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北老国企“出海”:老当益壮 步履铿锵
2019-11-11 作者: 记者 韩宇 强勇 哈尔滨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距阿联酋迪拜市中心30多公里的西南海岸附近,一座清洁燃煤电站——由中国企业哈电集团建设的哈斯彦项目正从荒芜的沙地拔地而起。该项目建成后,将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能源。不仅如此,哈电集团还花费数千万元,对施工区域内的珊瑚、鱼类、濒危珍稀物种鹰嘴海龟进行保护。这些做法赢得了当地人的信任和称赞。

  哈电集团是老国企深耕海外市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一些老牌国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加快“走出去”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创新驱动“走上去”和共建共赢“走进去”,与世界各国企业同台竞技,“筋骨”愈发强健,成为中国企业打拼海外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在中车齐车公司的厂区,起重机吊起出口澳大利亚的自卸式煤炭漏斗车。记者 王建威 摄

  走出去 从“拜师学艺”到与世界巨头同台竞技

  在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今年6月竣工的长达900公里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将源源不断的电能送至厄瓜多尔全国,其建设者正是哈电集团。

  “高温、降雪、沼泽、高海拔缺氧、火山喷发和地震,很少有比这更难的工程项目了。”哈电集团员工胡腾霄介绍,这是厄瓜多尔第一个国家级500千伏骨干网输变电项目。

  自2011年进入厄瓜多尔市场,哈电集团已承建埃斯梅拉达二期热电、美纳斯水电等多个重要工程。

  “虽然中国的发电设备研制比西方晚近百年,但现在却追赶上来了,一些领域还实现了反超。”85岁的原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吴爱中说。

  汽轮机厂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当时的156个援建项目中汽轮机厂占了两项。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公派留苏学习的吴爱中归来后从技术员一步步做起。“我们虚心学习,最初完全按照苏联的设计图纸生产,后来又试着创新,慢慢地和更多的各国企业交流,不断缩短技术差距。”吴爱中说。

  从“拜师学艺”起步,哈电集团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明星国企”,在向各国先进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创新、引领,到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力驱动设备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1983年,哈电集团建设巴基斯坦古杜电厂,实现中国重型装备首次商业出口。

  2006年,与澳大利亚一公司合作建设400兆瓦褐煤电厂,首次打入发达国家市场。

  2008年,签订俄罗斯特罗伊茨克发电机组合同,依托苏联技术起家的中国发电设备反向出口到俄罗斯。

  ……

  哈电集团总经理吴伟章说,海外不仅有市场,还是企业的眼界、实力、人才等进行全面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哈电集团经历了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的转变,迄今核电、水电、煤电、舰船动力等产品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总营业收入约1/3。

  走进哈电,墙上的14字企业宗旨“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十分醒目。“哈电一直专注专业,我们不干时髦的事,只做发电设备,做全球最好的发电设备。”吴伟章说,“我们的目标是与国际最好的企业比肩。”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车间,工人在进行生产作业。记者 王建威 摄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工人正在进行水轮机顶盖的焊接生产。记者 王建威 摄

  走上去 从屡被“卡脖子”到自主创新“硬核”领跑

  在澳大利亚广袤的西部,一列绵延数公里长的重载货运火车,正浩浩荡荡驶过。

  “机车通过一个重载车钩,拉起300多节货车车厢,仅每个装满铁矿石的车厢就重达160吨。”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齐车公司”)国际贸易部部长王勇说,“你可以想象这小小车钩要承受多重的力量。”

  这款由中车齐车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重载货车车钩,应用于大吨位牵引,车钩强度比国际上主流车钩的强度高40%左右。

  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车齐车公司总部,亚洲首个铁路货车整机疲劳与振动试验台正在运行。“车辆在此试验20天,就能取得线路上运行25年的各种数据,极大地缩短了从研发、试制到运营的周期。”中车齐车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天园说。

  作为共和国铁路货车制造行业“长子”和龙头企业,中车齐车公司主导了我国铁路货车迄今4次大的升级换代,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依托的正是科技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时更顺利。”王勇说。

  1999年,中车齐车公司向澳大利亚出口3台集装箱平车,实现首次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整车。近5年来,中车齐车公司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各类铁路货车已占该国市场份额约40%。

  截至目前,中车齐车公司建成了行业唯一的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以铁路货车整机疲劳与振动试验台为代表的9大功能试验研究基地,铁路货车、高铁救援起重机等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外行人眼中外表“粗笨”、缺少光鲜亮丽元素的铁路货车,其实创新元素与科技含量并不少。

  王勇指着车轮上的转向架说,虽然结构看似简单,但对轴承、侧架、制动梁、弹簧减震等每一单独部件和组搭都有极高要求。中车齐车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核心技术——中交叉支撑转向架,因负载强、安全系数高,是国内唯一通过美国铁路协会(AAR)认证的转向架,在世界范围已装车近两万辆。

  与中车齐车公司一样,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是一批国有企业的共同选择。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吴伟章说,历史上哈电集团创造了200多项“中国第一”,很多转折关头,都是科技挺起了企业脊梁。

  “依靠自己,创新驱动,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这是哈电人的初心。近年来,哈电集团每年研发投入都达十几亿元,这里有我国水力发电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唯一的电站锅炉国家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名。

  在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攻克了100万千瓦水电机组多项世界性技术壁垒。

  电机厂副总工程师覃大清说,数十年间中国水电完成了四代跨越,在国际上从一开始跟跑到实现领跑,并率先研发第五代水电技术,向世界水电的“5G时代”进军。

  走进去 从“一建了之”到深度融入共建共赢

  “央企在海外代表国家形象、国家担当。”吴伟章说。

  为了保护当地生态,在哈斯彦项目码头施工区域内,哈电集团安装了10多个水质及空气质量监测站。哈斯彦项目经理段腾飞说,项目团队和迪拜市政府部门通过这些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施工区内所有环境参数。

  每年3月至6月,濒危物种鹰嘴海龟都会爬到哈斯彦项目附近的沙滩产卵,哈电制定了保护方案,确保其繁殖不受影响。施工期间,哈电还移植约3万株珊瑚,将作业区域内浅海水域的鱼类转移到海洋深处。

  段腾飞感到很骄傲:“带去了光明又保护了海域,这让人高兴。”

  哈斯彦项目折射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之变:“一建了之”少了,追求共建共赢多了,从最初装备输出转向中国标准、技术、管理、服务和资金等多元输出。

  在厄瓜多尔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项目中,哈电集团大幅增加聘用外籍员工,对当地非技术工种用工比例至少80%,技术性工种比例至少50%,并定期对当地员工培训,培养了一批电站技术人员。

  中车齐车公司在海外市场探索“五个本地化”,即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维保、本地化管理,进一步融入当地。

  “在代表中国标准的蒙内铁路上,奔跑的铁路货车主要是我们提供的。”王勇说,2017年,中车齐车公司在肯尼亚设立蒙内铁路货车维保组,首次在国外拥有维保团队,深度参与到后期运营中。

  企业“出海”带动文化交流、民心相通。

  苏丹小伙穆哈默德应聘到哈电集团苏丹港材料站,他熟练掌握了中文口语,还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张飞”,“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勇猛的英雄,我爱听他的故事。”现在,“张飞”已通过中文能力测试,到中国留学。

  在苏丹的哈电工程师尹鹏说,当地很多人都能用中文打招呼,当地大学的中文系已从多年招生一次变为每年都招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新动能:消费新业态点亮夜间经济

新动能:消费新业态点亮夜间经济

业内人士建议,要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外部营商环境,推动夜间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断释放市民夜间消费力。

·庆典成经典 国企显力量

东北老国企“出海”:老当益壮 步履铿锵

东北老国企“出海”:老当益壮 步履铿锵

哈电集团总经理吴伟章说,海外不仅有市场,还是企业的眼界、实力、人才等进行全面锻炼培养的重要平台。

·东方物探:以技术创新 探寻地球油气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