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国新办举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情况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会上介绍,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3次领导人会议在曼谷举行,会上发表了RCEP领导人联合声明,声明宣布15个成员国已经结束了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谈判。RCEP15建成之后,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协定谈判分为文本谈判和市场准入谈判,RCEP文本谈判已经全部结束,市场准入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只剩下一些很少的遗留问题。”王受文说。
根据声明,谈判团队将立即启动文本的审核工作,目标是在2020年签署协定。RCEP谈判于2012年由东盟10个国家发起,邀请澳大利亚、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6个国家参加,目标是在与这些国家签署的各个“10+1”自贸协定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达成一个现代的、全面的、高质量的、互惠的新的大型自贸协定。
王受文介绍,谈判从2013年正式开始,到今年已历经7年,在这7年之中先后举行了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这次领导人会议正式宣布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这就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化、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根据2018年数据,整体上已经结束谈判的RCEP15个成员国人口达到了22亿,GDP达到29万亿美元,出口额达到5.6万亿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资流量3700亿美元,这些指标基本都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RCEP15建成之后,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王受文说。
“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协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主任张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RCEP是一个涵盖商品、服务、投资的一揽子协议,覆盖人口众多,贸易量巨大。在全球经济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和多边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背景下,RCEP的达成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对促进亚太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促进东亚、东南亚经济的增长意义巨大。
张菲还指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受到阻滞,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头表现强劲。RCEP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自贸协定,加快自贸协定谈判,扩大自贸朋友圈,是中国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规则话语权的战略选择。因此,也是中国持之以恒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国际经济合作共赢理念的成果。
“RCEP的达成,有利于在成员国范围内建立高水平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有利于促进商品进出口、服务贸易的及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促进市场准入的扩大。从而形成一个协商、开放、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张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