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在京举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8)发布会暨报告评级总结会”,会上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年度特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工作年度发现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社科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课题组组长张蒽分享了白皮书的主要观点。张蒽指出,总的来看,责任报告数量和质量整体呈“向好”状态,报告迈入“综合性社会责任报告+专题报告(M)+区域报告(N)”时代。报告数量持续增长,创近年来新高。2018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继续增长,由2017年的1913份增至2018年的2097份。上市公司报告数量增长,201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2097家企业中,有1779家为上市公司,占比84.8%。
2018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外资企业发布报告数量呈下降趋势。民营企业报告数量占报告总数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报告发布的主力军。
2018年,166家企业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798家企业发布第二份社会责任报告,共占比46.1%。2097份报告中,1564家企业进行了负面数据的披露,占比74.6%,平衡性显著提升。其中,负面数据主要为社会范畴的安全生产事故、工伤人数、员工流失率、劳动纠纷、客户投诉率、产品回收率等。
在2018年发布的2097份报告中,719份报告有外部评价或内部承诺,占比34.3%;仍有1378份报告未进行任何外部评价或内部保证,占比达65.7%,报告可靠性有待提升。此外,参与评级的报告完整性表现较差;全样本报告未披露横、纵向可比数据的报告数量、篇幅在30页以下的报告数量较2017年有所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情况,课题组发现:逾三成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多地上市公司发布率达100.0%。截至2018年7月31日,1892家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共有673家企业发布了2017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占比为35.6%。
不过,统计显示,中国A股上市公司ESG关键指标平均披露率为9.4%,整体表现较差,绩效类指标披露率(8.9%)差于政策类指标披露率(12.1%)。从各责任板块来看,精准扶贫指标披露率相对较好,为11.5%,社会板块指标披露率为9.6%,管治板块指标披露率最低,为3.6%。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行业特色,构建企业自身ESG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回应监管机构的ESG信息披露要求,提升ESG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增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实现透明运营。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秘书长钟宏武主持,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社会责任处处长张晓松、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社会动员处处长王大洋、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综合处处长徐华等进行了致辞。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代表到场并进行了综合性社会责任报告、专题专项报告、区域报告的分享;会议总结了2018年度报告评级工作并颁发2018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