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常态化防疫举措仍需强化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旅游业常态化防疫举措仍需强化
2020-04-30 作者: 记者 张华迎 福州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旅游业也出现回暖迹象。但受国外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民众出游信心尚未恢复等因素影响,一批旅游景区、文旅企业还处于停摆状态,部分文旅企业心存“盼复工又怕复工”隐忧。受访人士认为,当前旅游行业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建议在落实、落细惠企措施帮助企业解决现金流短缺等问题的同时,常态化执行各项防疫措施,助力旅游业安全有序复苏。

  旅游市场正逐步回暖

  约上三五好友,在森林中漫步,感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带着家人和孩子,在空旷的沙滩上吹吹海风,听听海浪敲打礁石的声音……伴随着疫情的持续好转,“沉睡”的旅游行业正在迎来复苏,越来越多“宅”在家中的民众也开始走出家门享受春光。

  经过体温检测、出示健康码、登记实名信息、排查14天行程等严格的流程后,来自福州的游客林秋盛和家人顺利进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疫情期间基本上都在家里待着,没怎么出门。听说土楼景区恢复开放了,就想趁着人少,带着家人来这里郊游踏青,体验客家文化。”

  4月的厦门鼓浪屿,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听说鼓浪屿已经恢复开放,广东游客李泽群赶紧买好船票上岛游玩。“春日的鼓浪屿风景怡人,现在岛上不像过去那样‘拥挤’,正好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的底蕴。”

  看着上岛的游客日渐增多,鼓浪屿家庭旅馆协会会长董启农的心情愈加舒畅。“情况正在慢慢好起来。”董启农说,为了吸引游客上岛游玩,一些民宿尝试在多个网络平台直播客房消毒杀菌工作,同时推介鼓浪屿特色景点,带领网友“云游”鼓浪屿。

  记者走访发现,疫情期间,一些旅游景区虽然无法正常接待游客,但他们并未因此按下“暂停键”,而是苦练“内功”,围绕基础设施维护和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提升做足准备。

  “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在风景区产品策划、游客体验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一鸣说,目前风景区已邀请运营团队,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水帘洞打造人工瀑布等景观;同时,结合当地神话传说,围绕玉女峰和大王峰设计爱情主线,打造一批符合武夷山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报复性”消费或不可期

  尽管当前旅游市场回暖迹象已显,但记者最近在福建多地走访发现,部分旅游景区内依旧较为冷清、游客稀少。

  在厦门鼓浪屿,由于客流量骤减,不少商铺、餐馆、民宿还处于关闭状态。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说,尽管景区早在3月6日就恢复开放,但直至3月底,上岛游客总数还不到4万人,仅相当于非疫情时期平时状态下三天的上岛游客总数。

  类似情况在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武夷山景区不同程度存在。“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不大,整个旅游市场估计要到十一假期前后才会有所起色。”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当前国外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学校延迟开学、部分民众出游信心尚未恢复等因素影响,旅游业恐难以在短期内走出疫情的阴霾。

  记者调研发现,出于平衡效益与成本的考虑,不少文旅企业存在“既盼复工又怕复工”复杂心态。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梅说,旅游企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比较高。“复工复产未必马上就能产生效益,但人工成本、设施运行维护成本就会立刻上升。”

  疫情也影响了民众的出行意愿。杨一鸣说,出于安全考量,多数民众会尽量减少出门、聚会、旅行的频次。龙岩市永定区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如居说,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微企业、外贸企业处境愈加艰难,不少人收入锐减,一些人甚至面临失业风险。“这也抑制了不少游客的消费欲望,毕竟多数人首先考虑的会是教育、医疗等日常生活花销。”

  常态化防疫举措还需加强

  鉴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持续较长时间,受访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加快落实、落细此前出台的各项惠企措施,提振旅游市场信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客流不旺等难题。

  一些旅游企业反映,当前疫情尚未结束,企业收入几乎为零,但房租、人工等固定费用支出较大,现金流压力突出。他们期待,相关部门给予旅游企业更多普惠性财税和金融支持:如提供专项贷款,给予一定贴息;阶段性减免企业增值税,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可尝试推出周末2.5天弹性作息安排、向大众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激励旅游者走出来,让旅游市场先热起来。”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陈晔建议,有关部门以疫情为契机,引导旅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出一批康养旅游、生态旅游项目,满足民众文旅新需求。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当前旅游景区、宾馆等文旅企业在疫情防控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其一,在一些景区,由于智慧化水平不高,在登记实名信息时还需要人工填写,不仅影响通行效率,也加大了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的风险;其二,在旅客住宿信息登记环节还存在疏漏,目前旅客行程申报全靠个人自觉,如果有旅客刻意隐瞒到过重点疫区等关键信息,恰巧工作人员没有认真查验,恐造成新的安全隐患。

  民众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小长假。大数据显示,“五一”旅游热度已起,出游人数预计将创疫情以来新高。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披露,今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携程发布的报告称,在一系列利好加持下,“五一”出游人数预计将达到清明的2倍以上,出现今年首个真正的旅游小高峰。

  “此前一些景区在恢复开放期间出现了大量游客聚集拥挤现象,值得各地引以为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翔提醒说,“五一”小长假将至,建议有关部门和景区因地制宜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持续优化景区限流、体温测量等常态化疫情管控措施,避免在景区出入口、购票窗口、候车等环节出现拥堵、人群聚集等情况,确保景区安全、有序开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几番辗转腾挪 太原亿元国资疑遭流失

几番辗转腾挪 太原亿元国资疑遭流失

《经济参考报》记者对疑似“死人股东”米为明占股10%的太原中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展开调查,发现该公司十余年来的运作路数颇为诡异。

·“蛰伏期”析忧图变 文旅行业“疫后”破茧

吉林化纤:老国企“高精尖”创新焕新生

吉林化纤:老国企“高精尖”创新焕新生

老国企不服输。这些年,吉林化纤不断创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从传统产品中转型,冲击高性能、高附加值纤维以及碳纤维等高端产品,效益逐步提高。

·中国化学工程拟释放最高股权比例力推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