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对天津市茶叶市场的走访中了解到,随着节俭之风的盛行,作为以往礼品消费市场代表的茶叶行业销量下滑严重,津城茶商纷纷谋求转型。探索茶叶文化内涵、重新规划产品结构、大打体验式营销牌,成为各市场主体的不同选择。
根据天津福建茶业商会的统计数据,该商会共有6000余会员单位,以在津闵商为主,销售茶叶份额占据天津整体茶叶市场总份额的80%,可以说是天津整体茶叶市场的晴雨表。2016年截至11月,该商会会员共实现销售40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60亿元的销售额下降33%。
天津福建茶业商会会长阮祚清介绍,“茶业寒冬”从几年前就开始出现,今年是“最难熬的”。除了销量下滑之外,各会员单位普遍出现了集团客户越来越少、回款慢、高端礼盒类产品滞销严重等问题。
在对天津市一商茶叶交易中心等地的探访中,不少商户也纷纷表示,礼品市场的萎缩、网络购物的冲击、产品线滞后市场需求,这三大因素成为制约线下商户发展的原因。据粗略统计,售价超过1000元的中高档茶叶礼盒销售量下滑幅度超过50%,金骏眉、银骏眉、西湖龙井等传统热门的茶叶品种的销量下滑幅度最为显著。
消费者洪燕茹告诉记者,来茶城转了半天,发现很多茶叶品牌仍旧主打“送礼”、“团购”等旗号,而普通消费者日常需求的小包装、平价茶、方便茶品种仍旧选择有限。他认为300元以下的茶业品种是老百姓平常需求量最大的,而商家还未完全重视。
消费者刘宇表示,虽然现在网络购物盛行,但很多消费者还是觉得茶业这种商品需要先尝后买,网络定价过于混乱,而线下的茶商更应该先做好体验式营销,再吸收一些互联网推广的思维。
阮祚清介绍,从2016年中开始,该协会收集市场信息,开始动员茶叶品牌商从以下方面进行重新反思:首先,大力挖掘白领阶层需求,发掘细分市场,倡导“包装改革”,研发袋泡茶、小罐茶、个性茶等新品种产品;其次,大力发掘茶叶的文化内涵,探索周边行业扩展,成立了多家茶叶文化体验培训机构,获得了不少人的好评。第三,发掘线下体验优势,更多接触互联网平台,从电商、点评、原产地监测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据悉,商户们的以上改革已经投入市场,陆续将与消费者见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