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全链条监管正本清源 资本市场显现新动向
2017-06-23 作者: 记者 潘清 赵晓辉 孙飞 刘慧/上海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从拒绝“带病申报”到重罚“忽悠式重组”,从紧盯超高送转到约束大股东减持……去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监管举措,贯穿证券市场从发行到退市的生命周期。

  监管全链条趋严,诸多新动向的显现,也让参与各方用期待的目光注视资本市场。

  监管剑指积年旧疴 “降温退潮”来袭

  去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多项监管举措,覆盖从申请首发上市、再融资、资产重组、减持、举牌、分配到退市的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

  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直指资本市场积年沉疴的监管举措呈现“多、细、严、密、紧”的显著特征,也传递出“整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强烈信号。

  监管全链条从严之下,证券市场出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新动向。

  首先,常态化发行拒绝“带病申报”。

  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27家企业IPO、814家上市公司增发,首次公开募股和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IPO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今年以来上市新股已达230多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合计募资逾千亿元。在拒绝“带病申报”的监管思路下,IPO通过率较上年大幅下降。

  其次,并购重组趋于理性,“高送转”炒作降温。

  针对“忽悠式重组”等并购重组乱象,监管层修订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重组上市认定标准,通过取消重组上市配套融资等手段完善配套监管措施,强化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问责力度。针对部分上市公司不合理高送转,特别是“配套”大股东减持行为,监管部门通过公开发声、交易所发函问询等方式进行持续关注。

  业界评价认为,在监管层的引导下,今年以来并购重组趋于理性。以往高送转概念股受到资金追捧的情况也出现明显改观,自3月23日上摸年内高点至6月22日收盘,高送转指数累计跌幅高达逾17%。

  再次,非理性定增退烧。

  针对定增市场存在的频繁融资、过度融资、利用非公开发行定价机制套利等行为,监管层修订《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引导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9家券商承销了136个增发项目,募集资金共计2370.29亿元,同比下滑27.49%。上市公司停止实施或修改定增方案的情形也频频出现。

  最后,“清仓式减持”退潮。

  5月末证监会出台新规,对大股东减持行为进行约束。“史上最严减持新规”立竿见影,利用大宗交易过桥减持遇阻的同时,市场观感极差的“清仓式减持”迅速退潮。

  观合(浙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忠波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忽悠式重组”和高送转的炒作,是导致市场过度投机的重要因素。非理性定增和疯狂减持带来的“抽血”效应,则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一系列新动向的出现,意味着在严监管态势下,股市投融资功能失衡的状态正趋向改善。

  指数波动显著降低 价值投资理念渐占上风

  受严控金融市场风险、多市场持续降杠杆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冲高回落态势。截至6月22日收盘,沪深股指年内小幅上涨,创业板指数则录得7%的累计跌幅。

  在全链条监管从严改变市场投资逻辑的背景下,A股出现了值得关注的积极变化。

  进入2017年以来,沪指仅有6个交易日涨跌幅超过1%。波动相对较大的创业板指数除1月16日出现3.64%的较大跌幅外,绝大多数交易日涨跌幅度都不足2%。

  海内外市场经验一再表明,波动是财富的“绞肉机”。从1990年到2016年,我国股市年振幅平均数高达93.31%,最高达338.12%,今年以来则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市场平稳运行是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最直接体现。

  与此同时,市场资金开始向蓝筹股集结。截至6月22日收盘,被业界称为“漂亮50”的上证50指数年内累计上涨9.2%,表现远好于两市大盘,更大幅跑赢创业板指数。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A股优质蓝筹股正成为很多大资金的不二之选。

  北京品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仇彦英则表示,诸多迹象表明,伴随严监管降温投机炒作,价值投资理念开始逐渐占据上风。

  资本市场法治环境的改善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在完善规则、强化监管的同时,监管机构加大了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从操纵多伦股份的鲜言到发审委兼职委员冯小树,再到试图通过“忽悠式重组”达到借壳上市目的的九好集团,一张张“顶格”罚单获得了市场参与者和社会舆论的“点赞”。

  法律界人士评价认为,监管部门及时查处大案要案并向社会公布,不仅对试图以身试法的市场参与主体形成震慑,也为市场本身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氛围。

  有规则、有底线 助力市场正本清源

  值得注意的是,自四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出现一波持续调整,引发各方对于监管方向和方式的讨论,其中不乏质疑之声。

  对于建立行业规范和底线的监管思路,许多权威人士持肯定和支持态度。

  “资本市场第一代人是通过打破计划经济的规则来获得成功的,主要特点是向政策、资源要发展空间。”中华全国工商联并购协会创始会长王巍说,“我们这一代人仅凭资源、胆量已经远远不够,更多的是要向市场机会要发展空间。这需要在新的环境和资源中建立稳定的规则和底线。”

  君和资本合伙人、原东方证券资管高管王国斌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应当正本清源,二级市场更需要“革命性变化”。而现在,这个变化已经开始了。

  “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管和法律,大部分人会致力于寻租性努力。”王国斌说,当前的监管方向有利于市场回归理性,呼吁监管机构保持定力、勇于担当。

  中信建投执委会委员刘乃生表示,包括对IPO常态化的质疑在内,当前市场的躁动来自于部分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资本长期关注可为经济转型提供动能的新经济,但退出机制不畅成为其面临的最大阻碍。”刘乃生分析说,IPO常态化不仅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支持实体经济,更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可预期的退出渠道。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必须直面从投机套利向规范发展的转型。唯有规则和底线,方能引领A股实现价值观从短期投机向长期投资的转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南方基金

地方间壁垒突出 清洁能源“东送”受阻

地方间壁垒突出 清洁能源“东送”受阻

2016年全国清洁能源“弃水”“弃风”“弃光”已超过同年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同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也跌至1964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婚姻沦为利益交换“筹码”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三类纠纷高发 美容不成反“闹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依靠现代美容技术提升“颜值”成为一些爱美人士的选择。记者采访一线法官了解到,由于当前美容市场管理不规范,美容机构良莠不齐,一些非正规美容机构存在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现象,部分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无证经营甚至造成伤害事故。法官提醒,美容纠纷频发,消费者投诉不断,选择美容机构还需擦亮双眼。

·高收益投资?当心非法期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