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司有三个核心要素——“做伟大的事,找靠谱的人,分更多的钱”。而对项目是否伪需求的分析,直接关系到做伟大的事情的起点。你需要考虑一些问题:这件事情本身靠谱吗?你做的这个商业模式本身靠谱吗?
过去一年中我接了大量商业计划书,发现至少7成甚至8成都是伪需求。这些创业者自己创造了一个想象中的项目,觉得是一个生意,结果到后来发现走不通。
在这些商业计划中,有创业者想做反无人机系统,我觉得这就是伪需求,因为没人在乎是不是有无人机跟着自己。也有创业者提出了老年智能穿戴设备的设想,我认为做这套系统,监控和护理非常重要,但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是摆脱孤独,广场舞比这个要重要。另外,老年人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还需要鼓动儿女去买。
还有创业者曾问我户外运动智能装备创业的发展前景。我认为要考虑三个前提:是否有足够资金,是否真的能实现,实现之后是否容易被别人复制。我个人认为这个领域很容易被大的户外运动装备公司覆盖。以我之前接触的一个项目为例,创意是尿不湿上加芯片,小孩子尿过尿父母立刻就知道。这件事情有需求;一部分卖给家长,收入几百万;更多卖给尿不湿厂家,价格20元1个,成本10元不到。但我判断,一年不到,尿不湿厂家就会自己做这件事,因为如果一年要卖几千万个尿不湿,算一算成本,就会发现还是自己开发划算。
当然,伪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可能少部分人或特殊人群有这个需求,但是这些人全部加起来这个生意也做不大,或者做这个生意花的钱比赚的钱要多。创业者要首先明白做的事到底是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再选择大的方向去做。
因为,事情做大了才叫伟大。以培训为例,中国的培训有足够大的市场,玩家进来要先想用哪个切入点。有创业者只要涉及传统行业就觉得丢脸,非要标榜互联网或智能制造的概念,这也是一个伪概念。
一个酷炫的概念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商业模式。今天,在教育领域,很多人还在做家教的去中间化:搭建一个平台,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家长、学生;通过平台对接,去掉培训机构这个环节,老师可以在家里上课或者找一个地方上课,家长付的钱全部给老师。这样一个平台模式表面上可以把培训机构全部推翻,但是到现在为止做这种模式的机构,不管是融到1000万美元还是5000万美元,都非常迷茫。这里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你自以为客户需要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客户需要的。我们可以假想我们找到了一种商业模式,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情根本就没人需要。
为什么那么多的互联网教育平台出来,很多都没有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发现他们找的痛点是错的。他们找的是老师多赚钱的痛点,老师到他们的平台上来,全额收取学生的学费,没有任何损失,因此三五万的老师来了,不需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直接上课。但是另外一头真正的客户——家长和学生注册的人数却远没有老师多。你会发现事情的真实情况是:第一,大部分家长都知道周围到底哪个老师教得好,他们不上网也能找到好老师;第二,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周边的培训机构,比如新东方,因为他们觉得这里更安全,而且老师不好还能换。另外,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老师来家里上课,很多老师也不愿意到学生家里上课,因为压力会很大,家长如果在旁边指手画脚,老师当场就会崩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并没有节约。一个老师在一个学生家里教完马上打车去另外一个学生家里,路上花费可能半小时甚至一小时。所以,在这么多互联网教育项目的包围下,新东方的学生人数反而增长了20%。
颠覆是为了创造,而不是纯粹为了颠覆本身。我们要认真思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一哄而上,只为博一个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