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化遭遇严重打击,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价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经济参考报战略支持的“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围绕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在“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闭幕对话上,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朱宁就股市、房地产和国际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股市:美股处于非理性繁荣状态现在像极了1929年和2000年“股灾”之前
今年年初,美股受疫情影响全球股市暴跌,但是随后却出现报复性反弹并多次创造新高。对于美国股市的异常表现,席勒表示,根据“周期调整市盈率”的理论,市场可能已经处于非理性繁荣的状态。
“在美国历史上只有几个时期的股指像现在这么高,一个是1929年,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另一个是2000年,也就是网络泡沫之前”。席勒还表示,相较于1929年和2000年,当前市场长期利率非常低,所以和历史数据相比现在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被高估。
根据席勒的问卷调查,在美国他并不是唯一担心美股暴跌的人。席勒表示,在他调查问卷中一个问题是美股出现1929年式下跌的概率有多大,在过去半年有非常多投资者表示过针对这个问题的担心。
“现在的情况和1929年有点类似,那就是大家害怕美股下跌,而抱有这一观点的投资者比看好美股的投资者更多,在经济学上有一个预先存在的理论,假设很多人害怕股市暴跌,尽管他们不认为经济出现问题,但是如果这个想法挥之不去,就有一定概率诱发”席勒说到。
房地产:技术和疫情可以让大城市房价下跌
对于房地产席勒认为,“现在主要的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房地产都很贵,这反映了一种繁荣”。
席勒表示“曾经人们普遍认为房价是稳定的,而房地产泡沫这个名词直到21世纪才出现。美国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一次房地产泡沫,但当时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我们应该管它叫泡沫吗?不,我更喜欢用繁荣这个词’。但是现在我们说房地产泡沫,人们担心房地产泡沫会破灭,尤其现在这种繁荣只出现在大城市”。
对于未来房价,席勒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大城市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这是楼市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现在我们可以实现跨大洋交流,我们已经不需要生活在大城市,在家办公是一种趋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大城市的房价就会下降,因为大家不需要住在大城市了”席勒说到。
席勒还表示,“在大城市要面对拥堵的人群和交通、空气污染等问题,之所以选择大城市是因为生活在这里,而且大城市还有餐厅、博物馆、各种表演等公共设施,但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不再享受这些便利,这也会对大城市房价造成影响”。
谈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在加剧社会不平等,而这往往有利于极小部分人
对于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金融科技,席勒表示,“过去人们认为金融科技正在加剧社会不平等,往往有利于极小部分人,它们是技术先进、发展迅速的企业的一部分,这是对自由企业经济的一种担忧,没有一种理论表示不能出现技术变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收入分配,不能让人们落伍”。
席勒谈到:“在我最新出版的《叙事经济学》一书中谈到技术创新如何引发人们的恐惧。追溯历史,人们对技术创新的恐惧古已有之,最久远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一本书中有一段话‘如果机器出现并取代人类工作’。而最近这个故事的主角被重新命名为‘人工智能’。这是新一轮的恐怖故事,金融科技身为这个故事的一部分也参与其中。现在在股票市场上,你不只是在和人交易,你还在和电脑交易,机器在学习你的癖好。如果它们发现你犯了某种错误,机器就会去加以利用”。
谈国际关系:拜登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特朗普大喊大叫看起来很愤怒
谈及中美关系与中美贸易,席勒表示,“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中美关系变得对立,特朗普受其顾问彼得-纳瓦罗的影响,他曾写了一本叫《致命中国》的书,内容非常夸张,他们把很多问题归咎于中国”。
“当不平等变得愈发严重,特朗普他们开始寻求“替罪羊”,那就是墨西哥和中国,墨西哥派遣大量的工人和美国人争夺工作,而中国出口了太多货物。但是一直以来,美国很多东西是中国制造,中国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的繁荣,但是特朗普政府反其道而行之。”席勒说到。
尽管无法预测拜登未来会有哪些具体政策,但是席勒认为他会比特朗普好很多。席勒认为“拜登与特朗普有一个根本区别,拜登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总是心怀感激,而特朗普看起来总是很愤怒,他总是拳打脚踢、大喊大叫,一直在生气,我不认为这对国际关系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