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改革破冰焕发新活力
——江苏镇江新区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19-11-12 作者: 记者 沈汝发 江苏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最初发端于1992年的江苏镇江新区,原来是一个只有乡镇企业基础的工业集中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位列全国第22位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也从不到2亿元增长到665亿元,年均增速达25%。

历经20多年的风雨,镇江新区为何能迸发出如此强劲的生机与活力?记者在当地调研时了解到,镇江新区坚持产业强区不动摇,一方面引进培育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以改革开放思想为指导,不断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逐步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

聚焦产业链高端

打造“5311”千亿产业集群

总投资达160亿元的孚能年产2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在镇江新区正建设得如火如荼。孚能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的主要制造企业之一,是三元软包领域的领军企业和行业标兵。孚能科技在动力电池市场三元软包领域已经连续三年出货量排行第一。2018年7月,孚能科技与镇江新区正式达成合作,项目建成后,将为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说,“以孚能科技为带动,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布局氢能源产业,明晰关键零部件的招引方向,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延伸、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这是镇江新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发展规划。”

新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镇江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大力推动新兴高质量产业的培育和建设,实现了项目质态、产业层次、投资效益的新提升。

记者在江苏美龙航空部件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的工人正在忙碌地生产飞机货舱、模拟器、厨房、盥洗室内饰件。“我们2018年的销售额8000多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1亿元。”公司副总经理徐飞说,公司的设计研发团队正在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发厨房、盥洗室等内饰的国产化项目。

据镇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园党委书记杨亮介绍,园区整体规划10平方公里,南区以航空新材料,包括飞机的零部件、结构件、内饰件生产制造为主;北区以A级通用航空机场大路通用机场为基础,从事通航整机制造和运行等服务。

“航天海鹰、菲舍尔等企业发展都非常快,最近又开辟了航空动力板块,同时一些园区企业还计划登陆科创板。”杨亮说,从2016年到2018年,园区的工业应税销售年均同比增长50%。

科技创新正成为镇江新区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据镇江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相关人士介绍,2018年新区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家,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提高6.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家16人。

根据规划,镇江新区将聚焦产业链高端、价值链高点,全力培育打造“5311”千亿产业集群,即5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300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100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100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

“供给侧改革”

促传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

从一家生产销售草甘膦除草剂的化工企业,成长为一家以草甘膦、有机硅为核心,以氯资源、磷资源、硅资源循环利用为产业特色的绿色化工企业,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的升级转型,是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的一个缩影。

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发端于1998年的化工开发片区,2001年更名为镇江新区国际化学工业园。2010年10月升级为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2016年再次更名为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

在园区名称变化的背后,是供给侧改革促进传统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变化。“开发初期,在对项目的选择上,有点捡到篮子就是菜的意思。”园区党委书记蒋峻青说,现在园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化工园区30强、中国智慧化工园区示范试点单位、循环经济改造示范园区。“如今,对入园的企业要精挑细选,既要安全环保,又要符合园区的产业规划。”

据介绍,目前园区已成功吸引了比利时索尔维、德国巴斯夫、瑞士科莱恩、韩国SK等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奇美化工、联华神通等大型化工企业入驻,已形成高端精细化工、功能性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

循环经济是新材料产业园的一大特色。仅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已打通了三条“循环线路”。“我们企业生产草甘膦所用的重要原料液碱,是来自于3公里外的东普新材料,液碱是他们生产时形成的副产品,正好配套循环,每月用量6000吨左右,每吨可节约30元,一年就能节约成本200多万元。”公司相关负责人孟庆曦介绍说,与此同时,公司原先需外出采购的氮气与氢气也实现了“就近配套”,从东普新材料经园区管道输送完成。而江南化工的有机硅产品“所走的路”则更短,销售到了“马路对面”的企业全立化学,由此形成了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间的循环利用。

目前,在新材料园区内已有10余家企业互相建立了循环合作关系,依托园区的公用管廊,实现了液碱、盐酸、氯甲烷等原料的管道实时输送,不但安全环保系数得到了提高,企业每年还至少节约运输成本5000万元。2018年,新材料产业园化工产业应税销售达420亿元,同比增长9.7%。

智慧管理是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另一大特色,大大提高了园区的安全环保水平。记者在镇江新区集成管理新材料产业园分中心看到,在集成化的监管平台上可以实时监控企业的运行情况。

据介绍,园区总投资逾5000万元对原有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包括安全、环保、应急管理、循环经济等功能为一体的集成化监管平台。依托这一平台,接入重大危险源监控视频信号、有毒可燃报警信号、雨水排口、固定源在线监测数据信号等,运用远红外、紫外监控等先进设备,实现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大气在线监测、水环境在线监测等功能,搭建了立体化、全天候的安全环保在线监控体系。

记者在园区采访时看到,与传统的化工企业园区不同,新材料产业园区没有明显的异味,也没有看到污水,企业内部也是高度智能化操作。

蒋峻青说,“预计到2021年,园区新材料产业销售额将突破600亿元。”在“十四五”期间,园区将形成高纯电子化学品、高端精细化学品、高性能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成转型升级特色园、安全生产平安园、低碳清洁绿色园、智慧管理循环园。

改革创新

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真的是没有想到,从签署投资协议到开工只用了97天,而以往办理报批等手续至少要半年。”孚能项目建设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时间短,效率高。办理施工许可证,早上送去申报材料,下午就可拿到审批结果。”

为了给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2017年2月,镇江新区组建行政审批局,持续加大改革力度,拓展服务深度,优化营商环境。根据2018年3月发布的2017年全省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结果,镇江新区在全省开发区序列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一。

据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陈立介绍,根据江苏省“3550”改革目标,2017年8月底,镇江新区开始创新实践“2332”审批改革,将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个阶段的审批周期分别压缩至2个、3个和32个工作日。

“我们就是企业的服务员。”陈立说,“企业希望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而消防、建设等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避免反复,我们带着企业一起去沟通,并且将审图办、招标办、消防审验整编制安排在政务中心办公,协调起来非常方便。我们第一时间知道项目审批进展如何,便于全过程服务。”

同时,镇江新区还启动实施容缺预审代办。“有些新项目会滞留在拿地这个环节,因为拿地周期相对比较长,以前在没有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及办理土地相关登记手续的情况下,后续报建手续是不能办理的,而现在企业可以申请容缺预审。”行政审批局审批协调科副科长姚俪说。

另外,镇江新区还在全市率先实现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一口办理”。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备案登记,利用信息化数据共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企业不用跑两个部门,不用重复填报信息准备材料,只需登录工商网上登记系统“单一窗口”在线填写“单一表格”,上传“一套材料”,即可实现工商登记和商务备案手续的同时办理。

“镇江新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镇江市委常委、新区党工委书记秦海涛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区将坚持产业强区初心不动摇,以改革开放思想为指导,促进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要着力增强企业获得感,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源泉、创造活力,以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秦海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降税减费降成本等措施,扶持企业发展;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扩大“信用承诺、容缺预审”应用范围,优化项目推进和代办服务机制,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智慧化服务渠道,进一步提高涉企服务效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新动能:消费新业态点亮夜间经济

新动能:消费新业态点亮夜间经济

业内人士建议,要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外部营商环境,推动夜间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释放市民夜间消费力。

·庆典成经典 国企显力量

东北老国企“出海”:老当益壮 步履铿锵

东北老国企“出海”:老当益壮 步履铿锵

哈电集团总经理吴伟章说,海外不仅有市场,还是企业的眼界、实力、人才等进行全面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

·东方物探:以技术创新 探寻地球油气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