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央企加码打造世界一流自主品牌
2018-05-14 作者: 记者 龚雯 杨溢仁 王璐 实习记者 黄可欣/上海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高铁大脑”、“空中造楼机”……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中建集团、中国中车等13家央企展现了最新的品牌建设成果,其中多项自主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尤为吸引眼球。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将品牌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做强做优做大、实现“三个转变”的重要抓手,努力培育“中国品牌”,一批有影响力的央企品牌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央企品牌创建路径已经逐渐清晰,品牌对企业经营的正向效益也越发凸显。下一步,中央企业将强化品牌战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自主品牌。

5月10日,参观者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展位前观看我国设计建造的船舶模型。记者 方喆 摄

  自主创新提升品牌“含金量”

  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今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为核心,展示中国品牌成就,汇聚各方智慧共商中国品牌建设之路。

  在中国中车展位展出的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TCMS系统的司机操作台前,参观者人头涌动,不时有人上前体验模拟驾驶动车的乐趣。记者从中国中车了解到,本次参展的中车四方所自主研发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正是“复兴号”上装载的“高铁大脑”。据技术人员介绍,这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不仅有传统的TCN网络(列车通信网络),还将实时以太网技术运用在列车监控网络中,提高了网络传输速率,提升了列车检修维护效率。不仅如此,中车四方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还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应用条件,可以装配不同的动车车型,好比一位“万能型选手”。

  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中建集团展出的超高层建筑智能化顶升平台,俗称“空中造楼机”。据中建集团企业文化部品牌文化处处长吴扬介绍,该技术为中建集团全球首创,让千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目前已经进化到了第四代,建设速度达到四天一层,已在北京“中国尊”、武汉绿地等项目应用。

  “一项项自主研发的技术、一个个高质量的项目,背后体现着我们的品牌价值。”吴扬告诉记者。

  这些仅仅是央企自主创新“黑科技”的一部分。“持之以恒地提升质量,十分专注地自主创新,才能成就中国品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表示。可以说,高铁、核电等凝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产品品牌已成为国家名片。对此,多位企业家都在5月10日举办的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中提出,自主创新是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因素。

  “品牌建设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企业品牌理念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的建设。”中国中铁集团董事长李长进在论坛发言时表示。在他看来,没有自主创新,就不可能有品牌,中国品牌的崛起,要打造培育一批有代表性、能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品牌企业,以质量和创新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

  李长进介绍,中国中铁近年来大力推动企业的创新战略,目前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1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7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特别是在自主创新方面,成就了很多具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李长进认为,中国中铁在国外能有现在的成就,主要原因就是用了中国的方案来解决别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得到了国际认同,那也就提升了我们中国中铁的品牌。”

  除了技术研发的创新,央企也在积极探索文化理念、体制机制的创新。国资委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努力培育“中国品牌”。

  央企海外品牌形象“亮眼”

  在中建集团近3米长的“一带一路”名片上,不停闪烁着的几十个光点十分醒目。“这些亮点代表着我们在海外12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0项工程。”吴扬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中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近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在建项目,仅2017年中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新签合同额超1200亿元。吴扬表示,全产业链是中建集团的优势,目前中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已经完成开罗国际会议中心、迪拜人造棕榈岛、埃塞俄比亚非盟会议中心等标志性的项目,未来会将更多中国标准、中国品质、中国方案带出去。

  与中建集团展厅类似的“走出去”地图在央企展区并不鲜见。记者了解到,海外品牌形象正在成为央企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中核集团“走出去”地图旁,记者获悉,中核集团是中国唯一出口核电站并实现批量出口的企业,已成功向7个国家出口7台核电机组、8台反应堆或核动力装置,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经贸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布局的深入推进,相应的建设模式也逐渐形成。据了解,中国中车积极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探索“五本”模式: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售后服务和维修以及本地化管理。目前,品牌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部署,而不是简单的附属品,在做好内生建设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对外推广计划。

  “现在,国外客户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度有很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对中车,还有其他中国品牌。”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处副处长毕宇鹏告诉记者,“当企业品牌变得强大时,对方认为我们是先进的,会主动向我们靠拢。”

  毕宇鹏介绍,中国中车的业务已覆盖到104个国家和地区,很多时候是“一地一策”,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文化各不相同,有的文化相近但规则不同,一个国家的经验很难复制到另一个国家。

  吴扬也坦言,海外的品牌形象建设具有一定难度。“每个国家的国情、文化不一样,相应的,品牌建设的策略也不一样。”他表示,下一步中建集团将把如何做好海外不同国家、地区的品牌建设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记者 方喆/摄

  品牌引领产业升级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看来,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在中国恰逢其时,尤为重要。他表示,产品和品牌是其中的关键词,产品是由生产者制造的,由供给侧掌控,而品牌,是由消费者认同而形成的,由需求侧掌控。“我们从供给、需求两侧发力,才可以使品牌发展成长。”年勇说。

  “应该说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已经在显现。”年勇认为,打造品牌,一方面要注重品质,推动供给结构的加快升级,使新供给能够创造出新需求,另一方面要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在需求侧加力,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我们的品牌意识,使消费结构能够加快升级,使新消费能够引领出供给方的调整,就是新供给。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成为多家央企产业升级的选择。例如,国家电网聚焦互联网和新能源,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和国内最大的“科技+服务+金融”分布式“光伏云网”平台。航天科工则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倾力打造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

  “‘互联网+’正在深层次地改变着中建集团的管理运营,实现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吴扬告诉记者,中建集团打造了中央企业首个企业级互联网平台“云筑网”,通过构筑“云+网+端”立体化格局,打造电子商务、劳务管理、供应链和普惠金融、大数据和智慧工地。据悉,云筑电商年度实现交易额近5000亿元。

  “现在我国工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大而不强’这个事实也是我们要正确认识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在论坛中坦言。他认为,从推进工业品牌建设来说,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局,把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作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中国品牌。

  在年勇看来,品牌建设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应发挥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和政府服务三个方面的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即企业要专注于夯实质量基础,要专注于长期、不懈的努力,要把质量当作生命。“这样才能在长期、艰巨的努力、积淀当中出精品,然后才是品牌。”年勇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过度兜底 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

过度兜底 一些贫困地区医保基金被花“秃噜”

过度兜底导致怪相频出,贫困患者住院“赖床”不走、小病大治,儿女想办法与父母脱离关系,甩包袱给政府……

·“智能+”时代加速到来 多重风险仍需警惕

铁总万亿元级混改打响第一枪

铁总万亿元级混改打响第一枪

近日铁总下属企业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招投标工作圆满完成,腾讯、吉利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以43亿元受让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9%的股权,打响智慧交通争夺战。

·江淮汽车:结构调整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