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数据打假有待各部门形成合力
2017-01-18 作者: 谭浩俊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月16日,在阿里巴巴的倡议下,全球首个“大数据打假联盟”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与首期入盟的约20个创始成员发布《共同行动纲领》,致力于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让打假更有力、更高效、更透明。

  首期参加联盟的成员,都是世界知名品牌制造商,是容易受到假货侵害的知名企业,能够响应阿里的打假倡议,积极加入到“大数据打假联盟”,说明打假已经形成共识。

  成立“大数据打假联盟”,只是如何联手打假迈出的第一步。就眼下而言,至少要做好两项工作,才有可能真正对假货形成威慑。

  首先就是要厘清思路,要弄清楚假货产生的根源。事实上,假货现象由来已久,不仅国内有假货,国外也有假货,不仅有国内企业生产的假货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国外,更有国外企业生产的假货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内。而眼下,相当一部分人,把目光盯向网络销售。

  事实上,网络销售只是转移了假货存在的视线,使人们对假货的注意力从线下转向了线上、从生产领域转向了销售领域。特别是“双11”购物节的出现,让实体店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也无形中扩大了网络销售假货的不良影响,给外界一种网络带动假货销售的错觉。殊不知,即便没有网络销售,这些假货同样会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大大小小的实体店进入到经济社会生活之中。在打假问题上,首先必须厘清思路,假货不是网络销售带来的,假货的根源在线下,在于对生产假货的企业没有零容忍,没有做到见假就打。

  其二是增强打击假货的合力。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只要有假货,都应当打、应当管。网络销售假货,只是假货存在的一种表现。更多的假货是通过线下销售出去的。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假货都是在生产环节出现的。也就是说,线上线下并不生产假货,如果能够把生产环节的工作抓好,企业不再生产假货,销售领域也就不可能有假货出现。忽视了生产环节的问题,假货只会更加泛滥。

  当然,如果电商在监管上能够更严一些,可以对网络销售的假货产生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治本之策,还在于生产领域的监管和打击,在于对生产领域的造假问题实行零容忍。

  阿里的打假大数据,能否成为打假的消息源、打假的线索源,关键还在于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能否积极配合,能否按照“大数据打假联盟”提供的线索,对假货窝点实施全方位的围剿和打击。这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地方政府的配合,需要形成合力,让假货成为过街老鼠。

  因此,面对假货问题,无论是公众,还是相关职能部门,都不应把责任全部推给电商。假货的根源在生产环节。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厘清思路、形成合力,线上线下一起管,生产流通齐动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ST慧球信披失控暗藏争壳玄机

ST慧球信披失控暗藏争壳玄机

在这场“奇葩”闹剧背后,公司第一大股东与他方明争暗斗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以及壳资源,由此也揭示了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控、公司治理陷入混乱等乱象。

·“千湖之省”还湖工程遭遇人湖共生“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