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灵活就业要解除“保障之忧”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促进灵活就业要解除“保障之忧”
2020-09-16 作者: 记者 刘超 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灵活就业形式日趋多样。有媒体近日调研发现,在部分灵活就业群众中,缴纳社保存在户籍门槛、工伤保险缺乏政策支撑、劳动关系难认定,仍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三大痛点。

  网民认为,灵活就业扩大了人们就业的选择范围,是对已有就业形式的有益补充,但如果灵活就业相关问题无法解决,毫无疑问会挫伤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有网民表示,灵活就业从业者身份复杂,既有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服务但与平台之间没有劳动关系的,如电商、外卖骑手;也有靠提供服务获取报酬但没有工作单位的,如网络主播、民宿房东、电竞顾问等。其工作地点、时间、用工关系都呈现出弹性化特征,给传统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挑战。

  网民“陈文杰”表示,未来,随着经济形势的恢复以及新职业的涌现,灵活就业对“稳就业”“促就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灵活就业需要解除灵活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的社保制度和必要的支持政策,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工时、劳动定额、最低工资、社会保险、安全保障等多样化劳动标准体系。

  网民“张俊”建议,保障灵活就业群众的权益,一方面,可扩大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参保的覆盖面,进一步明确灵活就业的界定范畴,规范灵活就业的统计方式,加强对失业转就业群体的就业帮扶。另一方面,尽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工伤、失业保险的办法,打破户籍门槛,保障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更多网民呼吁,应尽快从法律层面对共享经济网络平台和就业人员劳动关系的成立条件明确边界、统一标准,更好维护劳动者和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告别“摊大饼” 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

告别“摊大饼” 城市发展开启“存量更新”模式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城市更新,但仍然存在资金短缺、政策标准缺失、形象工程屡禁不止等瓶颈,亟须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突破。

·地王又频现 二三线城市楼市异动

东北新动能“拔节生长”

东北新动能“拔节生长”

一批东北国有企业依靠“新产品、新技术”乘势而上,加速“新陈代谢”,变中求新、新中求进,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蓄积着经济新动能。

·云南白药:混改激发“乘风破浪”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