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 Introduction
苏培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其他专栏 | Other
连平
孙立坚
董登新
易宪容
杨红旭
丁志杰
梅新育
郑风田
章玉贵
左晓蕾
沈建光
鲁政委
管清友
郭田勇
李迅雷
 
·破解融资贵关键在配套改革 2014-08-27
  “国十条”明确,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谨防借户改剥夺农民土地 2014-08-11
  从目前释放出来的情形来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无疑是积极的,改革的红利值得期待,但在执行时要防止走偏,要防止地方基层借户籍改革之名剥夺农民土地。
·央行“窗口指导”的醉翁之意 2014-05-15
  央行的窗口指导是为了民生考虑,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人为抬高房贷利率制造新的麻烦,并没有救市的想法。
·险资投资当量力而行 2014-01-15
  如果顺周期不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要求理赔的数量增加,沉淀和可用于投资的资金自然会减少,这就要求险资投资时不能太激进。
·应发挥互联网金融的“鲶鱼效应” 2013-10-08
  如果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带来鲶鱼效应,既颠覆和改变了现有的格局,也会倒逼和推动传统的金融机构加入创新和改革的大潮中,同时多元化的竞争会更加方便满足金融消费者的需求。
·勿以宽进严管之名行IPO放水之实 2013-08-09
  绝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IPO将 “宽进严管”,也不是让IPO批量放水的借口,如果在集体诉讼制度缺失、退市制度不完善、不实施注册制的情况下,对新股实施“宽进严管”大肆放水。
·股市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正能量 2013-07-11
  一个低迷不堪的股票市场不利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盘活存量的大势更需要中国股市充当正能量,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
·放弃权力发审新股发行才能走向真正市场化 2013-06-24
  改变目前的监管理念和放弃权力发审将是证券监管体制改革的一场革命,也是困扰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拦路虎,如果能够改变权力发审和斩断权力寻租的制度链条,将是A股市场走向真正市场化的标志和里程碑。
·五举措杜绝公司“带病”上市 2013-05-31
  只有当中国股市开始严惩违规者、受害者能够获得诉讼赔偿、法律条文能够深入人心、投资者可以便捷的维权,中国股市才算真正进入了法制化。
·不能再纵容地方债务“摊大饼” 2013-05-27
  如果想真正落实减税政策,想彻底改变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打破土地财政,就必须要尽快启动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格局,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分配。
·A股市场应通过改革释放信心和红利 2013-05-24
  要设法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环境,完善法制化的市场秩序,遏制非市场化行为,关闭“绿色通道”,理顺股市的利益分配机制,否则“被捐钱”的投资者肯定不会有信心。
·券商合规创新成当务之急 2013-05-16
  应该尽快提高券商的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依靠纵向的专业能力来吸引客户,来开发更高的附加值产品与服务,而非多元化的横向铺摊子,来谋求所谓的“多点盈利”。
·对资金池业务需各部门合围监管 2013-05-13
  在刚刚公布的 《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以专栏形式首次警示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的“五宗罪”,要求建立跨机构、跨市场的风险隔离墙,并采取单独核算投资收益,让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地震未必导致股市下跌 2013-04-25
  高层管理部门应该及时挽救股市信心,投资者信心崩溃其实也是一场灾难,希望监管者有所作为,应该利用监管本职来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发布者和股价操纵者,避免让市场大起大落。
·应设保荐机构黑名单制度 2013-04-15
  建议证监会对保荐机构建立黑名单制度,比如一家保荐机构在一年期间“制造”了3家以上问题公司,应该暂停该保荐机构至少3年的保荐资格,并承担相应的连带赔偿责任,只有这样严格的惩罚,才能让中介机构老实起来,保荐机构才能够名副其实。
·房产税试点应该全面推开 2013-02-22
  为了避免房产税成为地方政府的“零花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必须要透明公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房产税等应该用于公共服务开支,切忌成为地方政府的“私房钱”。
·警惕房企境外融资潮 2013-02-01
  在目前全球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房企境外融资会吸引来大量外币进入,增加外汇占款和国内基础货币的乘数型投放,变成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因此不应该鼓励房地产企业大量境外融资,反而应该引起重视。
·要避免“鬼城”现象进一步蔓延 2013-01-24
  营口现象绝非个案,为了避免新型城镇化沦为“鬼城”,当务之急,必须要祛除我国房地产的虚火,务必要警惕“房地产化”和“鬼城”现象,要减少盲目的造城运动。
·用QFII救A股是在饮鸩止渴 2013-01-22
  在我国股市基础制度尚未完善,价值投资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投资信心并未从骨子里焕发,“人造牛市”只会掩盖制度性缺陷,只是让投资者在短期内忘记伤疤、忘了疼。
·城镇化要告别掠夺式增长的逻辑 2013-01-05
  若继续搞“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则未来会有很多麻烦,比如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在城市买不起房、享受不了市民的公共服务、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化,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后果会很严重。因此,新型城镇化千万不要再以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目标,否则这种房地产化的城镇化会失败。
·超募资金使用不能太随意 2012-12-25
  我买这个上市公司关键要让你通过你自己的高成长主业发展来获取经济增长的收益,结果你拿去买理财产品,还不如自己去买。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要有几个方面。
·券商“资金池”隐患不容忽视 2012-11-27
  如果一些理财产品背后对应的投资标的是“有毒”资产,那么,最终风险该由谁来承担?资金池链条断裂会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什么样的隐患?
·内地如何借鉴香港楼市的“印花税”模式 2012-11-06
  内地与香港面临同样的问题,热钱涌入,通胀风险加大。这次香港调控楼市,给内地很多启示,如果楼市再不降温,热钱再来炒作房地产,未来我们会更加被动,决策层需要未雨绸缪。
·对资金池业务需各部门合围监管 2013-05-13
  我们的金融监管框架需要尽快改革,需要打通各部门之间的监管通道,“一行三会”共享监管信息,形成金融监管合围之势。
·险资投资别过热:鸡蛋不宜放在多个篮子里 2012-10-24
  尽管现在的政策给险资“大松绑”了,但希望保险公司要量力而行,要将风险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未雨绸缪,或许这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但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剩者为王”,激进投资切记要不得。
·金融混业监管迫在眉睫 2012-10-23
  统一监管体制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识别和监控金融风险在不同金融机构和部门之间的转移,监管部门可以有效监控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提供的同类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要对各金融单位和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实施严格的防火墙制度,避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
·松绑合资券商难现“鲶鱼效应” 2012-10-22
  国内的券商应该尽快提高研发能力,通过独立、客观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给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附加服务,尝试对接受金融服务的客户收取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费。
·“松绑”合资券商难以实现“鲶鱼效应” 2012-10-18
  当务之急,应该尽快提高券商的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依靠纵向的专业能力来吸引客户,来开发更高的附加值产品与服务,而非多元化地横向铺摊子,来谋求所谓的“多点盈利”,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全业务经营模式,反而会加剧风险控制和监管的难度。
·遏制炒新是掩耳盗铃 2012-10-17
  洛阳钼业的二级市场表现给新股发行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证明了当前遏制炒新的举措是错误的,而且错得离谱,是在掩耳盗铃。如果再不彻底解决新股发行一、二级市场价格割裂的矛盾,中国股市新股爆炒和二级市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将难有本质改变。
·“豆腐底”软弱无力谁让投资者“底”气冲天? 2012-09-27
  要重拾信心就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除了要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条件,也要完善法制化的市场秩序,理顺股市的利益分配机制,否则永远只是“捐钱者”的投资者肯定不会有信心。
·为何地方债属地化暂时“行不通”? 2012-09-24
  如果想真正落实减税政策,想彻底改变地方财政“寅吃卯粮”,打破土地财政,就必须要尽快启动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格局,适当向地方政府倾斜分配,让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大盘股发行应适当停一停 2012-07-20
  当前中国股市的病症不是停不停发新股的问题,而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改革的问题,如果新股发行制度不进行彻底改革,在伪市场化的环境里停不停发新股确实不会对市场环境有本质性的改善,无非是蓄积一些资金和炒新股的力量。
·中国股市不能“大跃进” 2012-07-03
  当务之急中国股市不是去搞什么“超英赶美”,在股市信心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应该加紧治理股市弊病、固本强基,当然也应该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别把直接融资的重担全部压在股市身上,在成熟市场,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远大于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上证所倒是可以在债券市场上多下功夫。
·强化分红比人造蓝筹更靠谱 2012-06-11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三番五次地提及A股市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并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蓝筹股,建议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寻找有价值的蓝筹股。但是,什么是蓝筹股?哪家公司是蓝筹股?沪深300是蓝筹股吗?
·要吸取“4万亿”的教训 2012-06-04
  虽然“稳增长”很迫切,但一定要吸取“4万亿”的教训,经济刺激计划要志在长远,千万不能再病急乱投医,不然迟早还得还。
·强化分红比“人造蓝筹”更靠谱 2012-05-28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三番五次提及A股市场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并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蓝筹股,建议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寻找有价值的蓝筹股。但是,什么是蓝筹股?哪些公司是蓝筹股?沪深300是蓝筹股吗?
·从源头上抓上市公司质量 2012-05-21
  近日,深交所要求创业板公司加强学习退市规则,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夯实主业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防范退市风险。
·仅放开贷款利率无济于事 2012-04-27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设计论证之中,贷款利率改革可先行一步,存款方面可通过促进替代性负债产品发展及扩大利率浮动区间等方式推进,在“热钱”流入的压力下,存款利率不要着急动。
·刺激经济不能仅靠放松流动性 2012-04-23
  近日,央行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将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特别是对因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而存在资金需求的金融机构,将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
·新股发行改革“打右灯向左拐” 2012-04-09
  4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笔者更愿意将其解读成“愚人节”的玩笑,不希望最终出台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方案是这个模样。
·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2012-03-06
  要想让实体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要疏通经济血管,让金融渠道顺畅,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功能。但目前,金融行业诸多体制性弊端导致金融资源很难实现有效配置,亟需体制改革。
·放开牌照才能根治民间借贷 2012-02-29
  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就仅需要放开存款的上限和贷款的下限,而这也是保护商业银行维系存贷利差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为了推动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这一道防线必须要打开。
·养老金入市看上去很美 2012-02-20
  现在有人三番五次地想打养老金的主意,想将这笔钱拿进股市去做“长期饭票”,挽救当下中国股市。虽然此举确实对当下的股市有所帮助,但如果股市圈钱的功能不改,这一次救了下次谁来救?显然我们不能再寄托资金救市的短期效益上。
·A股市场完全可以搞注册制 2012-02-14
  注册制不是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审核,只是证监会不做实质性审核,证监会只负责监督之职,实质性审核由交易所和中介机构来承担的。
·期待证券监管作别“父爱主义” 2012-02-06
  应该尽快取消荒唐的“信息指定披露媒体”,他们恰恰是导致信息披露不充分和上市公司欺诈的原因之一,他们毫无原则的“维稳”经常会掩盖事实真相,反而误导决策。
·“成本分置”严重困扰中国股市 2011-12-30
  商业银行可以专门开发一款“融资”存款,利率可以高于普通存款利率,融资者在自愿借入的基础上杠杆买股。另外,建议大小非、大小限在减持时与上市公司分红挂钩
·高利贷正在侵蚀上市公司 2011-09-29
  上市公司切勿贪恋高利拆借,如果最后的借款者还不上钱,一切高利息承诺都没有意义。同时,证券监管部门要提高监管能力,加大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闲置资金的监管,防止实体经济陷入信用危机。
·非典型“滞胀”苗头初现 2011-06-01
  央行为了抑制通胀将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措施,高昂的资金使用成本必将导致实体经济减速,中国经济“滞胀”的苗头也将显现。
·对外资也可以说“不” 2011-02-15
  如果中国的很多能源、矿产、食品、饮料等企业继续被外资大量控制的话,未来真的会出现更为令人担忧的局面。
·存款搬家岂可“霸王硬上弓” 2010-12-09
  银行存款进不进股市,不该由政策来诱导,也不该用负利率来强逼“存款搬家”,更不能用股市大扩容来化解流动性“堰塞湖”。
·别指望“干预”彻底解决通胀 2010-11-29
  从国务院近期开始启动的“临时性价格干预”举措来看,目前中国的通胀趋势不容乐观,需要紧急措施来遏制物价的快速上涨,尤其在目前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输入型通胀让我们很难找到一剂灵丹妙药来解决“综合通胀”。
·什么办法能将“热钱”变“冷”? 2010-11-24
  在热钱界定方法有争议的情况下,若仅将外汇局抓住的那点“热钱”放进“池子”,效果自然微乎其微,而大规模的热钱必然会“合法”地游离在池子之外。
·中国对“汇率战”要有谋略 2010-10-27
  中国应该尽快理顺国内的结构性矛盾,设法启动内需,在必要时学习台湾发放消费券的经验,通过财政手段来刺激内需,减少畸形的外部依赖。
·楼市问责制是放空枪? 2010-10-13
  很多人对新调控中的“问责制”寄予厚望,但是目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很多地方政府又与房地产商是利益同盟,他们想方设法来高价卖地,因此指望“房地产市长”来调控房价显然难度较大,况且问责制又没有明确划定问责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