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融开放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
2018-04-17 作者: 陈涛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要确保落实对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放宽。随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博鳌分论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上宣布了11项开放措施。这是基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所作出的战略抉择,并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迈开全球化步伐。

  金融业开放促进了我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结构优化。金融业对外开放所形成的竞争机制,也给国内金融机构经营转型发展带来压力和动力。事实上,本土金融机构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发展更为壮大。目前全球十大银行排名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跻身其中,均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虽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尚处在风险易发和高发时期,在国内外多重因素压力下,风险点多面广,但我国金融体系运行整体稳健。截至2017年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拨备覆盖率181.42%,风险抵补能力较强。而外资金融机构相对成熟的风控合规体系,可以有效弥补本土金融机构存在的短板,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当前我国金融业存在对外开放空间。2017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仅为1.28%。除了华侨银行在宁波银行的持股达到20%,其他上市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较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外资参与度也不高。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空间较大,2017年末外资持有我国债券资产的比重仅为1.9%,不仅低于韩国的18%,而且远低于美国的43%,这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称。从全球资本流动方向看,过去几年上万亿美元流向美国和欧洲资本市场,而流入中国的资金不到千亿美元,远小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主要经济体。而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完善内外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等,将改变过去我国金融业散点式开放布局,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参与全球竞争,这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来推动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要建立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基础上。关键是要处理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这“三驾马车”的关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助于丰富国内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竞争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助于自动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增强宏观经济弹性和回旋余地;提升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减少资本管制,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为引进外资提供便利。

  任何一驾“马车”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开放进程,要科学谋划、合理实施,并需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规则透明,行为可期,可最大限度减少不确定性;二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协调有序的对外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跨国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冲击;三是金融监管能力与对外开放程度相匹配。防范金融风险是确保金融对外开放惠及全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前提。需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补监管短板,填监管真空,提升监管能力,既是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保障,也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应该看到,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招商引资,金融业对外开放也不是放任不管的爆炸式改革,金融业对外开放更不是机构和数量的简单堆积。对我国和世界而言,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稳健运行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我国新一轮开放蓄势待发

我国新一轮开放蓄势待发

一方面,金融业开放将寻求更大力度的突破,确保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落地。另一方面,制造业开放力度加大,汽车行业外资限制放宽在即,相关举措也将在年内落地。

·现金贷APP沦为“网络高利贷”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