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提供免费宽带服务的启示

   印度政府计划在两年内向所有印度公民提供2Mbps的免费宽带服务,届时消费者将获得巨大好处。印度政府希望利用部分电信普遍服务基金铺设全国范围的光网络,达到促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新文化报》4月30日)
    政府免费提供宽带服务,固然会使少数电信营运商与政府的收益减少,但是却能换来经济社会更大的发展,这说明印度政府能够为了更多人的长远利益放弃眼前的些许小利,具有长远规划与眼光。这无疑是明智而令人敬佩的。
    当前印度电信市场已经形成较为严重的垄断现象,国内只有少数国内、国际长途电话运营商,这也导致印度宽带上网价格高出全球标准的2-5倍,而这显然不利于宽带在这样一个尚不富裕的国度的普及,因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宽带对国民经济增长所能起到的推动作用。
    另外,宽带服务价格昂贵,必然导致该项服务只能为相对少数的富裕人群所享用,这就可能因为加剧人们起点上的不平等而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详情]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目前都在各地积极部署扩大宽带限时收费的业务政策,未来将取代包年和包月收费政策。据悉,用户无限制的下载与在线,占用大量带宽,影响了电信网通的收入,因此想通过包月限制来改变这一状况。
  百姓声音
江苏建湖县肖华:
网民要为垄断买单?

  中国电信也好,中国网通也好,都是国有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忘记社会责任。当社会呼吁减低上网费用呼声很高,当过高的上网费用拉大一部分人数字信息鸿沟时,作为国有企业,就应当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尽量满足社会要求,怎么还想着办法从用户的口袋里多掏钱?
福建省福州市杨绍福:
忘记核心竞争力了?

  在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年代,买个电风扇都得托人情走关系,企业趾高气扬,得罪顾客的现象不少见。而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今天,国企要想真正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真正使自身的管理走向现代化,就必须加速自身的改革,通过技术、服务、产品以及恰当的营销手段来获取顾客芳心,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详情]
  事件

两大固网运营商悄然部署宽带限时

   在话音收入不断下滑的同时,两大固网运营商将目光瞄准了宽带增收。据《第一财经日报》调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在各地积极部署扩大宽带限时收费的业务政策,未来将取代包年和包月收费政策,在全国逐渐推广。中国电信内部人士透露,其实宽带限时收费业务早已在各个省市存在,但在宽带包年和包月不限流量的资费政策存在的情况下,并不占主流。现在则考虑将宽带限时业务推广开来,使之成为主流。[详情]
  动态

电信酝酿宽带限时每天封顶8小时

   据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确认,拟对家庭用户宽带包月/包年用户实行上网时间限制,此方案已经出现在7月1日后所签入网协议,但是暂未开始执行。
 ■ 每天封顶8小时
  实施时间限制后,折算用户每天上网时间限制为约8小时。嘉兴电信说明,此项政策有利于网民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时间,防止网游沉迷,有利于健康上网。
 ■ 变相增加包月费
  嘉兴电信表示,用户上网超时后,运营商并不会自动断网,而是加收每分钟2分钱的超时费,直至48元封顶,不再另行收取费用。因此,从费用变更的角度看,此项政策的实质就是用户每月多支付48元的包月费。
 ■ 运营商进退维谷
  专家表示:“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高资费地区,宽带上网竞争很激烈。我所在的城市有电信、网通、铁通,所以价格上不去,包月仅30元。现在运营商对包月的宽带非常头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法。”[详情]
  质疑·垄断行为


收费创新何时了

   首先,“宽带限时收费”依然延续了固网运营商忽视客户的一贯思维模式,显示出垄断企业的粗暴和不成熟。其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同时推出“宽带限时收费”也涉嫌垄断行业“操纵价格”。再次,“宽带限时收费”是“减量不减价”,涉嫌变相涨价。宽带服务既不存在成本或原料价格升高,也不存在求大于供的供需矛盾。[详情]


宽带限时收费对用户和
互联网发展的双重盘剥

   “有利于健康上网”云云,当然都是作秀的托词,而每月加收48元的上网费,无疑才是此举带给消费者的最逼仄事实,这正如嘉兴电信自己也承认的“用户上网超时后,运营商并不会自动断网”,这实际上也就是说,所谓“宽带限时收费”,“限时”只不过是手段、道具,而借此“收费”“加价”才是运营商的最根本目的。[详情]
  大众评判

  限时宽带上只有冰冷的钞票同行

   所谓“限时宽带”,就是将现有的包月或者包年无限制上网改为限制时间上网。当然,你超过了运营商规定的时间,也不会断网,只不过,必须按照上网时间多付费罢了。简而……[详情]

  不能任由宽带限时联盟坐地分钱

   数月前,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指出,发达国家互联网使用价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中国的比例超过10%,是发达国家的10倍,也高于东亚及……[详情]

  垄断之下,欲涨资费何患无辞

   公众降低电信资费的理由有千条万条。譬如:对于消费者占用的码号资源部分,国家只是象征性收费,一个电话号码每月向电信经营者只收一分钱,与手机月租费的实际收取情……[详情]

  “宽带限时”涉嫌垄断联盟

   像中国某些企业这样推行所谓的宽带限时业务,不但直接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这不仅是部分垄断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对……[详情]

  “宽带限时”变相涨价有如司马昭之心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自从今年一季度签署“南北协议”后,俨然结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兄弟同盟”。而这一“宽带限时”,可算是“南北协议”之后,两大固网巨头的第一次联……[详情]

  “每天封顶8小时”还算宽带包月吗

   据中国电信嘉兴分公司确认,拟对家庭用户宽带包月/包年用户实行上网时间限制,平均每天封顶8小时,超出部分按2分/每分钟收取,超出资费封顶每月48元。此方案已经出现……[详情]

  敢得罪顾客的企业能有啥前途

   文艺批评家朱大可提出“哄客”概念,并且认为骂客成为目前我国哄客主流的现象值得关注:“自从BBS成为言论平台以来,仇恨话语就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言。为了惹眼……[详情]

 ■ 郝彬彬:尽快警醒
  变相涨价把行政性垄断的面目暴露无遗。在垄断行业一次次玩弄谎言时,市场只能是无可奈何。目前,《反垄断法》正在制定修改中,但相关条款对于国企的垄断还在权衡犹豫之中,这种来自行政的保护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而使其受益的。面对电信和网通的恶劣行为,有关方面应该尽快警醒,还市场以公平。

 ■ 何若灵:好自为之
  在垄断国企面前,消费者只是逆来顺受。电信部门从来都是依靠着国家资源,疯狂敛财而不必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可悲的是,前些日子在《反垄断法》的修订中已经强调淡化对行政垄断的限制了。看来在强大的顽固势力面前,我们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好自为之了。

 ■ 应晖:冠冕堂皇
  不从自身硬件建设和服务提高入手,反而把手探到广大用户的兜里来掏钱,电信网通你们真是没出息!这只能让中国的网络更落后。看看我们的邻居印度,免费上网还是真正的宽带。要知道网络普及对国民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详情]

  谁来结束垄断?

反垄断法出台通信业是否还要做大做强?

   反垄断法已于8月30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由于反垄断法旨在调解市场竞争秩序、制约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公平市场环境,被一些专家高调称为“经济宪法”,认为反垄断法的出台,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完善。在反垄断法规制下,通信业是否还需要做大作强?通信业该如何反垄断?[详情]

“宽带限时”涉嫌垄断联盟 政府监管不可或缺

   垄断企业总会滋生利用垄断优势与市场支配性地位攫取最大利润的冲动。遏制像宽带限时收费这样的垄断同盟横行,政府责无旁贷。除了要不断打破垄断、引入更多竞争主体之外,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管不可或缺,应像监管与处罚其它领域的垄断同盟一样,对两大网络运营商的垄断联盟重拳出击。否则,难让其它企业与行业信服,也有损法律的尊严。[详情]

公布成本价不能抓小放大

   公布成本是物价部门抑制乱涨价的重要措施。将成本“晒”于阳光下,在便于监督的同时,也易于斩断其串通涨价的阴谋黑手。但是,与小吃相比,有些产品的涨价欲望要强烈得多,它们的成本价更需要公开,表现在垄断行业和公共产品领域尤其如此。遗憾的是,恰恰是这些最需要公布成本价的行业,其成本越像一笔糊涂账,像个谜一样不对公众公开。[详情]

中消协有本事逼电信资费就范吗

   在大家对电信收费过高、过乱普遍不满意的情况下,中消协的“炮轰”与“听证”建议显然会深得民心——消息一出,旋即引起了各大媒体与网络的关注,再次引燃了公众对于“电信降价”的激情。既然中消协提出价格听证的建议,大家就群起响应,逼电信商坐下来谈,既然有举国舆论的支持,还怕你不乖乖就范?恐怕我们又将白白欢喜一场。[详情]
  宽带发展趋势

宽带收费过高
成电信网通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降低宽带、固话等费用,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界讨论的一大热门话题。今年初,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表示,2007年我国电信资费可能实行“不管下限、只管上限”的“上限管理”,一石激起千层浪,降低上网费的呼声再次迭起。[详情]

分析人士称限时或限流量成宽带资费趋势

   著名通信观察家项立刚认为,电信运营商限制时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的按流量收费受到抨击后的转变做法。项立刚认为,由于近年互联网上视频、语音内容激增,以及BT、P2P大量占据带宽,导致不论运营商如何扩容,都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带宽需求,“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因此,运营商不得不想办法解决,按流量收费和限制时间都是相应的办法。
  项立刚表示,他赞成按照流量收费,但由于消费者已经签订了合同,运营商做出任何计费上的变更,都必须给于消费者补偿,甚至召开听证会等方式来论证,不能单方面决策,损害消费者利益。[详情]

本专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经济参考报及其网站无关,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