实际,确定了相应的帮扶对象,并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帮扶。组织开展了以“强党建、促脱贫、惠群众”的主题活动。

  两年来,富庆亮从加强基层党建入手,不断深入思考、多方面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在夯基与创新中,为打开社区脱贫之门找到了“新钥匙”。

  两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回到哈尔滨的富庆亮,工作和生活都恢复如常,但他心里始终记挂着村里的那些人、那些事,“我还记得,七十五岁的殷奶奶住进新建砖房的那天,她笑得开心,我看着踏实”、“还记得,我和社区的党员群众一起50多人,用了四五天把盘龙大沟清理好了,解决了者白仰村100多亩土地和七花社区气生果村300多亩土地的灌溉问题”……富庆亮的回忆中含着对文山浓浓的情谊以及对未来不尽的期望。

  “看到中央下发的文件,文山市脱贫摘帽了,我为文山的老百姓高兴,也为哈电集团骄傲!”富庆亮说。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5年,当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时,心情变得沉重的中国海油第一驻村书记王江涛暗自立志:“一定要尽己所能,把这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然而,空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真正融入当地群众、帮他们过上好日子,还要克服重重困难。

  “很多驻村第一书记入村后的第一感受是格格不入。”王江涛说:“对村民来说,我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存在不信任、不理解的情绪是难免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也就自然而然支持我的工作了。”

  村民李晓燕身患脑溢血后遗症,丈夫病故,大女儿出嫁多年,其他四个女儿都还在念书,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她们的情况后,王江涛帮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劝说初中辍学一年的三女儿重返校园,自己先后拿出5万多元帮助李晓燕度过一次次难关,又通过中国海油定向招聘贫困地区毕业生的契机,让刚毕业的二女儿盆初琴顺利找到了工作,成为中海化学的一员。

  “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安全饮水和稳定收入,是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其中,住房安全、安全饮水和经济收入是王江涛初到新村时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

  走进贫困户的家里,不少是房顶漏着天,墙上撑着柱子。“在海南这个台风、暴雨频繁的地方,他们受着怎样一种煎熬?”他经过调查统计,申请地方政府和中国海油扶贫资金,对全村62户危旧房全部进行了拆旧建新的改造。

  生活饮水时常断流,也是村民多年的心病。“王书记,你要是能解决饮水这个事,我们村就给你立碑!”他们这样说。

  立碑不需要,需要的是尽快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王江涛带领大家翻越5公里的山岭终于寻找到充足的水源,并申请资金修建了应急饮水工程。

  靠山吃山,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经济,王江涛在注重提升传统种养产业的同时,申请中国海油扶贫资金引进特色种养产业。其中,带领发展集体经济引种的31亩百香果,今年迎来首季丰收。新村的群众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既愿意到百香果基地务工,也愿意再拿出自己的土地租给村集体发展百香果产业。

  就业也是保证群众获得稳定收入的重要渠道。在王江涛的鼓励下,这两年有四名新村的大学毕业生和四名新村农民工加入了中国海油;同时主动与当地企业联系,帮助新村群众争取就业的机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树立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五年来,王江涛申请实施中国海油扶贫资金550余万元,协调落实地方政府资金1500余万元,扎实开展一系列精准扶贫工作,还申请新建了村级组织文化场所,修建了一条条环村路和入户路。此外,新村村级民宿、苗绣展览馆等建筑拔地而起,使新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之后不断巩固提升,新村由过去的贫穷落后变成了海南省三星级“美丽乡村”,今年还荣获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只要村子再好一点,我宁愿再累一点”

  “只要能让村子再好一点,我就宁愿自己再累一点。”当村民们心疼他受苦受累时,贵州省铜仁市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渡江村第一书记杨聪如是回答。

  2017年7月,这位年仅24岁、工作刚满2年的青年党员,经过中国一冶层层推荐、选拔、考核,来到这里开展挂职锻炼和定点扶贫工作,由此也成为第二批中央和国家机关选派到贵州省最年轻的第一书记。

  渡江村属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且稀少、物资匮乏,交通闭塞。初来乍到的杨聪面对村民们的质疑,把走家串户作为自己上任后的第一课。他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不到半年,便能准确地叫出村里每一位老人和小孩的姓名。他挨家走访、用心倾听,了解村民需求,摸索积累带村治村经验,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

  为了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用水难题,杨聪带着村干部到山上找水源,尽管山路崎岖,到处荆棘密布,每天走山路脚磨起水泡,也常被划伤,浑身汗流如注,可他没有退缩,还是坚持找寻了2个多月。好不容易在邻近的几个村找到水源,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能达成共享水源的预期。眼看春节将至,村里外打工的村民要返乡过年,用水量将激增,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立即向镇里、县里反映协调,最终由县水务局批准立项,在山顶建造直径9米、深3米,容积为150立方米的蓄水池。同时,他自己带头疏通和修复原取水泵站及管道,终于在春节前完成全部施工,有效保障了全村群众的用水需求。

  通水、通电、通路;安装一批崭新的篮球架、乒乓球桌及健身器材,春节期间筹划拔河比赛和篮球赛;为学校购置课桌椅,每周抽时间为学生们上英语课……杨聪全力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将更多的温暖与活力带到了这里。

  渡江村属于整体移民搬迁村,一没合适种植的土地,二没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加之交通闭塞,贫困现状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改观。

  杨聪认识到,想要让村民致富,唯有发展经济,而且要因地制宜。因此,他耐心地摸索排查,不断挖掘探寻真正适合渡江村的发展道路。

  村中除去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剩下部分妇女在村里无稳定的增收途径,杨聪积极与县妇联协商,为妇女们组织刺绣培训,手艺学成后有对口公司将绣出的成品按件计价回收,妇女们足不出户,既能在家照顾老小,还可获得增收。

  在了解到村中的柚子出现滞销的情况后,他积极与单位联系,并取得单位领导作出的按不低于市场价全部订购的批示,解决了村中柚子的销路问题。

  此外,杨聪发掘到几样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准备将其开发打造出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并惠及贫困户,带领整村走上致富之路。

  敢于吃苦,乐于奉献,杨聪用自己的真心实意、真帮实干赢得了渡江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诠释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

  “闯关夺隘,再难也要上!”

  对于中国电子振华风光综合保障部副部长冯云而言,在2018年1月之前,“精准脱贫”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他完全想不到,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自己会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参与到这一伟业中。

  从贵州铜仁市松桃县甘龙镇麻阳村,到黄板镇前丰村,冯云将“闯关夺隘一路向前”看做自己的行动指南。“不干事,不知道干事的难,尤其在乡村基层干事更难。可是,再难也要上!用好产业扶贫资金,发展产业扶贫,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精准脱贫,带领群众致富,是我的职责所在。”

  一直以来,前丰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全村188户,总人口667人,其中300余人外出务工,现有村集体经济32000元,属三类贫困村。

  强化村委组织建设及党员、群众骨干队伍建设工作,制定村规民约;筹集资金改造村委会陈旧设施、建设党员活动室、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到任开始,冯云就忙碌了起来。

  经过一年的努力,前丰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村民们喜笑颜开,“冯书记来了后,给我们改善了居住环境,现在基本上每家每户院坝、屋后、连户路都得到了路面硬化,我们出行很方便。”

  这远远不够。冯云意识到,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他组织前丰村村支两委干部通过大量前期市场调研,结合村子的实际选择了蛋鸡养殖项目。2020年4月,由中国电子和中国振华投入帮扶资金85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15万元建设的可容纳一万六千只羽蛋鸡的蛋鸡养殖项目正式启动。

  从项目选址建设,到选购优质鸡苗,到学习养殖知识,再到打通销路,冯云把养鸡场看作自己的事业,事无巨细,身体力行。到今年9月,引进的一万只羽蛋鸡,已陆续进入丰产期,预计将实现年利润50万元。

  2020年3月,原本两年期满后可以回到贵阳与妻儿团聚的冯云,还是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服从组织安排继续为前丰村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我能参与这一伟业,是我个人价值的最大体现!”冯云踌躇满志。

  “要为革命老区干点实事”

  “既然来了,就要为革命老区干点实事。”2019年1月,赵明浩告别妻子和一岁多的儿子,抵达距离北京1700公里外的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扶贫工作时,暗暗许下这样的承诺。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中南部,罗霄山脉东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县,受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从三峡集团到此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明浩一开始就将工作重点放在下乡调研和寻找帮扶发展新出路上,这里的绿色生态之美吸引了他的目光。

  万安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何不发挥这一优势,结合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项目,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很快,赵明浩的想法得到万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赞同。

  一方面,赵明浩积极争取帮扶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解决水质不达标、饮水患病风险等突出短板。另一方面,积极与三峡集团及其所属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等对接,做好项目筹备工作。

  如今,万安县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先导项目已经建成,后续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正在积极设计谋划。

  农村群众逐步实现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从根本上破解了长期以来的饮水安全问题。村民孔梅英高兴地说:“你看,轻轻拧开水龙头,干净的自来水就来了,洗菜做饭,真是太方便了。这是干净水、幸福水,俺们盼了多少年,现在喝着用着心里都是甜的。”

  产业兴,则农村富;产业强,则致富旺。在万安,产业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赵明浩竭尽全力争取新能源、文旅、养鸭等等扶贫产业项目,通过造血式扶贫巩固万安县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6月4日,在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调研万安脱贫攻坚工作期间,与万安县成功签订新能源产业扶贫项目协议,其中规划首期光伏项目建设规模约100兆瓦,投资约4亿元,预期在税收及新能源产业扶贫基金方面对万安县年均贡献超1000万元。

  万安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山川田园风光资源。2019年9月,赵明浩得知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在开展百美村宿项目,便开始筹划从文旅角度促脱贫,经过与百美村宿项目专家组沟通协调,并多次邀请相关设计方、运营方赴实地考察,“百美村宿——万安县乡村旅游扶贫经济示范项目”成功在万安西元古村落地。

  2020年,三峡集团帮扶2200万元用于肉鸭养殖一体化项目,建设扶贫基地和养鸭栏舍,带动6.4万名贫困群众致富增收,帮扶550万元在窑头镇建设全县首个冷链仓储分拣中心,解决周边贫困群众规模化柑橘类水果基地的果品分级分类、储存保质、错峰上市等难题。

  赵明浩还组织相关部门推动打造横塘电商示范村,主产品为本地脐橙,在“脐橙节”期间亲自上镜直播带货,直接带动销售100余万元。如今,横塘村脐橙种植户占全村农户的92.6%,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脐橙已成为当地百姓的“幸福果”。2019年,万安县电子商务综合考评获得江西省第一名。

  一年多以来,从听不懂当地方言、带着笔记本去开会却没记下一个字,到话语间不自觉带出江西口音,赵明浩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先后为万安落实直接帮扶资金2亿元。群众心里的他已经不仅是原来那位“年轻书生”,更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舍小家、为大家”的“好县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沿用近50年的传统引火线咋就突然成了爆炸物?

沿用近50年的传统引火线咋就突然成了爆炸物?

专家建议,开辟烟剂用引火线购买渠道,满足农药生产企业引火线使用需求,保证菜篮子产品正常供应。

·冰川融化水土流失 长江源区生态遭遇阵痛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