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环保PPP火热难逃政策掣肘
2016-06-16 作者: 记者 蒋梦惟 来源: 北京商报

代小杰/制表 

  风生水起的环保PPP并非看起来那么美。日前,我国20部门联合发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通知,其中大气治污、水污染治理项目首次出现在申报之列。然而,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却发布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就是环保PPP融资难,而这一问题与这类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等手续办理难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已经成为环保PPP落地的主要障碍。

  卡在“四证”门外

  “目前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PPP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环保PPP项目落地难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了。”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撰文中如是说。

  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对环保领域促进民间投资第三方评估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普遍反映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项目融资难已成为制约环保PPP落地的主要障碍。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由于各地环保治理需求均较为迫切,因此,政府在与社会资本签订环保PPP协议后,就要求项目马上开工建设,因此,企业需要掀起投入资本金,边建设边办手续,等到手续齐备后再从银行贷款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然而,目前部分地方出现了企业资本金花完后,地方政府应提供的项目手续还未办完,导致贷款下不来,影响项目进展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企业所说的项目手续,核心内容就是“四证”,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因为这一证件直接决定着银行是否能审批通过项目贷款,拿不到这个证,企业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来完成融资,融资成本大大增加。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环保PPP项目甚至直至建成都未必能够办全“四证”,手续繁琐、证件不齐导致无法贷款令不少社会资本对于继续投资环保PPP项目有些“望而却步”。

  回报机制仍待健全

  除了受到各种手续环节的影响外,环保PPP项目与相当一批PPP项目类似,也受着回报机制不健全的困扰。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公共财政与投资研究部副主任逯元堂进一步分析称,“我们在实施PPP模式时发现,在付费机制方面,除了污水处理项目运行有较为完善的使用者支付体系;垃圾处置项目上实行政府补贴外,其他的项目收费机制都很不完善,而这也使得环保PPP落地实施难度相比其他领域要高得多”。

  逯元堂举例称,比如在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上,我国更多的还是靠政府补贴,没有很好地引入民间资本,使得项目难以维持,而且水环保项目又很复杂,无论是保护、治理,每一类项目差异性很大,同样是污水处理,其中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处理工艺,其对应的是不同的投资成本、技术效果及项目回报。

  对于环保PPP回报机制完善方向,逯元堂提出,项目可以实行捆绑制度,比如可以推出上下游、厂网一体、供排水一体等组合,而且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区域项目打包集中整治,通过规模化来降低环保企业、市场主体的施工成本。另外,还可以尝试资源组合开发模式,例如河道治理,可以和旅游资源项目结合起来,通过有收益的项目,弥补公益性质的环保项目。

  环保PPP爆发

  去年6月,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原司长赵华林曾表示,被预测可能需要投入10万亿-20万亿元才能基本解决“十三五”的环境任务,没有PPP、第三方治理、没有金融、没有社会资本,基本是一句空话。

  而且去年,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运用水污染防治专项等相关资金,对PPP项目予以适度政策倾斜。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水污染防治领域PPP项目的发展。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透露,根据财政部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PPP项目中环保PPP项目数量占比已近44%,投资额占比22%。有专家表示,以目前的情况判断,我国PPP项目的年增长速度在100%以上,甚至超过200%,而环保PPP项目增速或更快。而在逯元堂等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环保领域推进PPP,是能够开放市场,引入技术更全面、竞争更激烈的民资,鼓励更多社会力量投入环保的有效手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扶贫领域频现“微腐败”黑手

扶贫领域频现“微腐败”黑手

相较于扶贫领域公职人员的职务犯罪,对人数更多、范围更大的村组干部“微腐败”,惩处起来掣肘颇多,力度也显不足。

贪官变身“艺术大师”高价卖作品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