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数据,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比上月上升1.7、1.6和1.8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3月份,随着企业在春节过后加快复工复产,市场活跃度提升,制造业PMI升至50.8%,重返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数据时表示,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10个,制造业景气面明显扩大。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1%、50.6%和50.3%,比上月上升0.7、1.5和3.9个百分点,均高于临界点。
“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赵庆河指出,大型企业PMI连续11个月保持在临界点及以上,持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小型企业PMI12个月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有所加快。
从分类指数看,产需指标双双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2%和53.0%,比上月上升2.4和4.0个百分点,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3月制造业PMI指数上行的最大推动因素来自市场需求显著回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新订单指数为近14个月以来首次高于生产指数,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局面有所改观。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多项指标也释放出积极信号。例如,三大重点行业同步扩张。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51.8%和51.6%,比上月上升3.1、1.8和2.1个百分点,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此外,市场预期继续向好。3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表明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增强。
“随着开工季展开,经济复苏进度加快,主要动力来自出口改善,以及对制造业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传导。”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不过,他同时指出,复苏过程中的一些短板仍值得关注,包括基建投资仍然偏慢、房地产市场有待提振、就业市场有待改善等。
“展望二季度,宏观经济将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发展低空经济等,这些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整体来看,经济开年恢复势头强于预期,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良好基础。”温彬说。