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柳州:从“酸雨之都”到“紫荆花城”
2016-06-15 作者: 本报记者 李斌/采写 供稿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柳州市区。 王缉宁/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称“壶城”。又叫龙城,龙城的名字源于南朝梁。从建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时为桂林郡辖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设潭中县,是为建城之始。西晋时为桂林郡治所。南北朝时设马平郡。隋时曾改名桂林县。唐时在此设昆州、南昆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始称柳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龙城郡,不久复名柳州。此后历代多沿用柳州之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设柳州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

  柳州市现辖4区6县,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58.3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居住着汉、壮、苗、瑶、侗、仫佬等48个民族。柳州古称八桂中心,岭表名区,有着丰厚的山水文化、史前文化、民族民间风情文化、奇石文化积淀。现代柳州,为西部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品集散地、优秀旅游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南方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近些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一世纪难题,在我国大西南的工业重镇柳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柳州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市民幸福感,实现从“酸雨之都”到“紫荆花城”宜居城市的蝶变,还着力打造“水上娱乐运动之都”。“春花秋水”正成为柳州的闪亮名片。

  工业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

  刚刚过去的春季,广西柳州市区24万株洋紫荆进入花期,数条街道的洋紫荆竞相绽放花朵,成为花的海洋。市民走上街道、走进公园、徜徉江畔,或拍花、或自拍,然后发到“朋友圈”里,肆意炫耀着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

  那段时间,铺满街道的洋紫荆花更是当地微博达人、摄影师微博、微信、图片的主题,也引得当地作家马宏威赋诗道:“闻道壶城春意好,紫荆仙子觅新家。风前蝶舞庄生梦,日畔蜂疑陶令花。香醉清流千里月,艳迷朗月一城霞。柳人有福非私据,愿共宾朋赏物华。”

  置身粉红的洋紫荆花海中,谁能想到这是一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谁又能想到这里年产230万辆汽车是“中国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更不会想到10多年前这座城市曾是“酸雨之都”。

  “工业的发展使大气遭到严重污染,酸雨频率居高不下,柳州过去有‘十雨九酸’的说法。柳州也被人们称作‘酸雨之都’。”柳州市环保局总工程师覃国琴说,环保部门的记录显示,柳州酸雨最厉害时PH值低于4,市区周边许多山峰变成“白头山”,市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因为酸雨影响,停在路边的自行车、房屋窗户的防盗网很容易生锈。

  经历惨痛教训后的柳州开始反思。10多年来,柳州不断调整城市工业布局,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生产线被关、停、并、转;投入40多亿元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有效改善柳江水质;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污染防治能力,降低排污量……多年的努力让柳州这座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不仅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柳州还捧回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成为工业城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典型范例。

  市区一角。 记者 李斌/摄 

  经持续治理污染,柳州恢复了昔日的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并通过“绿满龙城”工程大量植树改善城市环境。作为南方城市,柳州雨量丰沛,树木很快茂盛生长,然而一年四季都是满眼绿色,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2012年,柳州提出打造“花园城市”,改造提升城市园林景观。

  “我们按照‘生态花园 五彩画廊’思路,依托柳州喀斯特地貌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结合城市绿化现状和特点,不求名贵树种,但求适合本地,以工程建设充实绿量、完善园林绿地系统,增加花化、彩化、香化、果化植物。”柳州市园林局局长李运生说。

  在“花园城市”建设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用洋紫荆和八月桂搭配营造的弯塘路景观引起了园林人的注意。每年4月,先开花后长叶的洋紫荆开花后满树粉红。每逢花季,都有许多市民前来赏花、留影,长达近20天的花期让游人印象深刻。

  “以市民喜爱为基础,我们经过论证,选择经过驯化的洋紫荆营造特色的植物景观风貌,打造‘一江抱城山水美卷,紫荆花园人间天堂’。”柳州市园林局总工程师黄旭慧说。

  确立景观建设重点后,柳州按照点、线、面相结合思路,浓墨重彩打造春季洋紫荆特色道路网,先后在20多条城市主干道及重要节点、铁路沿线、沿江地带种植洋紫荆,24万株的洋紫荆形成了“紫荆花海”的大气震撼观感。

  黄旭慧告诉记者,24万株洋紫荆只是城市花化、彩化、香化的一部分,柳州在3年间累计种植60多个品种植物560多万株,初显“全市绿树成荫、常年景观丰富、四季花开不断”的生态花园城市效果。“春季的桃花、玉兰、洋紫荆、木棉,夏天的黄槐、小花紫薇、兰花楹,秋天的美丽异木棉、八月桂、三角梅,冬季的红花羊蹄甲、一品红……现在的柳州,一年四季鲜花不断、鸟语花香。”黄旭慧说。

  满城紫荆绚烂缤纷,龙城大地变成醉人花海,秀美的街景让人流连忘返,这已是柳州城市春季景观的真实描绘。“紫荆花海”不仅提升了当地市民幸福感、自豪感,也引得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

  “水上娱乐运动之都”成为新名片

  来自国内外的船队在柳江河上扬帆竞渡。 记者 李斌/摄 

  柳州不仅有绚烂的“春花”,还有美丽的“秋水”。柳州一边做好“花”文章、一边做好“水”文章。

  柳宗元笔下“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江,而今正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上运动基地。曾被贴上“酸雨之都”标签的柳州正在以“水上运动娱乐之都”的形象,被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重新认知并迅速蜚声海外。

  今年是自2008年以来柳州连续第8年承办F1摩托艇世锦赛分站赛。从2009年开始,这项赛事成为了由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三项赛事组成的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之一,每年国庆长假期间在柳州举办,至今已圆满完成了7届。

  由国际摩托艇联合会创办的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F1赛车一道,被公认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收视率的世界顶级赛事之一。每年,与世界多国顶尖运动员一起来到柳州的,还有200多名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通过卫星直播信号,数亿人可观看到这一赛事。

  “柳州这几年来在体育产业,特别是水上运动的体育产业发展上,建设了水上运动中心等一批基础设施。”柳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吕青专告诉记者,自柳州举办F1摩托艇世锦赛、水上摩托世锦赛以来,当地水上运动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柳州已有两个水上运动基地、3家水上摩托俱乐部,有会员300多人、摩托艇有200多艘。俱乐部和摩托艇协会还投入摩托艇码头建设,投资总计超过3亿元,水上运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柳州以水上运动为载体,通过举办诸多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水上赛事,带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而今,诸如摩托艇、帆船、帆板、龙舟、游泳等体育项目也在柳江上经常展开。

  在大力发展水上运动的基础上,柳州还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发了“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这一文化品牌,每年国庆期间举办,到去年已连续举办五届。狂欢节融入文化、体育、娱乐、美食等元素,寄情于山水之间,寓乐于百姓之中,让各具特色的中外文化不断碰撞,让现代生活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使水上狂欢节成为柳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盛大节日。

  自引入国际水上运动赛事之后,柳州正以“水上运动娱乐之都”的崭新名片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一座工业城市,却有如此丽质天然、柔情似水的风光。它比我想象的更美!”这是国际摩联副主席拉维尼亚在考察时描绘她对柳州的第一印象。

  而今,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柳州水上训练基地落户柳江之畔、柳江成为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的“指定赛场”、帆船、帆板运动基地逐步建立起来……今天的柳州,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上运动基地。

  发展经济旨在提高市民幸福感

  “发展经济为了什么?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数字好看,而应该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幸福,这才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说。

  在“壮族三月三”假期,柳州市围绕“紫荆花城  醉美柳州”为主题开展“赏一片花海、品一城佳肴”听歌赏花宴、“鱼峰歌圩”全国山歌邀请赛、“春彩花潮  醉美柳州”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据统计,今年“壮族三月三”假期,92.2万人次的外地游客来到柳州,比去年增长20%,旅游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30%。

  在每年“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期间,都有大批游客来到柳州。提起自己的家乡,柳州人会毫不犹豫地展示“春花”“秋水”两张名片。

柳州市区位交通图 

  在打造“花园城市”基础上,柳州提出未来三年继续打造“花园城市2.0版”,将柳州打造成以“紫荆花城”为品牌,绿地更充足、分布更均衡、品种更多样、功能更完善、景观更独特、内涵更深刻的“缤纷花园之城、灿烂人文之城、绿色生态之城”。

  在举办水上体育赛事基础上,柳州还着力打造“百里柳江”景区,通过人工瀑布、人工沙滩、水上舞台等亲水惠民设施和景观的打造,提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郑俊康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公共产品,也是柳州最大的竞争优势,打造“花园城市”升级版不仅让本地市民自豪,还要吸引八方客商来柳“筑巢兴业”。

  柳州这几年的经济发展,很好诠释了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助推作用。

  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这是很多人对柳州的评价。这可说是对一个城市最好的褒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贪官变身“艺术大师”高价卖作品敛财

贪官变身“艺术大师”高价卖作品敛财

瓷器是景德镇的名片,然而,受苏荣等腐败官员的影响,江西官场一度让瓷器与腐败紧密相连,甚至催生出以“大师瓷”为代表的畸形艺术品市场。

·北京纾解“首堵”之困 拥堵费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